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加快江苏省海安市油菜品种的更新力度,对9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邡油777""德徽油9号""秦优10号""德核杂油8号"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较好,"沣油737"作为早熟品种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也较好,这5个油菜品种可在海安市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在桂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质、丰产"油肥两用"油菜品种,通过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了南油10号、德油杂17、油研9号等16个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生物和经济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油研52号、绵丰油5号、科乐油1号、油研10号和渝油21等5个油菜品种菜籽产量和生物产量较高,适宜②在桂西北地区作为"油肥两用"油菜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绵阳当前主栽的2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抗根肿病鉴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病叶率及病情指数方差分析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且反应型、病叶率及病情指数三者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宜油24(德润油)、得油16、亚华油10号、德油杂5号、高产黄油菜为中度抗性品种;川油21、宜油16、中油杂7号、乐油6号、丰油737、德盛油15、油满缸、德优2000、南油9号、南油杂1号、种都油998为中度感病品种;常油杂61、德新油、黔油15、宁杂11号、科乐油1号、乐油858、路油杂1号、中杂油8号、德新油19、德新油、xy12(组合)、德优9号为高度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云南油菜主产区"姜-油"种植模式,筛选出丰产性好、生育期短、耐迟播的油菜优良高产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的生育期短且早熟、农艺性状良好、产量较高,优于其他品种。其中,德油早1号产量最高,为2 602.5 kg/hm~2,比对照增产18.6%,增产极显著;云油杂15号产量为2 493.0 kg/hm~2,比对照增产13.6%,增产极显著。其余品种增产不显著。[结论]在云南油菜主产区的"姜-油"种植模式生产中,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2个品种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海门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的"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特进行了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产量综合性状较好,可继续种植观察;"德核杂油8号"产量较高,但其抗病性和抗倒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其余品种建议不再种植。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油菜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遵义市种植的新品种乐油5号、德油6号、德油8号、德油9号4个品种,其产量较高,生长性状良好,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优良花生品种,特开展8因素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对结果进行变量分析,定量得出"天府28号(黑花生)、天府20号可列为主导品种,天府21号、天府23号可列为辅助品种"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稻茬田油菜免耕覆草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田块不经翻耕.即施药除草,油菜播后覆草,或育苗后挖窝移栽,行间覆草. 1.选用"双低"高产抗病油菜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油菜品种,如"甘杂1号"、"宁杂1号"、"希望98"、"亚华油1号"、"油研9号"、"德油8号"和"南油9号"等"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优质高产、含油量高、适宜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开展了5个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庆油3号综合表现最好,下一年可作为重点示范品种,最有推广优势;庆油2号可以在万州区示范种植;德新油59可继续作为主推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在攀西高寒山区试种春油菜试验表明,2004年在海拔3 000m的地区种植,供试8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能得高产、高含油量(供试品种含油量均可达到45%以上)、低芥酸、低硫甙的效果。2005年通过不同海拔的品种试验表明,海拔2 500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区,海拔3 080m应为春油菜的种植上限,而海拔2 000m的品种开花结实正常,产量较低,是否是春油菜的适宜种植下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005年表现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的综合性状较优,可以在适宜范围内的高限种植。通过2006年推广的德油5号表明,春油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德油5号可作为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的主推品种。同时提出了攀西高寒地区的一系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不同海拔高度春播油菜不同品种的试验鉴定表明,在海拔2 500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种植区,品种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油菜品种对同一复配除草剂的敏感程度,筛选耐药性强的油菜品种以及广适性除草剂,为油菜生产中选择和合理使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大田小区试验选择2种除草剂,分别设4个剂量和空白对照对8个油菜品种(组合)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除草剂"油通灵"较"油禧"的适用范围相对更广、安全性更高;德油6号、内油11-83/603、南油12、油研599对除草剂"油通灵"的耐药性强;川油58、油研817对除草剂"油禧"的耐药性强;药物胁迫对籽粒产量和药后30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单位叶面积干重;对籽粒含油量、芥酸含量、硫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可不作为耐药性考核指标。在推荐剂量处理下,各品种(组合)籽粒产量耐除草剂系数对"油通灵"的耐药性强弱没有差异,对"油禧"的耐药性强弱依次为川油58﹥油研817﹥内油11-83/041﹥南油12﹥油研10号﹥德油6号﹥内油11-83/603。  相似文献   

13.
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徽油903、秦优10号、宁杂1818、德核杂8号等4个品种的产量结构较为协调,产量比较高;宁杂1818、德核杂8号、德徽油903对倒伏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兴化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油菜品种,对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德核杂8号"、"沣油737"、"秦优10号"等品种稳产性、丰产性、抗病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导法对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7个油菜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沣油792沪油21中农油2008德油8号沣油730沣油682中双11号中双4号华油杂9号浙双3号沣油958华湘油12号秦优9号沣油520沣油5103沣油737华航901;上述前9个品种在湖南可自然越冬,后3个品种在湖南推广宜避开湘北地区,中等耐低温的其余5个品种在湖南湘北地区推广时宜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16.
为引进适合南昌地区二晚稻田种植且早熟耐迟播的油菜新品种,引进一批早熟油菜新品种,在不同播期试验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月初前的任何时候种植,沣油827生育期短且产量高,适合南昌地区生产;而C868、丰油730、青杂131和282018生育期与德油早1号相当,但耐迟播且产量略高于德油早1号,可适度推广种植,以增加品种多样性,减少品种单一化带来的生产危害。  相似文献   

17.
以20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品种(品系)的抗逆能力、产量及品质性状对油菜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德杂油5号与汉油8号的病情指数较对照品种三峡油5号的分别低77.4%和70.0%;GH04/GH02、绵油11、万油27、德杂油5号、GH06、渝油28、145027、渝华2号、145020的产量显著高于三峡油5号的;中双11号的含油量显著高于三峡油5号;灰色综合分析发现,GH06、145020、中双11号、万油27、渝华2号的G值排序为前5,聚类分析结果为Ⅰ级,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西南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 根据茬口、土壤及栽培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如德油杂10号、绵油2号、油研10号、华油2号等。  相似文献   

19.
选取当地12个油菜种植品种,分中早熟和晚熟2组,对不同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中早熟各品种中,沣油737有较好的丰产性,可作为棉花前茬推广种植,德核杂油8号可进一步示范种植,以验证其稳产性;晚熟组各品种中,宁杂1818、秦优10号、秦优11号兼具稳产性与抗逆性,可作为花生、大豆前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优质油菜新品种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2号、湘杂油763、华杂12号、油研10号、德油杂17号、希望528号、绵新油19号、湘杂油5号、华杂9号、华湘油10号、中油杂12号、丰油701、湘杂油753等品种丰产性能佳,经济性状好,可以作为常德市油菜主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