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2001年、2002年、2004年山东省特种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对参试糯玉米品种株型、鲜穗采收期、产量性状、商品果穗率、品质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指导山东省糯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糯玉米品种紧凑型株型偏少;鲜穗采收期存在较大差异;参试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一些参试品种的双穗率过高,影响商品果穗率偏低;参试品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都很显著,风味品质分差异不明显;参试品种对茎腐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糯玉米不同品种的果穗增重与籽粒灌浆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15个糯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果穗增重、籽粒灌浆动态。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籽粒产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同时两者相关极显著。果穗增重与籽粒灌浆不同品种间表现一致,均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曲线增长,符合Richards方程。方程参数分析表明,果穗最大增重速率高、快速增重阶段的速率大和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提高品种的鲜穗产量;籽粒灌浆活跃生长期长、灌浆最大增长速率高、快增期的灌浆速率大和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果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均呈直线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因品种而异,各品种鲜穗重达峰值时果穗含水率为61.96%~72.98%。  相似文献   

3.
配子体基因在糯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基因对糯玉米种质进行遗传改良。通过杂交、回交转育及混合花粉鉴定法,将配子体基因成功转育到糯玉米自交系上,为遗传隔离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改良的糯玉米在株高、穗位高上略高于糯玉米亲本,生育期晚1~3d,果穗长、行粒数、鲜穗重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他性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玉米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华文 《种子》2003,(4):74-76
本文通过对 14个杂交玉米品种 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果穗长、结实长、行粒数、株高与单株籽粒产量遗传相关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各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 :结实长 >穗粗 >千粒重 >穗位高 >出籽率 >株高 >行粒数 >穗行数 >穗长。选育春播高产杂交种时 ,要重视选择果穗结实长、果穗粗、千粒重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西星黄糯3号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选育的糯玉米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夏播全生育期95d,苗期叶色深绿,叶鞘紫色,全株20片叶,穗上6叶半紧凑型,中早熟.株高250cm,穗位90cm,果穗长22cm左右,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白轴,穗粒数570粒左右,偏硬粒,品质优良,千粒重403g,容重720g/L.  相似文献   

6.
胡尔良  吴光秀 《种子科技》2001,19(4):237-237
川单 2 1号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 ,于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同时被推荐为全省主推品种。据试验及推广情况看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 品种特征特性1.1 植株性状 :株高 2 6 0 cm左右 ,穗位高 10 0 cm左右 ,全株约 18片叶。株形半紧凑 ,茎秆粗壮 ,苗期长势旺 ,叶色深 ,持绿期长。雄花分枝较少 ,散粉性好。1.2 果穗性状 :果穗长筒形 ,红轴。穗长约 2 0 cm,秃尖长 1.0 cm,穗行 14或 16行 ,行粒数 36~ 4 0粒。籽粒黄色马齿型 ,千粒重 2 83.4 g,出籽率 85.3%。1.3 生育期 :为中熟杂交种 ,川内全生育期约 115d,播种至抽丝…  相似文献   

7.
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史新海  王广明 《作物学报》1996,22(6):750-756
通过对山东省1976 ̄1995年中熟玉米高产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株数和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提高了籽粒千粒重;1976 ̄1995年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公顷株数、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呈上升趋势,穗长呈下降趋势,穗行数、穗粒数、株高、穗位高、大斑病、小斑病和生育期等性状则变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分析了河南省1977~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93个杂交种和辽宁省1980~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86个杂交种.结果表明:(1)两省参试的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基本相同,但辽宁省参试玉米的穗长、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秃尖长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都高于河南参试玉米10%以上,出籽率低于河南1.55%.(2)河南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中穗型;辽宁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长、穗行数较多、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的大穗型.(3)两省玉米杂交种穗粒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逐步回归、遗传相关、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玉米理想株型杂交种,在一定的生态和栽培条件下,雄穗分枝,果穗长、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对单株粒重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行粒数、千粒重的直接作用与果穗长通过行粒数的间接作用,对单株粒重的相对决定程度都较高,在影响单株粒重诸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初步认为以这三个性状作为选择指标,直接选择,并协调好千粒重与行粒数的关系,可望选出单株籽粒产量较高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对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育成品种以中秆、中早熟杂交种为主;果穗以中穗类型居多,籽粒多为中间型;不同类型间鲜穗和干粒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最佳采收期和成熟期籽粒的营养成分有不同变化,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粗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采收期降低,总淀粉和粗脂肪的含量则提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皮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