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本试验根据农3师气候特点,结合杂交棉品种特性,针对我师推广面积较大的杂交棉品种进行密度试验,以确定最佳种植密度及配置方式,为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引进杂交棉新品种(系),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引进杂交棉的生产利用价值,从中筛选出适宜于库尔勒市种植的杂交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杂交棉推广应用,使棉花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阿克苏地区农技推广中心引进区内外表现较好的杂交棉品种,在本区进行生态区域性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1试验目的重点做好品种的筛选工作,进一步统一推广适应余姚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增效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来替代品质差、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的常规品种,同时通过系统观察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生育特性,研究一套适宜于高产栽培的新技术。2试验经过2004年首先选出8个抗虫杂交棉品种进  相似文献   

5.
新疆奎屯垦区自育与引进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客观评价自育与引进杂交棉的综合性状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选出适应新疆种植的杂交棉,2007年新疆奎屯垦区进行了杂交棉品种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奎屯垦区自育杂交棉的纤维品质、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均好于内地品种。7z-10、鲁棉研24号和七杂五综合性状较优,可在奎屯垦区大面积种植;7z-3、新杂棉2号、7z-8、七杂六、鲁棉研20号、七杂九和7z-7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作搭配品种;其余的杂交棉综合性状一般,不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杂交棉一般生长势旺,植株高大,在相对较密的条件下,容易造成封行过早,棉田通风透光性能差,成铃率下降、烂铃比例上升。为此,我们通过杂交棉直播稀植试验,简化植棉工序,降低棉花栽培管理操作频率,提高植棉经济效益,探索合理的杂交棉稀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豫宝杂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的适于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通过2003年河南省杂交棉品种预备试验和2004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步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11号)。该品种适合黄淮流域中高肥水条件下春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区种植比较试验进行杂交棉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向8×A16、向8×泗抗符合育种目标和选育条件,可进一步用于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冀杂3268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王国印和李妙研究员主持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筛选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的抗虫杂交棉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亚3号、兴亚5号和兴亚8号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吐絮畅、不早衰的特点,建议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滁州市种子管理站、滁州市种子公司安排,2004年我们对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繁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农杂70、农杂316、农杂320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6个不同密度的处理的杂交棉试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略有推迟,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依次下降,衣分变化不大,每公顷3.0万株和3.9万株的处理成铃数和品质居前两位.较目前生产上杂交棉较普遍采用的种植密度(2.1万株/公顷)为优。杂交棉株距不宜小于30厘米,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学》2007,(1):16-16
“盛杂棉4号”是湖北盛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湖北所)结合当前棉花生产需要精心选育的高产、多抗杂交棉新组合。2006年在湖北天门、黄冈、枝江以及湖南安乡、南县等区域进行生产试验及小面积示范,均表现优良,比当地主推品种明显增产。该品种已参加2006年湖北省杂交棉预备试验并已申报2007年湖北省杂交棉花正式区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优势杂交棉品种的利用是有效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棉花单位产量的唯一途径和措施.优势杂交棉品种ZLTC-3,不仅超标优势明显,而且抗病虫性能和抗灾害能力强,是强优势杂交棉品种选育与利用的成功实践.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生产的增产丰收将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产量更高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引进了一些新的抗虫杂交棉品种,与稼元216及当地的其他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可能是其适应性差,无论是籽棉产量还是皮棉产量均最低。尽管棉铃中等偏大的稼元216皮棉产量略低于中棉所63,但其综合性状好于中棉所63,综合性状超过稼元216的品种尚未出现,建议以后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高肥水条件下鲁棉研24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土壤肥力条件的不断提高,杂交棉种植密度越来越低,棉花单产没有大幅度提高,出现了杂交棉产量优势不明显的现象,影响植棉效益和杂交棉品种的推广。菏泽市杂交棉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在100万亩左右,探索杂交棉种植密度与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因杂交棉种子成本高、生育期长,制约着杂交棉的推广。自2006年起,我区通过冬季大棚育苗、春季移栽的技术,来缩短杂交棉生育进程,充分发挥杂交棉在我区的生长优势。从2008年开始研究稀植育苗移栽技术,通过稀植,在减少杂交棉成本费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是江苏省重点产棉区 ,常年植棉面积在 1 4万 hm2 左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棉农十分重视植棉效益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抗虫杂交棉面积在迅速扩大 ,显著降低了病虫危害 ,减少了农药、田间用工支出 ,方便间套种其他作物 ,实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由于种植抗虫杂交棉效益较高 ,各种杂交棉大量涌进 ,甚至出现假种坑农现象。为此 ,我们在 2 0 0 0年春引进鲁棉研 1 5号等多个杂交棉进行试种、筛选。1 材料与方法1 .1 小区试验1 .1 .1 杂交棉比较试验 试验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地进行。参加杂交棉比较试验的组合 (品种 )为鲁棉研 …  相似文献   

19.
豫宗杂4号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化多抗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棉花杂交种。2000年,以抗病性能优良的9957(109选系)做母本,长势强,结铃性好的9989(豫棉668选系)做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进行产比试验,2002年参加多点比较试验,2003~2005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豫审棉2006011)。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引进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鉴定杂交棉在本地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调查不同品种杂交棉生育期性状,掌握不同品种生育期,为团场选择优质、高效的杂交棉品种提供依据。二、供试品种供试品种10个:冀棉958、运城255、植保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