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落叶松是辽宁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满足造林所需种子,全省先后建立了落叶松母树林8km~2(12,000亩),种子园2km~2(3,000亩)。1977年以来,由于种实害虫为害,严重影响种子的收成,甚至颗粒不收。尤其是培育良种的种子园,遭受损失尤为严重。辽宁省为害落叶松球果及种子的主要害虫有以下3种。黑胸球果花蝇 Lasiomma melaniamelaniola Fan 稀球果花蝇 L.intreq uens(Ack-land)  相似文献   

2.
母树林落叶松花蝇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阳林业局白刀山落叶松母树林系长白落叶松种子的重点产区 ,也是我国仅有的 ,面积最大的优质长白落叶松种子基地。但是 ,由于落叶松种子害虫的危害 ,从 7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一直没有采种 ,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落叶松母树林中 ,球果和种子害虫有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种子小蜂、球果卷叶蛾、球果螟等 ,其中落叶松花蝇为最主要的害虫 ,因此 ,重点对落叶松球果种子害虫优势种——落叶松花蝇 ( L asiomna laricicola Karl)进行了综合治理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落叶松花蝇的发生规律落叶松花蝇在绥阳林区 1年发生 1代 ,以蛹在枯枝落叶层或…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球果花蝇种团生物学特性与危害特点的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种团Strobilomyia spp.的危害特点、延长滞育及不同经营条件下种子园内的发生情况及以前获得的一些未报道的数据进行了补充,调查发现,球果产量高时,受花蝇危害率较低,第2年花蝇的延长滞育率则高;球果产量低时,受花蝇危害率较高,第2年花蝇的延长滞育率则低,并对球经蝇目前的各种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局长白落叶松母树林,是长白山林区面积最大、种子产量高、质量好的重要天然母树林基地。但是,由于遭落叶松球果花蝇、球果象鼻虫为害,近年又发生了球果卷叶蛾的为害,造成落叶松种子大量减产。为了掌握长白落叶松球果卷叶蛾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出它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进行观察调查。初步结果如下: 一、发生和为害据我们调查,长白落叶松球果害虫,主要有球果花蝇、球果卷叶蛾和球果象鼻虫等三种。其中以球果花蝇和球果卷叶蛾为主,球果象鼻虫为害甚微。从五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嫩江县中央站林场,天然落叶松种子林连遭球果花蝇的严重危害,致使三个丰年未能采收到落叶松种子。为此,于1980年5月12—24日,我们在中央站林场,采用飞机喷洒敌抗磷乳剂(有效成分含量:敌百虫35%、马拉松25%、三氯甲烷40%)防治10万亩落叶松种子林中的球果花蝇,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球果危害率由98%下降到7.7%,平均虫口减退率达50.2%。1980年调查敌抗磷防治后的落叶松种子林,落叶松种子获得丰收,共采集落叶松球果27万斤,其中球果危害率为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球果花蝇是危害落叶松球果和种子的主要害虫。1999年5-6月对乐果、糖、醋不同配比的筛选结果是以乐果1:糖:3醋6的诱杀效果最好。2000年5-6月利用筛选最佳配比药液对落叶松球果花蝇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球果花蝇是危害落叶松球果和种子的主要害虫。 1999年5~ 6月对乐果、糖、醋不同配比的筛选结果是以乐果 1∶糖 3∶醋 6的诱杀效果最好。 2 0 0 0年 5~ 6月利用筛选的最佳配比药液对落叶松球果花蝇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 ,防治效果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良种事业的发展,防治林木种实害虫已成为良种繁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从事种实害虫研究的人员少、力量薄弱,对一些树种的主要种实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其生境了解不多。现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十一个树种的主要种实害虫及其生境。一、落叶松种实害虫在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及大兴安岭林区的落叶松母树林中,主要害虫是球果花蝇(Lasiomma spp)、种子广肩小蜂(Euytoma laricis Yano)、球果卷叶蛾(Petrova perangustana Snell)、球果螟(Pioryctria sp)和球果瘿蚊(Camptomyia laricis)。其中球果花蝇有五  相似文献   

9.
干基打孔注药法防治落叶松球果花蝇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 50 %甲胺磷和 4 0 %氧化乐果乳油两种药剂 ,采用干基打孔注药防治落叶松球果花蝇幼虫 ,结果表明 :两种药剂防治落叶松球果花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兴安落叶松球果害虫防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迄今未能控制其危害的原因分析在大兴安岭林区,近年来对兴安落叶松球果害虫采用了各种防治措施,但至今未能控制其危害。我们初步分析原因有三:①害虫种类多,到目前已知的有落叶松球果种蝇(Lasiomma laricicola)、黑胸球果种蝇(L.anthracium)、贝加尔球果种蝇(L.baicalense)、稀球果种蝇(L.infreguens)、球果茎蝇(学名待定)、落叶松球果瘿蚊(Camptomgia laricis)、落叶松实小卷蛾(Petrava perangu-  相似文献   

