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连粳4号产量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在东海县水稻田主要土种之一的黄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施N 300 kg/hm2、P2O572 kg/hm2、K2O 108 kg/hm2,常规施肥施纯N 375 kg/hm2、P2O5112.5 kg/hm2、K2O 112.5 kg/hm2。配方施肥实际产量10 087.5 kg/hm2,常规施肥实产9 440.0 kg/hm2,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647.5 kg/hm2,增幅6.86%。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8.91%、46.76%、30.11%,常规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4.62%、26.54%、30.11%,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4.29、20.22、10.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氮素分布和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滴灌和漫灌下不同施肥量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滴灌和漫灌不同灌溉方式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氮素吸收.[方法]通过网室土柱模拟实验,研究滴灌和漫灌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的氮素吸收.[结果]滴灌各施肥处理硝酸盐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漫灌各施肥处理主要积聚在60~80 cm土层.棉花氮肥利用率相对较低为16.47;~28.37;;不同施肥量下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高为60;~81;,且N240和N480施肥处理漫灌残留量均高于滴灌;氮肥总回收率比较高,各处理均达到87;以上.[结论]滴灌、漫灌下作物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位试验连续3年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的合理分配,结果表明,在周年氮、磷肥料施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N 375 kg/hm2和P2O5150 kg/hm2),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最佳分配方式为棉花季N 270 kg/hm2、P2O575 kg/hm2,N小麦季105 kg/hm2、P2O575 kg/hm2。根据市场上棉花和小麦的销售价格,仅从增产增收的角度,在棉花预期产量为中、高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将小麦季的部分氮肥(50%)前移到棉花季,适当增加棉花季的产量和收入,从而增加两季作物的总收入;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氮、磷肥料的分配方式仍以推荐施肥更好,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种植周期氮、磷肥料的累计利用率,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素积累,降低氮、磷损失风险。在本研究条件下,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难以完全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大棚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以双抗8号西瓜为材料,分别设置3个灌溉水平[600 m3/hm2(低水)、1 200 m3/hm2(中水)、1 800 m3/hm2(高水)]和3个施肥水平[N 56 kg/hm2+P2O530 kg/hm2+K2O 70 kg/hm2(低肥),N 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中肥),N 168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高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中等施肥量(N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和中等灌水量(1 200 m3/hm2)为当地最佳水肥配比。[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西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棉花高产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探讨棉花最佳水氮配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组合,研究灌水量、施肥量与棉花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膜下滴灌水氮效应与产量的方程为Y=-10 558.6+2.933 N+7.16 W-0.000 202 W×N-0.004 01 N2-0.000 775 W2,水氮耦合效应与棉花经济效益的方程为Y=-50 682+10.167 N+34.21 W-0.009 696 W×N-0.019 24 N2-0.003 72 W2;通过方程计算得到棉花的理论最高产量为6 279 kg/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246 kg/hm2和4 588.5 m3/hm2;棉花的理论最高经济效益为28 402.5元/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49.25 kg/hm2和4 578.8 m3/hm2;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棉花生产最低需水量为1 842 m3/hm2.[结论]棉花滴灌条件下,合理的灌水和施肥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旱区棉田相同灌水条件下,不同氮磷施肥配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高产合理施肥与平衡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饱和实验设计,设计不同氮、磷施肥水平及其组合,共计27个试验小区.[结果]确定了多项式回归的棉花(皮棉)产量(Y)和氮(N)和磷(P)数量的回归方程:Y=206.58 +3.21XN+9.83 XP-0.0035 XN2+ 0.029 Xp2-0.011XNXP,得出最佳施肥量:施氮量260.74 kg/hm2、施磷量120.07kg/hm2时棉花(皮棉)有最高产量Y=1 214.98 kg/hm2.[结论]不同的氮和磷的施肥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同,氮和磷的交互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得出如下施肥参数:苏北沿海垦区壤性潮盐土,中等肥力田块,啤酒大麦单二空白基础地力籽粒产量2709.0kg/hm2,无氮基础地力籽粒产量2689.5kg/hm2,无磷基础地力籽粒产量5380.5kg/hm2,无钾基础地力籽粒产量5367.5kg/hm2;缺氮基础地力相对产量为48.7%,缺磷基础地力相对产量为97.4%,缺钾基础地力相对产量为97.2%;无氮区啤麦需氮量2.147kg/100kg,无磷区啤麦需磷量1.219kg/100kg,无钾区啤麦需钾量2.697kg/100kg;最高产量啤麦需氮(N)量2.509kg/100kg,需磷(P2O5)量1.351kg/100kg,需钾(K2O)量2.817kg/100kg;空白区啤麦需氮(N)量1.865kg/100kg,需磷(P2O5)量1.480kg/100kg,需钾量(K2O)2.192kg/100kg;氮肥利用率为24.6%~47.2%,平均36.7%.  相似文献   

8.
