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徐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建设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遏制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之有效生物途径,提出了我市近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研究了为实现区域环境良好,要采取扩展山林边界、促进生态系统演替、优化平原区森林质量、构筑全市森林生态框架等几项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的第91个森林生态站,主要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的生物多样性、红松天然分布北界群落特征、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功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揭示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规律、为量化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补偿、为森林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对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罗霞 《绿色科技》2015,(4):24-25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从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 ,详细分析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促进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走上稳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山地学的原理,进行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天然林生态分区的研究.依据构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要素--地质、地貌子系统结构,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类型和森林植被类型组合以及森林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组合特点,将云南金沙江流域天然林划分为3个森林生态区和10个森林生态分区以及16个森林小区.并对此3个森林生态区和相应的10个森林生态分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及其生态系统状态进行了论述.其天然林生态分区的提出,将为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天然林保护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雷波常绿阔叶林区生态恢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绿色科技》2012,(7):102-104
分析了四川省雷波县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常绿阔叶林区生态恢复的对策,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以河南省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现状为依据,分析了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恢复技术与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为水源地的森林生态恢复与林业生态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建设生态湖南,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湖南,主要载体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重要任务是调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基本措施是恢复、保护生态系统和调整产业结构,远景目标是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森林和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和群落,并通过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第三乡林场为主要对象,通过对森林的生态类型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现存此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和可持续经营措施。并针对不同的森林类型,采取恢复、重建和维持的途径,调整林分结构,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河南丹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过程,结合该流域的生态现状,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河南省典型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NTERN)中长期建设规划(2009—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城市森林生态状况、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功能及其演变规律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运用生态系统方法指导生态建设的途径、分类经营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封造并举恢复和重建更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山西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对山西今后生态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森林是一类特殊的极易退化的并难以恢复的生态系统,人类频繁干扰及喀斯特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后恢复面临极大的困难。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目前主要的理论有:演替理论(接力植物区系学说、初始植物区系学说、适应对策理论、资源比率学说、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等)、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宫胁森林重建法、物种共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主要恢复技术包括:封山育林、结构调整技术、树种选择与配置组合技术、生境改造和利用技术、宫胁森林重建法、菌根技术、植生袋技术等。综述了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应用的各种理论与技术,旨在为喀斯特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一种相对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可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视角下,找准林业生态建设的切入点。文章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文献检索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6个准则层32项指标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是森林生态基础数据获得的有效途径。辽宁白石砬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国家级研究站,主要对森林植物多样性、森林演替和区域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研究方面进行野外观测。文章从该项目所在区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的建设思想、内容及建设方案。并对项目建设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宫胁造林法恢复和重建辽宁森林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际著名植被生态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护林重建法(即生态造林法,简称宫胁造林法)。该方法的创新和重要之处就是将植被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并取得成功,依据潜在自然植被和演替理论,提倡和强调用乡土树种重建乡土森林植被,目的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辽宁省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恢复和造林难度大,宫胁的生态造林法对辽宁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会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实践和综合性强等特点,在案例教学模式下,推行"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案例库建设迫在眉睫。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对案例库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案例库建设计划,并对案例库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设计。根据林业行业需求及"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特点,建立了由课堂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课外思考案例3大类型案例,5个森林生态系统基本理论、森林生态系统与有害生物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与技术、森林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的管理与规划模块组成的案例库,并对案例素材的采集途径、撰写规范、案例库维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和管理的目标是维持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森林作为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元素,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讨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北部新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调控途径.认为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调控必不可少的要素,森林工程是实现健康城市生态系统的最佳途径。提出了建设具有长江上游生态新区特色的城市森林是北部新区森林工程的主要目标.实现森林城市目标的途径包括保育原生态基础元素、遵循“大集中。小分散”原则合理布局城市森林空间结构、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论文最后对北部新区森林工程的几个模式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抚育间伐为促进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空间和环境条件,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性措施。通过改变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组成、空间分布、层次结构,进而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水文生态过程产生影响。该文综述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为实现新时代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火灾是影响森林的重要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直接作用,也直接影响森林昆虫的寄主和生存条件。特别是在火因子的强烈干扰下,火烧迹地林分极易受到森林虫害侵袭,影响下一阶段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林火与森林虫害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火烧迹地上喜迹地昆虫的分布与扩散,以及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的相关关系等。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调控对象和生态因子3个方面提出防控策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森林虫害发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火烧迹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顺利恢复和持续控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国内外景观生态研究现状,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提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恢复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