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早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为温州重要的粮食作物,但近年来其生产状况却持续下降。对1996-2014年温州早稻播种面积、单产、生产主体、人员结构、用途、品种、栽培技术、效益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制约温州早稻生产的问题,并提出稳定和发展温州早稻生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不但省工、省力、节省投资,而且操作简便易行、效益显著。总结了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早稻促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稻促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在提早播种、精确用氮、控制群体等因素变化下的熟期和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在上虞市温光条件下)早稻适时早播、精确用氮有利于早稻早熟、单产提高,还可以为连作晚稻腾出一定的季节空间,有利于晚稻早插、争取高产。  相似文献   

4.
安徽沿江稻区双季稻配套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提高沿江稻区双季稻生产效益,恢复早稻种植面积,保证安徽江淮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介绍早籼118、晚粳22的栽培技术,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就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实施"垄三"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单产和效益,真正实现大豆生产的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早稻大面积平衡增产,强化科技增粮,实现早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2011~2012年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在宁远县实施了"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推广项目。采取"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培管"等标准化、模式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年累计推广20 420亩,实现总产值2 198万元,新增纯收入687万元,节本增效1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海拔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科学催芽、最佳播种期、培育壮秧、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普及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良种、土肥、植保、农机等成果的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单产,在粮食安全中发挥主导的综合作用。此文仅为西双版纳州中海拔早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机插秧水稻产量,增加水稻生产效益,从培育壮秧、机插及大田精确管理等方面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获得了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早39"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团粒、高产、高抗的常规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该品种试验示范,2010~2012年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该品种3年均表现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通过试验、攻关、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和介绍了超级早稻"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早稻落粒再生栽培技术为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提供了省工时、抢季节、节成本、高效益的水稻稳产增收新途径,笔者介绍了早稻落粒再生栽培的效益及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种粮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崇义县早稻生育期气象条件要求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崇义县早稻各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县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发展杂交早稻是进一步发展我省杂交水稻生产,打破早稻产量多年徘徊局面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形势,早稻生产形势和杂交早稻生产现状,论证了加快发展杂交早稻生产的可行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我省杂交早稻生产的规划、步骤、布局、组合的选用、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吴彭龄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132-133
研究出影响安庆市双季早稻生产能力整体不高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大品种及栽培技术筛选应用力度,提高双季早稻的品质、单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早稻软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包括软盘育苗、大田准备、抛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以为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早稻具有投入少、收益高、污染少、劳动强度低等优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安徽早稻生产形势分析,提出了稳定政策、搞好收购产后服务工作、加快选育新品种、建立新品种推广机制、完善早稻栽培技术体系等加快早稻生产发展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为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的杂交早稻生产做好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黄昌明  姚雄 《农技服务》2014,31(7):237-238
以重庆市璧山县近两年的水稻生产实践,回顾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示范过程及效果,总结了"品种选择"、"基本苗定量计算"、"养分平衡施用及前氮后移"和"水分湿润管理"等关键措施。文章认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属于公益性科学技术领域,在挖掘良种潜力,实现大面积高产甚至是超高产重演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大力支持和推广,进而充分发挥该技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特对烟叶-双晚杂交水稻高产配套模式下,烟叶与双晚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从而为实现粮食生产与经济收入"三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经多年试验示范,浙江省诸暨市摸索出高菜-超级早稻-超级杂交晚稻种植新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实现经粮双丰收,全年每667 m2产值达5 395.5~5 638.0元、纯收益为2 745.5~2 988.0元。其中,高菜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品种、育好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早稻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品种、适期早播、适时早插、科学施肥、合理管水、绿色防控、适时收割,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品种、稀播匀播、及时机插、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防治好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的沿革和变更,为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区域内双季稻品种由单季稻改双季稻,由高秆稻改矮秆稻,由常规稻改杂交稻,由普通稻改超级稻的4次变革,总结和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品种的变更,双季稻栽培技术经历了多穗型栽培、穗粒兼顾型栽培和重穗型栽培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早稻少耕分厢撒播技术、杂交晚稻“双两大”栽培技术、双季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技术、双季稻抛秧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要点及适应范围。指出双季稻生产将向化肥化、轻型化和机械化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