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胚龄和2,4-D浓度对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雷  张君  于彦春  王丕武 《玉米科学》2001,9(3):026-028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相对于其它禾本科植物而言较为困难,其中胚龄和2,4-D浓度是影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两个较为主要的因素.本文分析了胚龄和2,4-D浓度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提出了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最适的胚龄因自交系而异,对于吉853,吉842两种自交系胚龄以11~13d为宜,而4112自交系则以12~14d为宜;3种自交系诱导的适宜2,4-D浓度都为1mg/L,自交系间差异不大.为进一步研究能长期继代的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郑58和丹340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选取9个优良玉米品种的自交系,以幼胚为外植体,以N6、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外植体大小、激素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生长状态的差异,对诱导成功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起决定作用,且基因型和培养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外植体大小在1.5~2.0 mm时的幼胚较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2,4-D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起关键作用,浓度在2.0~2.5 mg/L时大多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几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幼胚培养,探讨不同基因型、不同培养条件对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自交系在MS和N6不同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的诱导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不同自交系材料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其愈伤诱导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并发现N6A培养基为供试材料的最适培养基,18-599(红)为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的基因型。研究的结果还表明,不同基因型要求的最适培养基存在差异,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显著,NAA的添加不能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4.
以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幼胚为材料, 研究幼胚大小、2, 4-D浓度、KT浓度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但不同条件下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适幼胚大小为2.0~3.0 mm, 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所变化;2, 4-D浓度在1.0~3.0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 同一材料不同2, 4-D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不能以初级愈伤诱导率高低作为选择胚性愈伤诱导率的标准;KT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随着KT浓度的增加分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最适KT浓度为1.0~2.5 mg/L。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玉米自交系GS01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2,4-D浓度等对GS01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经过继代培养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使之分化、生根和出苗,成长为完整的植株。实验表明:玉米自交系GS01在N6培养基、2,4-D浓度为1mg/L、蔗糖浓度为30g/L时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立军  赵成昊  葛超 《玉米科学》2008,16(2):077-79
以玉米自交系辽7980、丹9818、340、5026为材料,对影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及分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对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必要的,基因型对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显著。在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对提高胚性愈伤组织有显著作用,但对愈伤组织生长率没有明显影响。适量的BA和AgNO3对植株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在玉米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2,4-D、蔗糖、脯氨酸、水解酪蛋白(CH)5个因素及组合对玉米自交系4112和P1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探讨了正交设计应用于玉米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4112诱导胚性愈伤的最优组合是8114培养基、2,4-D 4 mg/L、蔗糖80g/L、CH 500mg/L,对P1最优组合是蔗糖N6培养基、2,4-D 1 mg/L、蔗糖20 g/L、脯氨酸1 400mg/L、CH 500mg/L;2)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幼胚需要不同的糖浓度和培养基;3)适宜的2,4-D浓度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4)脯氨酸和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综3、87-1、郑58、昌7-2、137和K12等6个骨干自交系玉米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建立再生体系。结果显示,2,4-D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是必需的,浓度在2.0~2.5 mg/L;6-B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能促进幼胚直接长芽、长根,尤其以郑58最明显。材料综3、郑58、K12诱导愈伤组织比较容易,诱导率均≥85%;材料137和87-1表现中等,诱导率约在50%~60%;材料昌7-2表现最差,愈伤组织诱导率≤25%。  相似文献   

9.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玉米自交系7922、H99、P2、Mo17、吉846、吉63等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及不同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对于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2,4-D浓度为2 mg/L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最高;在以20 g/L蔗糖和20 g/L葡萄糖及30 g/L蔗糖和10 g/L葡萄糖作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不能长期继代使用。对不同激素组合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及2,4-D处理浓度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是基因型,且基因型、培养基和2,4-D处理对岀愈率影响效果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初级愈伤三因素互作不显著外,任意两因素或三因素之间的互作效应显著。丹988的最佳培养组合为MN+2,4-2mg/L;铁7922最佳培养组合为MS+2,4-D 2mg/L。添加1mg/L的KT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11.