冀东平原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提高设施蔬菜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设置2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辣椒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同时提高水分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节肥2 265 kg/hm2,节肥率40.3%;节水5 670 m3/hm2,节水率60.0%;增产6 435 kg/hm2,增产率达7.2%,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设施辣椒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在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在新疆玛纳斯县试验站兵湖村五队,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中棉297-5为材料,设N 0、90、180、270 kg/hm24个氮水平,于棉花苗期、蕾期、花期、花铃期及吐絮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叶、蕾+花、壳、絮、籽不同器官,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棉花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分配、氮素利用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施氮量0~180 kg/hm2,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棉花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棉花和氮肥的价格,求得棉花最佳经济氮肥用量和最高产量氮肥用量143和159 kg/hm2,对应的产量分别是1 634和1 637 kg/hm2,与最高产量施氮量相比,采用最佳经济施氮量在保证棉花产量基本不降低的条件下(为最高产量的99%~100%),可节约氮肥10.1%。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各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80 kg/hm2,棉花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过量的施用氮肥使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下降。氮肥利用率与棉养分吸收、分配趋势一致,以180 kg/hm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等,新疆玛纳斯县中等肥力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为143 kg/hm2。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棉花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了敦煌市棉花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棉花产量与N、P2O5、K2O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敦煌市棉花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方案为N 187.35 kg/hm2、P2O5 90.60 kg/hm2、K2O 83.4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以棉花不同品种为材料,在氮、磷、钾肥料养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施用硼肥和锌肥,、确定棉花锌、硼等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完善棉花施肥指标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施肥量(N:309kg/hm2;P2O5:108kg/hm2;K2O:60kg/hm2)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施用硼肥和锌肥,棉花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棉花不同品种为材料,在氮、磷、钾肥料养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施用硼肥和锌肥,、确定棉花锌、硼等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完善棉花施肥指标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施肥量(N:309kg/hm2;P2O5:108kg/hm2;K2O:60kg/hm2)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施用硼肥和锌肥,棉花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产量建立施肥模型.[结果]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或过量都造成产量下降,其中氮素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膜下滴灌氮、磷、钾与产量三元二次方程为:Y=4 382.22+5.456 N+1.937 P+6.823 K+0.013 84 NP-0.009 24N2-0.307 5 P2-0.027 72 K2.由模型方程得到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3.26、117.76和123.07 kg/hm2,其产量为5 961.8 kg/hm2.[结论]氮、磷、钾合理的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黑麻土栽培杂交油菜的平衡施肥效果,结果表明,限制黑麻土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N)和磷(P2O5),配施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施有机肥30 t/hm2、氮(N)120 kg/hm2、磷(P2O5)60 kg/hm2、钾(K2O)30 kg/hm2时油菜的产量最高,为4 015.0 kg/hm2,较习惯施肥增产13.58%,较不施肥增产23.54%。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以施有机肥30 t/hm2、氮(N)120 kg/hm2、磷(P2O5)6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的最佳氮、钾肥配比,为春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杂305为供试品种,施肥方案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包含氮、磷、钾3个因素,氮、钾肥各设4个水平,磷肥设1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各施肥处理中,处理N2P2K1(N 133.80 kg/hm2、K2O 101 kg/hm2)春油菜产量最高,为5 780.67 kg/hm2;其次是处理N2P2K2(N 133.80 kg/hm2、K2O201.00 kg/hm2),产量为5 669.50 kg/hm2。通过"3414"肥效试验,获得该地区春油菜肥效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钾最佳施肥量,即纯N170.71 kg/hm2,K2O 88.14 kg/hm2,总施肥量258.85 kg/hm2,最佳产量为5 746.59 kg/hm2。试验区土壤氮素含量为中肥力水平,土壤钾含量为高肥力水平。氮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2下达到最大值;钾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1下达到最大值。在处理N2P2K1下获得的纯收入最高,为24 210.95元/hm2。[结论]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青海东部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钾的施肥量分别为N 170.00 kg/hm2、K2O 8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注灌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榆中县试验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注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商品性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80%NW(N 120.0 kg/hm2、P2O590.0 kg/hm2、K2O 60.0 kg/hm2,初花期和盛花期各注水30 m3/hm2)处理下马铃薯块茎折合产量最高,为36 285 kg/hm2,马铃薯期初花期-盛花期0~60 cm土层含水量各处理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高,2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明显差异。在水分不成为限制因素的条件下注水对水分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敦煌市棉花配方施肥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了敦煌市棉花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棉花产量与N、P205、K2O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敦煌市棉花栽培最佳施肥方案为施N 233.55 kg/hm2、P205 118.05 kg/hm2、K2O 102.6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分析2011~2012年合浦县甘蔗新台糖22号3个"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比不施肥处理1(CK)增长17.0%~64.1%;经济效益增收0.30万~1.43万元/hm2。建立3个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综合得出甘蔗新台糖22号最高产量10.70t/hm2、最高施肥量氮(N)530.0kg/hm2、磷(P2O5)116.0 kg/hm2、钾(K2O)340.7 kg/hm2和最佳经济产量10.6 t/hm2、最佳施肥量氮(N)438.6 kg/hm2、磷(P2O5)110.9 kg/hm2、钾(K2O)272.9 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合浦县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的科学施肥配方为氮(N)4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O)280 kg/hm2,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27∶0.62,产量10.59~10.70t/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高寒旱地全膜覆盖下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肥用量为N1P1 (N∶150 kg/hm2,P2O5∶103.50 kg/hm2)水平时,产量最高、为19 057.1 kg/hm2,比不施肥增产46.34%;耗水量低于其他施肥水平的处理、为463.70 mm;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为48.95 kg/(hm2· mm);且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因此,高寒旱区全膜覆盖下种植马铃薯施肥以低水平效果最好,既可以保证产量又达到了农田水分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棉花水氮耦合对其干物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设置不同水、氮用量,测定不同生育期各处理的植物干物质积累和土壤水分含量,结合试验区详细的气象资料,计算棉田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快速增长期推迟,最大积累速率增加,棉花干物质的快速增长期在初花-盛铃期,持续45 d左右,棉花总干物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对干物质积累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干物质水分利用率(WUE)随着灌溉水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试验中最优水氮组合为灌水4 800 m3/hm2、施氮肥300 kg/hm2。在这个组合下,棉花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