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菜型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3.30万穴/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2 109.38 kg/hm2。建立密度与产量间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方程求解得出理论最佳密度为34.35万穴/hm2,此密度下理论最高产量为2 095.42 kg/hm2。  相似文献   

2.
密度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穴播栽培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耗水量呈直线增加;密度为34.8万穴/hm2时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5.99 kg/(hm2·mm);每穴播10粒,穴距为12 cm,行距为16~20 cm,即密度为41.67万~52.08万穴/hm2时,既能实现高产,又能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穴播粒数,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播种行距,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播种期,旱地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品种,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范等内容,并提出了该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陇东黄土高原区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穴距和每穴粒数一定的情况下,以行距为变量,研究了以甘肃省庄浪县为代表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最佳行距16.9cm,密度472143穴/hm2。  相似文献   

5.
在海原县旱作雨养农业示范区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的谷子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覆土穴播谷子面积单位产量,密度过大则反之。因此,最佳播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达330.30~312.65kg/667m~2。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了榆中县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垄沟穴播、全膜覆土穴播、残膜穴播栽培的胡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依次为2 870、2 600、2 530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增产50.26%、36.13%、32.46%。是榆中县干旱半雨养农业区较为理想的胡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展了旱地胡麻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种植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出苗率,增加胡麻产量。全膜覆土穴播栽培、覆膜不覆土穴播栽培、膜侧栽培比常规种植分别增产41.94%、12.5%、23.39%,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在旱地胡麻生产上,推广应用3种覆膜栽培方式,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模式应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旱地胡麻秋施肥秋覆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丰富旱地胡麻栽培技术,在借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成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提出旱地胡麻秋施肥秋覆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集成秋季施肥、秋季覆膜、覆土抑蒸保墒、膜面集流等技术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旱地胡麻生长期因缺水造成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甘肃省环县在旱地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大豆的最佳密度,有效控制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作者在甘肃省环县洪德乡李塬村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为该县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CK),设置全膜平铺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处理,研究了不同覆膜模式对胡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胡麻,因地膜增温保墒作用,生育期提前,单株分茎数增多,果增粒多饱满,折合产量达1 353 kg/hm2,较当地不覆膜露地条播增产21.2%。这项技术挖掘当地光热水肥资源的潜力,在陇东旱塬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促进胡麻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相似文献   

12.
在古浪县南部山区旱地观察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穴播主要性状表现好,折合产量可达3 833.33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 734.85 kg/hm2,增产率82.7%。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2 909.09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38.6%。  相似文献   

1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保墒、增温效果好,胡麻折合产量可达2 359.09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77.13%;纯收入较露地穴播增收6 912.1元/hm2,较膜侧穴播增收4 360.7元/hm2,产投比为14.74。  相似文献   

14.
庄浪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试验观察了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冬小麦不同栽培密度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基本苗、冬前苗、总茎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当密度为行距18 cm,穴数45.0万穴/hm2时产量最高,为5 833.3 kg/hm2,进一步解析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种植穴数为47.2万穴/hm2,最佳行距为16.9 ...  相似文献   

15.
经过甘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推广,在甘谷地区进行地膜冬油菜复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既实现了轮作倒茬又实现了地膜的一膜多用。在甘谷县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油菜产量可达1 260~2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张豆1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旱地进行了大豆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当行距为60 cm、穴距为14 cm时,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156.25 kg/hm~2;行距为50 cm、穴距为18 cm和20 cm时,大豆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054.17、2 987.50 kg/hm~2。且这3个密度处理的大豆综合性状优良。因此认为,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60 cm、穴距14 cm和行距50 cm、穴距18~20 c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有利于小麦植株N素、P素、K素累积、促进小麦植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成熟期植株吸N、吸P、吸K量较露地分别增加48%~93%、64%~158%、128%~201%,N、P、K配方施肥效果明显,以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150kg/hm2、120kg/hm2、90kg/hm2时(F1处理)最为突出;全膜覆土穴播能使小麦生长前期耕层0~20cm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给,小麦生长后期通过消耗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应小麦生长,土壤含水量均随生育期延后呈现下降趋势。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可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养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给作物生长,施肥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对于促进旱地密植作物生产快速发展,提高早地生产水平,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华池县近年在胡麻、谷子、糜子、冬油菜等密植作物中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提出华池县相应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现主要介绍华池县旱地谷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供广大农业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张家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高施肥量为N 143.25 kg/hm2、P2O5 116.25 kg/hm2、K2O81.3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23.30 kg/hm2、P2O5 95.1...  相似文献   

20.
在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黄42号、冀豆17、中黄41号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4 333.3、4 222.2、4 111.1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豆19分别增产20.0%、16.9%、13.8%,适宜在陇东地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