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毛竹林高效经营几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竹产业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加工产业二次自主创新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竹材价格持续下滑,鲜笋市场价格低迷,竹农收入大大降低,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竹产业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有的竹农开始放弃竹林经营,甚至出现毁竹种茶等问题。文章通过选取多个竹笋经营大户的毛竹林作为试验基地,从样地选择、作业措施、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对照不同培育方式对竹笋产量的影响,同时结合湖州市近年来对竹子培育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提出“冬笋型技术模式”、“春笋早出型技术模式”、“鞭笋型技术模式”等3种毛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供山区毛竹林经营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竹笋以其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竹笋销量日益增加,产量与品质成为笋用竹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笋用竹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笋用竹林的经营效益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笋用竹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笋用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对笋用竹林可持续经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笋用竹林的高产培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吉冬笋体态美观、营养丰富、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安吉冬笋”被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冬笋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安吉县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文章在分析安吉冬笋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壮大冬笋产业的路径。分析认为,安吉冬笋产业发展面临着鲜加工能力不足、毛竹林管理粗放等问题,培育壮大安吉冬笋产业应走加强竹林高效经营、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推动竹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竹林碳汇改革增效、强化安吉冬笋品牌化运作、培育竹林旅游产业等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毛竹笋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竹产业在中国林业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的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培育毛竹笋用林、实现竹林经营从丰产高效模式向安全生产模式转变已成为笋用林经营的重点。文章概述了毛竹笋用林主要栽培技术,分析了笋用林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实现笋用林安全生产应重点突破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建设高效林业,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就必须集约经营毛竹。笋用毛竹林示范基地建设,应着重从立地条件、竹林结构、全垦深翻、科学施肥、护笋养竹以及合理挖笋等综合培育技术措施出发,使示范基地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退笋”,即在毛竹林中不能成竹的笋。不少人认为春笋是育竹的笋,是不能挖的。有的地方甚至采取封山措施,禁止人们进山挖笋。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毛竹林中每年都有相当数量不能成竹的“退笋”。这些笋从出土到死亡都在消耗竹林中的养分,这是不利于整个竹子的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管理。通过优选竹种、科学采伐、测土施肥、病虫防治、低效竹林改造、竹林高效培育等综合技术措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进笋用竹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强化产品加工转化。结合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竹产业初加工业务技能培训,目前我县已具有20个竹笋初加工点,一家大型竹笋加工企业,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网络化原料就地加工供应体系。三是积极打造竹文旅康养产业。强化竹林景观培育、竹林风景线建设,加大竹子之乡和特色竹乡申报力度,打造一批“竹林小镇”“竹林人家”、竹文旅康养示范点。  相似文献   

8.
怀化地区毛竹资源丰富,蓄积量达4064.57万株,群众素有经营竹林习惯,加工利用竹笋历史悠久,具有发展笋用竹的良好条件。为了致富山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怀化地区决心发挥本区优势,奋战五年,利用现有毛竹林改建笋用林,建设5万亩笋用竹商品基地。1988年4月在会同县召开了全区笋用竹基地建设工作动员会,要求各县市认真推进这项大有可为的山区开发事业。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组织验收,提出了广开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早竹、雷竹、红竹、高节竹、角竹、五月季竹6个竹种在笋期的出笋始末期限,出笋数量和质量,以系统地揭示和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各自的经济性状,为发展和选择笋用竹种以及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竹林经营技术水平关系着整个竹产业的发展。浙江湖州市是我国毛竹笋用林开发最早地区之一,湖州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新发展了一整套竹林经营实用技术。文章系统总结了湖州市毛竹林经营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笋穴施肥、水平阶梯整地、竹林覆盖、竹蔸蓄水、机械耕作、清洁生产等,阐述了各项技术的要点。推广应用湖州市竹林经营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竹林整体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安吉县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竹产业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毛竹笋用林对实现竹林可持续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文章总结出一套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的毛竹林平均笋产量可达到1 746.4 kg/667 m2,较对照处理增加5.1倍;其中,鞭笋产量增加11.8倍,冬笋产量增加9.4倍,春笋产量增加4.5倍。研究提出的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对发展毛竹笋用林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毛竹林笋成竹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施肥、择优留笋、强化护笋和合理伐竹是建立合理的毛竹林群体结构,提高笋成竹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发展竹笋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和桐梓镇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启动了高产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项目投资3 000万元,在铜梓镇长征村建设了竹子组培实验室、育苗基地,在香树村建设了冷库及加工厂,种植笋用竹林660多hm2,探索了1年栽种成林、2年产笋、3年见效益的高效生产模式,在当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文章详细介绍了高产笋用林栽培与管理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冬笋是毛竹林经营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冬笋采挖时间宜在露出地表之前进行,因此寻找冬笋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随着有经验的竹农日益老龄化,开发简便、实用、智能化的冬笋探测技术装备已成为迫切之需。文章综合分析了现有可借鉴的探测技术以及冬笋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开发冬笋探测设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龙游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笋产业是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是竹林增效、竹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以龙游县具有代表性的竹笋收购与销售企业"龙游竹海鲜笋专业合作社"为案例,调查分析了龙游县2010-2016年竹笋收购期限、收购价格、竹笋产量的年度变化以及竹笋的销售渠道,以期为竹笋的生产、销售以及竹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龙游县竹笋产量大小年比例失衡,大年产量为小年产量的11倍;冬笋价格主要受季节、气候、产量、市场的影响,春笋价格则与笋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竹笋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方式原始;竹笋产品销售渠道较为狭窄。因此,建议龙游县应加强竹林经营,逐步调整竹林的大小年结构,进一步拓宽笋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竹笋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是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关系着该区域森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文章调查分析了紫金山毛竹林的起源、林分结构及经营管理现状,提出了改善毛竹林质量的经营措施,包括:调整竹林结构、混交阔叶树种、生态防治病虫害等生态培育措施,垦复、施肥、劈山除灌、疏伐等退化竹林复壮措施,以及控制竹林扩张、改造荒芜竹林等措施。这些经营措施为紫金山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