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的愈伤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烟嘧磺隆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及分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经烟嘧磺隆处理的愈伤组织颜色略深、质地紧密,褐化增多。在烟嘧磺隆浓度为160 mg/kg 条件下,玉米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及分化率均达最低,分别为1.31%和0。110 mg/kg浓度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狗尾草是研究C4光合作用的优秀模型,具有热带植物的典型特征,也可作为研究热带作物的重要模型,高效的转基因技术是模式植物广泛服务于科研的基础,目前狗尾草作为模式植物的研究在国外越来越热门,但在国内还没有被关注。但作为模式植物狗尾草现有的转化技术还不完善,转化周期有待缩短,转化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以狗尾草ME34品系不同阶段胚性愈伤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转化体系研究,通过实验大大提高了狗尾草的转化效率,缩短了转化周期,为狗尾草转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环节:高效胚性愈伤诱导技术,受体胚性愈伤的选择,适宜转化的农杆菌株系及培养条件,浸染和共培养条件与方法,抗性愈伤筛选条件,抗性愈伤成苗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源于玉米幼苗的幼嫩叶段愈伤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研究其愈伤诱导、继代和分化过程。结果表明,3mg/L 2,4-D是诱导叶段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与基因型有密切关系。从供试的6个基因型中筛选出出愈率较高、愈伤组织形态较好的3个基因型齐319、Mo17、鲁原92,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进行GUS瞬时表达检测表明,来源于幼苗叶段的愈伤组织GUS+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东方百合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东方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分化的丛生芽切段为次级外植体的两步外植体法,成功建立了东方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2,4-D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愈率高、出愈快、愈伤组织致密;以MS附加2.0 mg/L 2,4-D和0.1 mg/L BA的培养基最适于东方百合愈伤组织的诱导;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为50 mg/L。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植株一代就能扩繁出27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需9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高效的节节麦幼胚再生体系,以节节麦幼胚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设计,探索基本培养基、2,4-D、碳源、KT等因素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中,基本培养基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最显著(P0.05),2,4-D浓度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也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3.0mg·L~(-1) 2,4-D的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高,淡黄色,表面呈不规则颗粒状,质地致密,再生频率可以达到17.62%。KT浓度对节节麦愈伤分化影响最显著,基本培养基、2,4-D和碳源对节节麦幼胚愈伤分化均无显著影响。不同碳源对节节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均不显著,为节约成本可直接选用30g·L~(-1)蔗糖作为碳源。节节麦幼胚组织培养的最佳组合是: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3mg·L~(-1) 2,4-D+15g·L~(-1)蔗糖+15g·L~(-1)甘露醇,愈伤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15g·L~(-1)蔗糖+15g·L~(~(-1))甘露醇+1.0mg·L~(-1) KT。  相似文献   

16.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 S成熟胚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 S成熟胚在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之间无对应关系;诱导培养基的成分对转分化后的愈伤组织有后效作用,2,4-D与6-BA和NAA搭配使用比单独使用2,4-D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于分化;同时还发现,不同诱导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在转分化后对分化培养基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7.
Buffel grass (Cenchrus ciliaris L.) is an important apomictic grass used as forage for ruminant livestock.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producing new germplasm. Mature embryos of fourteen buffel grass apomictic cultivars (2n = 4x = 36) were used to induce embryogenic callus formation using a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 sucrose and with the testing of five concentrations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and four concentrations of 6‐benzylaminopurine (BAP). The effects of cultivar and culture medium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ere evalu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fourteen cultivars and the five concentrations of 2,4‐D (P < 0·01). Values for embryogenic callus production varied from 0 to 86·7. Most cultivars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 of embryogenic callus production on the medium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3 mg L?1 2,4‐D.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BAP concentr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2,4‐D in the medium inhibited embryogenic callus growth and did not permit plant regeneration. The data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genotype and concentrations of 2,4‐D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both on the frequency of embryonic callus formation from mature embryos and on the subsequent efficiency of plant regeneration of apomictic cultivars of buffel grass. Cultivars Biloela and Nunbank showed the greatest efficiency in in vitro cultur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8.
铜在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培养基中添加各常用微量元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只有铜元素具有明显的促进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作用。铜元素不仅能提高再生植株频率和数量,还能提高再生植株的重量,其作用浓度的范围相当宽广。采用添加5 μmol/L铜元素的方法调查另外15个品种的培养效果,发现其中有8个对铜元素的正向反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据此认为,提高培养基中铜元素浓度是一种增强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