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药剂,以乐薯1号和冀张薯12号马铃薯为供试作物,选择7种药剂通过拌种、喷施等操作方式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指防效和马铃薯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可在生产上用于马铃薯黑痣病防治。其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病指防效最高,为51.87%~54.80%,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4.48%~15.65%;25%嘧菌酯悬浮剂病指防效次之,为42.00%~52.82%,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2.05%~13.64%。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种药剂防治菜豆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以50%腐霉利对菜豆茵核病防效显著,病荚平均防效83.25%,病叶平均防效85.53%;其次为灰核·斯乐、40%茵核净,病荚平均防效分别是78.40%、77.18%,病叶平均防效85.22%、83.33%。经统计分析(LSD),各处理的平均防效存在显著差异,灰核·斯乐和茵核净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经过药剂处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控制,表明3种药剂对菜豆茵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对晚疫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4种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对晚疫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min后播种的防效最好,为5.8%;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种薯的防效次之,为3.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的防效最差,为1.1%。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疮痂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生长安全的药剂,选择5种药剂在2个地区进行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试验,测定5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剂处理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对马铃薯安全,未产生药害,未观察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有影响。5种药剂在2个地区对马铃薯疮痂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26.3%~45.6%,其中20%噻唑锌悬浮剂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防效最好,防效为39.3%~45.6%;5种药剂处理马铃薯产量在两地均比对照增加,平均增产幅度在1.1%~3.6%;产值在两地除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外均有所增加,增加产值10.5~123.1元/亩,增效0.7%~7.5%。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好,分别是63.6%、 56.65%和55.09%;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0.0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水剂,防效分别是50.30%和48.38%,防效较差的是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分别是23.54%和12.12%。陇薯7号和北茂8号对马铃薯疮痂病中抗,希森6号、秦薯119、沃土5号、冀张薯12、高原5号和V7均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贮藏点现场调查并结合室内病原鉴定,对凉山州青薯9号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凉山州青薯9号马铃薯在农户自然贮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有3种,即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白绢病和马铃薯环腐病,其中干腐病平均发病率最高,可达7.59%,其次为白绢病,平均值为4.79%;而环腐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平均为3.25%。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来马铃薯粉痂病在坝上地区马铃薯产区间歇性发生,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潜在威胁。但生产上还没有防治该病的有效杀菌剂,试验旨在验证杀菌剂丙森锌对马铃薯粉痂病有防治效果。方法在马铃薯播种期用不同剂量的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沟施处理种薯,即将药液喷淋在播种沟中及薯块上,然后覆土,采收期调查薯块发病率和测产。结果药剂处理为300g/666.7 m~2供试小区,防治效果达87%以上,且对马铃薯安全。结论该药剂以沟施药剂法防治马铃薯粉痂病效果明显,推荐在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15%毒·辛磷颗粒剂等4种药剂处理土壤,观察其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15%毒·辛磷颗粒剂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黄地老虎和金针虫防效为85.64%和81.71%,与其他药剂的防效达到极显著水平,折合鲜薯产量46 125 kg/hm2,且对马铃薯无药害。  相似文献   

10.
三种涂抹剂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腐烂病,选取噻霉酮、寡雄腐霉、甲基硫菌灵3种作用方式不同的涂抹剂作为苹果腐烂病进行试验药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3种涂抹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噻霉酮处理的防效最好,对病疤复发防效和新增病疤防效均明显高于另两种涂抹剂,防效分别为89.78%和87.84%;寡雄腐霉处理基本能够控制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对苹果腐烂病病疤重犯的防效为76.84%,略低于甲基硫菌灵防效。寡雄腐霉对苹果腐烂病新增病疤防效为71.36%,明显低于甲基硫菌灵的药效。腐烂病防治适期应在早春苹果发芽前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试验期间未发现各供试药剂对果树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马铃薯庄薯3号为试材,以常规施肥磷酸二铵作对照(CK)处理,研究4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黑痣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黑痣病的发病率。其中,以恩益壁处理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产量、商品薯率分别提高10.96%、7.89%、22.82%、8.77%;对病茎率防效达67.57%;对薯块防效达70.80%。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减轻土传黑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种薯药剂处理及施用方法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适乐时、多菌灵、甲霜.锰锌3种药剂,通过喷施、浸种方法处理种薯,探索种薯药剂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晚疫病防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处理能够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产量,而且浸种较雾喷方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效果好。其中,用适乐时浸种的处理对晚疫病的防效最佳,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37.41%;药剂处理后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以甲霜.锰锌浸种效果最好,较对照增加5.91%;药剂处理能够增加茎粗,延长生长时间,甲霜.锰锌浸种对增加茎粗的效果最佳,适乐时浸种处理较对照生育期延长了9 d。  相似文献   

13.
一、播前防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因该病薯块症状特别是外部症状不明显,一是易造成切种感染;二是经贮藏期病情发展,常大量腐烂,  相似文献   

14.
四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桃褐腐病发生与危害的适宜药剂,特于2018年5月进行了24%腈苯唑SC、70%丙森锌WP、50%速克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相近,对桃褐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生防单菌剂及复配菌剂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单菌剂及其复配菌剂对马铃薯青枯病进行盆栽防病、控病及小区控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组复配菌剂多次处理后马铃薯青枯病显著减轻,防效稳定,且防效均高于各自单菌剂处理的效果,其中复配菌剂A无论温室盆栽还是小区防效均最高,小区防效为83.3%,高于复配菌剂B及参试药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6.
用异菌脲悬浮剂(有效浓度255g/L)对香蕉冠腐病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发现:2000、1500和1000mg/L异菌脲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mg/L;在药剂处理8d(果实开始发病)时,最高防效可达96.39%;在药剂处理20d(药剂处理果实处于口食阶段)时,最高防效可达89.69%,明显降低了贮运期间香蕉冠腐病的发病率。经处理的蕉果外观美,风味好,值得在香蕉贮运保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寒阴湿区研究7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试验,选择适宜的较佳药剂。结果表明:喷施52.2%抑快净+25%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天薯11号晚疫病的防效效果最好,防效为67.6%;折合产量最高,为31 178.10 kg/hm~2,较对照增产27.62%;商品薯重为25 502.75 kg/hm~2,单株薯重为623.3 g,均较对照增产44.01%、27.65%。52.2%抑快净+25%双炔酰菌胺、25%嘧菌酯和687.5 g/L霜霉威+氟吡菌胺、52.2%抑快净三种药剂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用8种药剂组成4种药剂组合,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马铃薯的出苗没有影响,安全性好.以5%阿维菌素乳油50 mL+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 g+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 g拌种100 kg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67.30%,该条件下马铃薯商品薯率达80.39%,折...  相似文献   

19.
在临洮县进行了5种不同药剂喷雾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平均防效最好,为87.33%;其次为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平均防效84.45%;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平均防效80.39%,居第3位。3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明显,增产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得芽苗、种薯腐烂,还会使植株萎缩、矮小、黄化、死亡,大大降低马铃薯的产量。若是贮藏的块茎发生腐烂,甚至会让窖内的部分或块茎都受到病菌的侵袭,造成烂窖。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引起,属于病菌的一种,最佳生长的温度为20~23℃,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内即可死亡。通常情况下,田间土壤的温度介于18~22℃之间,因此,此种环境下极易发生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害。除此之外,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