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园绿地景观研究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园绿地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促使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交融为公园绿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借鉴西方在人性化、大众行为、浪漫主义和场地分析上的景观实践,系统分析现今国内公园绿地景观研究关注景观生态学实践、生态效益分析、新技术运用、景观视觉影响、人性化设计、旅游与园林的结合、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传统园林的发掘、地域景观塑造等9方面。提出今后应重视在绿地选址的历史成因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经济效益计算、人性化运用的评价、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研究,进而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茂名市(主要为城区)各类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传统岭南园林、西方园林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是该市园林绿化的显著特点;城市广场的景观和社会功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闪光点。提出发挥城市自身特色,切实抓好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对茂名这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中央公园是集园林景观、休闲及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共园林。在景观构成特征上实现了江南古典园林景观和现代园林景观相融合,水体、人文、沙漠及植物景观相结合,中外文化相渗透,休闲、娱乐设施合理分布等园林观和造园思想。为我国城市特色共公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惠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70-172,174
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并界定了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生态公园的绿地进行调查,从植物群落角度分析研究,总结提出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城市绿地景观与城市总体形象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具体到城市的空间节点,如市民广场、公园、居住区等各个小型城市公共空间绿地景观的设计,则是以绿色植被为基础的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利用绿地景观的概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也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园林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分。建设优质高效的园林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中国城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着绿地生态功能不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力、城市绿地功能性模糊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营造景观多样性、就地取材、"以人为本"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主体,而植物景观是综合性公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深入研究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助于环境品质的提升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杭州市萧山区"南江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探索与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公园的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应用形式有明显差异,各园林要素的具体形式对植物景观营造有不同需求。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综合性公园可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完善功能、塑造美感、烘托氛围、提升品位。此外,针对现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研究过程与结论为今后相关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央公园不仅具有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更应是居民工作和生活延续的场所。在城镇化及城市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城市大型中心绿地先行,带动新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而怎样在城市新区现代景观设计要素中融入地域文化,使公园景观植根于当地而不失特色,以榆林空港生态园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从公园整体景观结构与功能布局入手,探讨公园地域性与极具现代气息的构景要件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城市中央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园林绿地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居住区园林绿地是整个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水平有重要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正面临从单一小区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的趋势,这将对居住区园林绿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绿地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加强对居住区园林绿地的研究,改进居住区园林绿地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现代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畸形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营造内容和方式雷同的状况,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于营造城市自然生境,重新塑造城市差异性的重要意义。通过物流公园、和谐公园、曹魏文化园等文化造园案例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营造中运用的方式方法。指出了只有树立正确的城市园林建设理念,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自然文化才能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灵魂栖息地。呼吁现代园林企业和园林人担负起继承、传承和发展文化造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花卉是组成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在城市绿化景观中设计园林花卉的原则,包括适用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分别探讨了园林花卉在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居住小区中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南公园和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北公园是德阳市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笔者对南公园和北公园的建筑雕塑、水景、植物、园林设施及园路等景观元素加以比较分析,发现两座市政公园在满足市政服务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精细的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蜀文化的融合,使得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优化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为今后同类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参考,以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从公园绿地分类标准、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可达性等3个层面出发,对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存在总体布局缺乏网络化、小型斑块绿地布局欠合理、公园绿地类型不健全等问题。最后结合诸暨市的城市特色,提出平衡布局各类公园绿地,加强大型斑快绿地建设,健全各类公园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布局结构网络化,强化公园绿地在布局上的均衡性与可达性,挖掘社会文化价值与创建地方特色等6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园绿地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环境的首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兴区公园绿地建设也得到加强,但仍面临众多挑战。大兴新区发展定位正在由农业重区向产业新区迈进,大兴区园林绿化工作也向着产业环境承载、京南生态门户、绿色和谐家园、创新高效园林的定位发展。在充分了解大兴区公园绿地现状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研究,就大兴区公园绿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兴区公园绿地现状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存在其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类型单调、建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划指导实施,加强多部门配合,动员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5.
刘辉  陈海奎 《农技服务》2012,29(9):1028-1030,105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概况,实地调查公园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曹州牡丹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改善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地质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风貌区与现代建筑群之间的绿地设计,景观风格如何定位、园林手法如何运用是传统城市环境建设中常常遇到的难题。需要把握设计分寸,达到既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又具时代精神,茹古涵今的效果。以赣州郁孤台公园为例,阐述相关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展节水园林是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主要途径。在综合分析莲花池公园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公园开展的山体集雨及绿地节水灌溉工程,雨水收集及再利用工程进行了技术研究。自2007年开始实施,截止到2010年共节约绿化用水33.18万m3,不但降低了绿地养护成本,促进湖水的循环利用,而且也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前景广阔,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建设生态园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城市亲和力和公共园林绿地亲和力所包涵内容的介绍,提出了增强城市公共园林绿地亲和力的设计原则。在原则的导引下,找到增强城市公共园林绿地的亲和力的具体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景观偏好度是表示对景观的喜好程度。通过对长沙市公园绿地景观的调查,选定20组典型园林植物群落为评价对象,结合群落照片进行现场偏好评价。探讨分析不同背景(专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时间)评分者对群落景观的偏好度,找出偏好度高的园林植物群落,为长沙市公园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