11.
黑胸球果花蝇的生物学与落叶松球果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江华 Roque.  A 《林业科学》1996,32(3):238-242
1993—1994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市种子园与母树林内对黑胸球果花蝇Strobilomyiamelaniola(Fan)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视觉诱捕的结果显示,黑胸球果花蝇于5月初羽化,整个羽化期可持续到6月中旬,羽化盛期是在5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虫在补充营养二周后,2龄幼虫于5月下旬孵化(1龄幼虫在卵内完成发育),3龄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落地化蛹。对该种花蝇的发育与球果发育的同步性,以及与降雨、气温、土表温度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该种花蝇的羽化和产卵与球果含水量密切相关。在6月初,当球果适宜于幼虫取食时,卵大量孵化。同时,对该种花蝇的危害特点和延长滞育现象也做了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的必要和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了引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简单地讨论了引种范围、定植地段、引种规模和速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火与兴安落叶松种子发芽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单建平  徐振邦 《林业科学》1990,26(6):545-549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自然分布区大兴安岭的立地条件和种子发芽条件的特殊性,导致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的特殊性。瘠薄的棕色针叶林土,生长季短、冬季漫长以及土壤表层较厚的死地被物层增加了天然更新的难度。然而兴安落叶松的天然更新效果却是令人满意的。兴安落叶松在母树林冠下更新良好,只是在某些林型如草类落叶松林的成熟林冠下更新不良;而在3—10年的择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平均每公顷有13500株幼树。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天然更新良好的奥秘何在?火灾后兴安落叶松的种子发芽条件如何?火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从天然更新的关键之一——种子  相似文献   

14.
The key for puparia of the three species of larch-cone-flies(Strobilomyia)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ir extern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anal(posterior)part which in-cludes segmental protrusions and background texture.Som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only visi-ble under scanning microscope are also included even though they are supplementary in this key.Those three commonly found larch-cone-infesting anthomgiids are strobilomyia melania,S.infrequens and S.laricicola.  相似文献   

15.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研究也较充分,但对球果和种子发育的研究比较薄弱。蒋恕(1980年)和华中农学院植物教研组(1975年)等从解剖学角度研究过杉木的受精过程。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1973年)和唐午庆等(1964年)从物候学角度报告过杉木球果的大小和重量变化。我们则想从种子生产角度观察球果,特别是种子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季节的种子品质变化,以便为最适采种期找到一些客观指标,并为种子园适时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交林疏密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个以云杉、华山松、落叶松、桦类和阔杂为优势树种的混交林小班疏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按优势树秆与分树种合计计算混交林小班疏密度之间的平均相对差异的绝对值为:云杉(25.63%)>阔杂(11.90%)>华山松(8.90%)>桦类(7.66%)>落叶松(1.73);同一优势树种,这种相对差异随优势树种组成系数的下降而呈增大的趋势。建议用分树种合计计算的方法准确、客观地得到混交林的疏密度。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球果发育和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张云跃,李佩瑜,简梦完(湖南省安化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化413500)关键词马尾松,球果发育,元素含量,季节变化马尾松(N。。s。at。on7a。aLamb.)为我国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树种,适应性强,传统上一以供应薪材为...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是重要的造林树种。浙江省自1975年至今栽植面积已逾4700ha。余杭、安吉、淳安、临安、天台、富阳和衢州等县市均已建立母树林和种子园。1978年建立的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湿地松种子园现已结实,但球果却连年遭受球果害虫的钻蛀,重则颗粒无收,轻则由于果轴和果鳞被蛀成纵横坑道,影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半散放麋鹿生境植被及采食植物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崇岐  李渤生 《林业科学》1991,27(4):425-434
1985—1986年在北京麋鹿苑,1987—1990年在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研究了半散放糜鹿Elaphurus davidianus生境植被,系统记录了糜鹿采食植物共263种,隶属于49科164属。其中,北京麋鹿苑采食植物39科86属118种;大丰糜鹿保护区采食植物42科133属194种及变种。植被及采食种类情况表明,两地麋鹿饲料植物多样性较好,鹿群规模在迅速增长。但几年来,两地生境植被不同程度恶化显著,主要因放养范围小、鹿群规模相应过大。而植物区系组成简单、群落发育年轻、植被演替迅速也是植被恶化原因。扩大放养范围、改善栖息条件已属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芽梢斑螟幼虫危害特点及其密度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7,33(3):247-251
芽梢斑螟是马尾松二年生球果的重要害虫。根据种子园雄花发生特点,研究了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危害及其在树冠和林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7轮生枝的马尾松树冠上,芽梢斑螟越冬幼虫集中侵害第六、七轮生枝上的二年生球果,球果被害率达53.6%,幼虫数量占总数的58.8%。种子园内不同无性系有少雄(花)、中雄和多雄树之别,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后的危害率及其数量分布,随马尾松雄梢率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危害率(y1)和幼虫数量(y2)与雄梢率(X)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0.660+0.473X,y2=-0.829+0.303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