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区不同河岸带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区河岸带植被类型可以较为显著地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在河岸带0~30cm土层的分布特征。河岸带的结缕草草坪、虎尾草草坪与荒草地、杨树林、火炬树林相比,土壤的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cm和5~10cm土层均有显著的降低,而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差异则不明显。2)在0~30cm的河岸土壤,河岸的结缕草坪和虎尾草坪的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都要小于河岸的荒草地和林地,但2个草坪类型的土壤容重则较大。河岸带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依次为荒草地、杨树林地、火炬树林地、结缕草草坪和虎尾草草坪。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浙江省梨生产状况,本研究选择省内梨优势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梨园开展土壤质量采样调查,对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实现梨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调查梨园土壤表层0~<20 cm pH平均值为5.24,20~40 cm土壤pH平均值为5.31,土壤总体呈酸性。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总体适宜,但不同地区采样点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有机质、总氮、有效磷的含量均呈现武义采样点较高,慈溪采样点较低的结果;速效钾的含量呈现嘉兴采样点较高,上虞采样点较低的结果。此外,所有调查的梨园土壤重金属Cu、Zn、Pb、Cr含量总体上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东阳采样点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和规范有机认证技术体系,基于有机产品标准和有机认证的环境要求,开展了茶叶有机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评价的采样方法研究。针对有机茶园土壤性质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不同采样深度、采样密度和采样点布设等对茶园土壤pH、重金属等指标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有机茶园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茶树根系集中分布的20~30 cm土层pH值较低,有机质含量较高。采集0~30 cm的土壤进行检测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茶园土壤环境适宜性;供试茶园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PbHgCuCrAs,其中重金属Pb、Hg等存在外源性输入,在土壤表层0~10 cm聚集;通过不同采样密度获得的土壤环境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建议对较大规模的茶场进行分区采样,并增加送检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为建立保护区植被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 1 000 m×1 000 m 网格取样的方法确定 57 个采样点,分别采集0~10 cm 和 10~20 cm 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利用克里金插值 法进行空间制图,根据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分异明显,距海越远,部分理化性质指标值越高;土壤质地主要分为砂土、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及粉壤土四类,其中砂土占 70% 左右,砂粒含量达到 85%~100%;七里海实验区西部为盐土,全盐量为 5.22 g/kg,沿海以非盐化和轻度盐化为主。各指标间显著相关,其中土壤容重与含水量、养分指标呈显著负相关;除容重外,土壤含水量与其他 6 种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 种养分指标之间互为正相关关系,pH 值与有效磷、速效钾及全盐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理化性质分布格局受距海岸线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距海岸线距离因素所起作用较大;耕地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与潮土和滨海盐土相比,滨海风沙土的土壤容重较高,但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盐量和 pH 值较低。【结论】七里海实验区西部树种选择应以耐盐碱植物为主,陆域缓冲区、陆域核心区南部和金沙湾实验区应选择耐旱、抗风的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5.
不同覆盖材料对城市树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槐树穴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树篦子、草皮、透水砖、鹅卵石、木片和无覆盖6种覆盖处理,2a后测定树穴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树穴覆盖对0~10cm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其中木片覆盖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容重降低8.72%,总孔隙度提高19.81%,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64.65%、60.34%、110.54%、107.08%、62.34%;透水砖覆盖会压实树穴土壤;树篦子、鹅卵石和草皮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树穴覆盖对10~2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较0~10cm土层有所减弱,对20cm以下的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崇明岛4种不同类型河岸带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3~ 21.34和0.40 ~ 1.97 g/kg.与参考断面相比,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河岸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且垂直差异性明显大于菜地河岸带和参考断面.菜地河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10 ~ 20 cm土层,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差异性较小.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有机质的分解是河岸带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太子河北支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18个样方中共有18科60属91种,物种组成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中华结缕草、珍珠梅、水蒿、金盏银盘、龙蒿、狗尾草、湿薹草、水蓼等为主。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4.00~17.00,Pielou均匀度指数0.66~0.86,Simpson多样性指数0.61~0.8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12~2.24,Simpson优势度指数0.15~0.39。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群落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城区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海兵  李峰  梁晶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46-2450
以大连城区典型公园和公共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大连绿地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并对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绿地土壤pH较高,达8.69;土壤EC较低,仅为0.08 mS·cm-1;有机质含量偏低,有50.7%的样点低于《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要求;土壤速效养分中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石砾含量较高,达26.17%;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占比达70.0%;土壤容重较大,有接近1/2的土壤存在压实现象;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较低。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底层土壤,而其他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伏牛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伏牛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探明中国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地带山地土壤空间分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垂直梯度取样法,在伏牛山南北坡海拔1640~1870m处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并结合传统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伏牛山南北坡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海拔高度影响显著,其中土壤pH和全氮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大,而有机质含量则呈减小趋势;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电导率、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土壤理化性质受坡向影响也较为显著,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南坡较高,分别为0.092Ms/cm、273.69mg/kg、2.46mg/kg,北坡分别为0.087Ms/cm、215.42mg/kg、2.23mg/kg;北坡土壤速效钾、全氮和全钾含量相对稍高。【结论】海拔高度和坡向是影响伏牛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平朔矿区原地貌、未复垦及不同复垦模式下典型样地表层土壤在0~10 cm和10~20 cm处的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的特征进行横向、纵向与综合分析,揭示复垦土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复垦样地除了容重以外的其他理化指标均值都低于原地貌样地和复垦样地;复垦样地中土石混排的林地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各样地容重在0~10 cm均值都低于10~20 cm土层;仅未复垦样地的田间持水量均值在0~10 cm低于1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在0~10 cm的均值一般高于10~20 cm土层。原地貌样地中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和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未复垦样地中容重与土壤化学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田间持水量与其他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复垦样地中指标的相关性类似原地貌样地,只是容重与全氮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土石混排方式下的复垦方向为林地,以纯土壤为复垦物质条件下的最初复垦方式为草地,在复垦10年后可考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  相似文献   

11.
