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国哥伦布市为例讨论了美国城乡游憩绿道体系规划、城乡道网系统、配套服务设施、景观种植与管理等规划,并切入哥伦布市居民和绿道使用者对游憩绿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国城乡建设安全、便捷、活力、生态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及生态健康绿道网络建设研究收集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现阶段绿道建设的具体政策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阐述了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绿道的基本理论,认为绿道建设的实质就是以廊道为纽带,联系分散孤立的斑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自然生态体系。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主要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余江县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现状资源和绿道规划原则,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和绿地资源优势,规划建立余江县县域和中心城区绿道网络,发挥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观光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开始显现。绿道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为城市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介绍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和解析绿道旅游功能,分析了"绿道"对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积极影响,通过案例设计论证运用"绿道"理念指导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可行性,阐述了通过建立绿道网来更好的整合城市旅游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游憩资源的可及性,构建连续而完善的城市游憩系统,推动城市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道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道是一种线性的开放空间,绿道规划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线性绿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对绿道的含义及分类结合中国的国情与西安市实例对其进行探讨,论述了绿道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出了绿道建设的规模要求及在中国绿道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游憩型绿道规划运用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颖  徐文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97-198,202
探讨了游憩型绿道的概念及其运用风景资源评价体系来进行规划。对国内外关于游憩型绿道及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的VRM评价体系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利用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的VRM评价体系来更好管理和引导沿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规划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减少开发过程中建设活动的负面影响,以更好地进行游憩型绿道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道资源,为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利用条件等3个Ⅱ级指标以及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价值等9个Ⅲ级指标。并用该体系对安徽皖南片区绿道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片区绿道资源评价值均在3级以上,表明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优良。规划最终形成"一主四支"的绿道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7.
钟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9):83-84
绿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保护途径,能有效串联沿线的保护板块,起到保护和游憩体验的双重功能。该文针对临沧南汀河项目规划研究,从分析项目环境现状入手,以湿地景观廊道的理念,提出"一带贯穿、珠联璧合"的链接式规划结构,探讨了湿地绿道和湿地斑块的不同规划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能够综合利用城郊优质的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游憩资源,为城镇居民闲暇休闲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线性游憩空间。绿道选线的科学性决定了绿道建设难度、投入和成效。运用适宜性分析和AHP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城郊特征,遴选出绿道选线基础指标因子,从游憩资源和游径两个层面构建评价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淤泥湖湿地展开一系列深入调研和考察,分析规划项目资源,对淤泥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及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得出该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等级属"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基于保护国家级团头鲂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的需要,加大对淤泥湖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实现当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规划围绕淮阳“一城一湖一区”的生态圈层保护格局,进行了水生态空间与用地管控规划、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水质提升与综合整治、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合理利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等。通过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有淮阳特质的湿地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规划围绕淮阳"一城一湖一区"的生态圈层保护格局,探讨了水生态空间与用地管控规划、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水质提升与综合整治、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合理利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等龙湖湿地保护规划的内容,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有淮阳特质的湿地保护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衡水湖湿地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享有燕赵最美湿地的美誉,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衡水湖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规划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衡水湖湿地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对绿道的理念、发展历程及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城市绿地系统中“农城之链”为案例,探讨了绿道的生态、休闲游憩、地域文化及美学功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设“农城之链”绿道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雅安雨城区陇蒙路段乡村绿道的设计分析,对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贯彻绿道设计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提出基于复合功能的绿道设计和建设理念,以国内外相关绿道研究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建设为例,从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和地域文化4个核心功能出发,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设计,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道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结构,做到提升城市品位、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丰富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雅安雨城区陇蒙路段乡村绿道的设计分析,对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贯彻绿道设计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拉市海高原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筛选出游憩环境因子,聚类出社会状况与隔绝程度、基础设施供给与管理、自然环境状况和游憩环境与公共服务管理4种指标,将案例地游憩环境分为原始自然型、半原始自然型、乡野型及城郊型4种类型,参考游憩机会谱“连续轴”思想构建出“四标四类”的拉市海高原湿地游憩机会谱(PWROS)。基于PWROS针对拉市海高原湿地保护区现状,在游憩活动区域划分、基础设施和游憩管理规划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解决拉市海高原湿地保护区游憩需求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道网络构建的乡村旅游空间是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网络化空间格局可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全域化、体验式发展。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适宜性分析和可达性分析、多尺度绿道规划方法,确立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绿道网络,多要素结合构建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资源、道路、水系、地形坡度和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绿道选线有重要影响,其中景观资源因子权重0.431,影响力最大;宽甸县域绿道适宜性用地多为水系或原有道路沿线的开敞空间用地,与山地地形肌理结合紧密。"一轴两带多线"的绿道网络提供了特色山岳景观线路、鸭绿江景观线路和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游览线路,结合空间节点设置3级服务站点,形成全域分布的旅游线路和设施。因此,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需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生态绿道网络,拓展生态体验空间;规划多级绿道,增强城乡交通联系;融合城乡空间,推进设施共建;整合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增加旅游深度体验;点线串联,促进多产业联合与多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9.
李婷  张东向  田勇  阎爽  李伟  吕晴  袁梦瑶  赵越 《安徽农业科学》2023,(14):120-123+191
齐扎公路沿线湿地观光绿道规划设计依托扎龙湿地的优势资源,坚持系统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从绿道景观规划与植物配置两方面入手,结合区域内的风景资源、居民区和旅游资源,突出地域性的景观风格表达,旨在丰富扎龙景区交通多样性,带动途经村镇发展,构建特色,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风景旅游绿道,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服务和促进旅游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绿道规划设计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管理郊野公园游憩环境与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探索游憩机会谱理论在郊野公园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对成都市6大郊野公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灰色统计法、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筛选出游憩环境因子划分出游憩机会类型,构建出成都市郊野公园游憩机会谱,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都郊野公园游憩机会谱包含景观展示与特色程度、自然程度等5个游憩环境因子,形成滨河郊野型、湿地郊野型与主题郊野型3种游憩机会类型;其应用价值在于可编制提供游憩信息、清查管理游憩问题与规划分配游憩资源。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今后郊野公园游憩环境的管理提供参考,为游憩机会谱理论应用于郊野公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