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黄痢病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仔猪急性肠道病,危害一周龄以内仔猪较严重,死亡率高。该病在我县农村和养猪场均有流行,危害较大。多年来,我们用氯霉素、呋喃唑酮和磺胺类药物治疗该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去年以来,我们采用链霉素内服治疗该病,收到比用上述药物更为满意的效果,共治疗24窝223头,全部治愈,其  相似文献   

2.
(一)流行特点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多发,各年龄猪都易感,该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在逐渐增强,这对我们控制该病产生了较大的困难,但该病对干燥湿热的环境较为敏感,该菌对碳酸、福尔马林等消毒剂敏感,一般在15~25分钟内能杀灭该菌。该菌有较强的传染性,一般为接触性传染,也可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及黏膜传染。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县历次疫病普查资料中没有记载,但近几年该病在我县养猪户中时有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掌握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2004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及药物治疗试验,其中共收治病猪5767例,治愈3496例,治愈率90.2%,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 兔病毒性出血症(暂定名)足一种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在采取紧急防制措施后,目前该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消灭,其病原依然存在。为了尽快地控制和消灭该病,我们探索了该病的发病特点,最佳免疫程序,制定了合理的防制措施。笔者根据几年来参加该病诊断与防制工作的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保林 《畜牧与兽医》1989,21(4):165-166
<正>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简称IBD(Infectious bursai diseaso),于195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后相继在各国有所发生。商水县近几年来也发生了该病的流行,为了弄清该病在我县的流行状况和感染的程度,以探讨该病的防制措施,我们于1988年5~7月份,对该病进行了细致的现场调查和实验  相似文献   

6.
马传贫病主要为由吸血昆虫的蚊、虻、螨呵咬传递该病病毒引起发病。因此,作好防杀传递马传贫病疫源的媒介的工作,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曾在黑龙江省五常县地方国营第三农场进行了效力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的热性烈性传染病,已成为当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疫病。一年来,我们在临床防治层面上对该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该病的发病规律、防治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对发病猪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病猪成活率一般均可达85%以上,大猪成活率达95%以上。该病流行期间,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常同时发生.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面积大、范围广,哺乳仔猪死亡率高等特点,与昆明正大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的部分猪场也受到了该病的威胁,每年都有部分客户遭受损失.为了科学合理的预防该病,减小危害,降低损失,我们与养殖场合作探索该病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气喘病是一些大规模的集约化猪场常见的流行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的特效药,为此我们通过对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学等方面特征,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防治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1987年11月我们所先后检疫了从美国进口的两批AA肉用种雏鸡,在隔离检疫初期,部分雏一肢或两肢发生关节肿胀、化脓及关节变形,由此而引起死亡和淘汰病雏数达327只。该病虽不属应检对象,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作了较系统的检验,确诊该病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皱胃变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奶牛皱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发病较多,治疗比较困难。本文仅就近几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该病的情况介绍如下。同时谈一下该病病因、症状及诊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上海鸡场鸡瘫脚病陆续不断出现,发病率在3—3.5%左右,死亡率在1—1.5%左右(见表),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为了弄清鸡瘫脚的情况和杜绝该病,我们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作了初步摸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烟草坏死病毒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一般发生于灌溉田和未消毒土中,侵染桑树的报道在国内是首次。该病在顺德县的桑园早已有发生,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我们对该病作了初步调查观察,情况如下。一、症状:受害叶一般在顶芽开叶数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综合性企业的小牛育肥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四肢疾病,在病程加重时,小牛很快降低膘度,未经长时间的育肥就被淘汰(不同年份内淘汰率由6%至17.5%)。这给养牛事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在该病大量发生的季节里(1981年3月至4月),我们研究了该病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非特异性抵抗力以及日粮成份和日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山羊关节炎-脑炎(CAE)是由慢病毒引起的山羊的慢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羔羊脑脊髓炎和成年山羊多发性关节炎。西北农大畜牧站羊场于1987年11月在进口的英国莎能奶山羊中发生了该病.我们参考国外对该病的防治经验,根据该站羊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检疫、隔离、扑杀、消  相似文献   

16.
犬佝偻通常被俗称为“缺钙”,一般养犬爱好者,特别是临床兽医对该病都不陌生。从近年来我们对犬佝偻的诊断与治疗实践中,发现在对犬佝偻发生原因的认识、预防及治疗方案方面存在着一定误区,现将我们在近几年工作对该病原因的认识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新生仔猪败血症、关节炎、增生性心内膜炎、脓肿等病症,但近年来我们屡次自患有皮炎的仔猪中分离到该病原菌,且发现该菌导致的皮炎有逐步扩散的趋势,为此,我们就该病作一概述,以期引起同行关注。该病具有年龄限制性,一般为断奶前后的仔猪易发,在有本病流行的仔猪群中其发生率可达30~80%。在断奶后的发病仔猪多是因为腹泻或肺炎等而继发皮炎;接触传播性,传染途径多是因为病猪与易感猪相互接触造成,调查表明,有时在排除断齿、咬伤、床网饲喂等可导致皮肤外伤的因素后,仍有该病的发生;该病的散发性与顽固性,有的猪场发病…  相似文献   

18.
1987年8月中旬,我区突然发生一种以牛局部皮肤呈坏疽样病变的疫病,遍及全区8县1市;据悉相邻地区也有类似疫病发生。由于该病在我区系首次发现,发病原因不明,又无历史资料记载,给我们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致使该病蔓延到11月底才逐渐停止,不仅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为查明原因,制订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尽快扑灭和控制疫情,1987年10月我们对该病做了详细调查,共调查3个县、18个乡,现将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1991年春该病已在我县广泛流行,春季损失桑叶15%以上,给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我们从1992年起对该病的分布状态,发生规律以及相关的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其结果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使该病在我县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20.
山羊链球菌病过去在我省较少发生,但近年来该病似乎有发展的趋势。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相似,在诊治上存在一些误区,从而造成较高死亡率,影响了养羊业发展。几年来,我们对福州、宁德、南平等地区山羊发生的链球菌病进行了诊治,获得成功。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