鹤大公路匝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鹤大公路(牡丹江-佳木斯)的11个匝道区内16个混合土样样品的表土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测试了不同土壤的土壤质地、pH值、含水率、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结果表明:鹤大公路整个研究路段匝道区内,土壤pH值都能维持在6.5~7.5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pH值;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在31%~...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磷化工区周边农田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构成,以磷化工区下风向农田区为对象,采样测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V、Zn、Cr、Ni、Cu、Mo、Cd、Pb、Mn)含量,分析主要污染物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污染级别,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和Zn,部分地区土壤Zn超标,该农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Cd的超标最为严重,且距离磷化工区越近,超标倍数越高;随距离增大,交换态Cd含量急剧下降,而残渣态Cd含量总体上升;与磷化工区距离≤500 m范围内采样点土壤的Cd污染级别及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污染程度最高的Cd,工业污染源的外源转入贡献率为56.2%,大气沉降和尾气排放源的外源转入贡献率为43.8%。研究区土壤Cd污染与磷化工区密切相关,因此需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米老排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长期火烧山后土壤恶化,利用种植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h)改善林地.分析米老排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米老排林地土壤腐殖质层变厚(2~6cm)、变松.土壤养分尤其是全氮和速效N、P、K含量得到提高.说明米老排在恶化林地作为先锋树种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丹  马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51-12853,1285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安泸灞地区不同绿地类型下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沪灞生态区城市绿地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平均为1.54/cm^3,土壤密度偏大,不利于园林植物根系的生长;土壤整体呈碱性,pH在8.5以上的占80%;除雁鸣湖区域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普遍较低,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较高。泸灞生态区绝大部分绿地土壤肥沃程度均处于中等以下水平(P〈1.5),整体肥力偏低。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林业土壤的肥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壤,分别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林业表层土壤(0~20 cm)的容重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小;土壤质地以粉壤土为主,所占比例为60.42%,土壤中普遍含有砾石,但含量不是很高;土壤以中性土和碱性土为主,非天然林土壤的pH明显高于城郊天然林下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偏高,非天然林土壤中有效磷富集,但城郊天然林土壤有效磷缺乏,土壤速效钾富集。0~20 cm和20~40 cm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25 mL/g和0.31 mL/g,脱氢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32.14 mg/g和20.91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16.7 mg/kg和9.5 mg/kg,纤维素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002 1 mg/g和0.001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有显著相关性,是表征城市林业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客观评价土壤质量,以城市绿地的微缩景观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的理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呈微酸及中性,壤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上层土壤的含量均比下层高。  相似文献   

17.
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京秦淮河河岸带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镉、铬、铅、铜、锌等5种土壤重金属分布在水平和垂直层次上均表现出一定异质性?近水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普遍高于远水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高于下层。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上游河岸几乎未受人为干扰,5种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均明显小于中下游。中游的殷巷土壤中镉和铬质量分数明显超标,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3.0,为重度污染。下游的岔路口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2.0,为中度污染。大校场表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1.0,为轻度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排序为镉〉锌〉铜〉铬〉铅。重金属元素铜与镉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锌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铅与镉、铜、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图4表4参13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每月对深圳湾红树林保护区6个采样点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土壤含水量高,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壤电导率高,含盐丰富;土壤粉粒含量所占比例最大;有机质含量极其丰富,各样点差异较大;各采样点速效氮含量在100 mg/kg左右;有效磷含量在30 mg/kg左右;速效钾含量在750 mg/kg左右,比农田土壤丰富得多;说明流经市区的两条河流将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入深圳湾.在2011年年初,监测到的各项营养元素的含量骤然降低,与深圳筹备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环境治理密切相关,而在2011年年底各项指标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19.
周杨 《农学学报》2016,6(7):34-40
长期施用化肥和畜禽粪可导致土壤中磷的积累,从而影响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和可移动性,后者与土壤中磷存在的化学形态有关。为了解蔬菜地土壤磷积累过程中其化学形态的演变与土壤性状的关系,选择了红粘泥、黄筋泥、泥质田、淡涂泥和油黄泥等5种不同性状的土壤,通过添加化肥和猪类模拟构建了不同磷积累的系列土壤,采用Hedley磷形态分析方法鉴定了土壤磷的化学形态及释放法潜力。结果表明,与未加磷处理土壤相比,所有蔬菜地土壤中磷的积累对H2O-P和NaHCO3-IP增幅影响最大;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磷积累可明显促进HCl-P的形成,但对NaOH-IP的影响较小;在富铝化土壤中,磷的积累有利于NaOH-IP的形成,但对HCl-P形成的影响较小。无论是施化肥还是有机肥,土壤中积的累磷主要为无机态,对有机态磷的贡献较小;随着土壤磷的不断积累,磷积累对H2O-P和NaHCO3-IP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