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嘉兴黑猪乳头数遗传特性研究姚国强(浙江省嘉兴市双桥农场314016)前言乳头数是猪的重要繁殖性状之一,产仔多只有伴随乳头数多,才能达到多产仔多活,产生实际经济效益,这对具有高产仔性能的地方猪种尤为重要。因此,乳头数这个性状一直受到养猪生产者和育种工...  相似文献   

2.
乳头数是猪的重要繁殖性状之一。在东北民猪鉴定标准中规定乳头数为14只以上。育种工作和养猪生产中,在选择种公猪及母猪时,都把乳头数放在重要地位。但对猪乳头数遗传性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据黑龙江省兰西种猪场、望奎种畜场及吉林省长春市农科所的东北民猪乳头数的记录,对东北民猪乳头数遗传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整个猪育种环节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一步便是确定目标性状,它是通过育种工作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导向,直接体现了整个育种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因此,确定育种中的目标性状是整个育种过程的重心,所有育种工作都要始终围绕合理的育种目标而开展。笔者就猪的主要性状、影响目标性状选择的因素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在猪的遗传育种工作中确定育种的目标性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母猪乳头的对称性对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乳头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母猪的哺乳能力,因此在猪的育种和科研工作中,对乳头数的选择及遗传规律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乳头数与一些繁殖性状之间有中等程度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提示母猪乳头相关属性可能与其他生产性状表现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母猪乳头相关性状中,除了乳头数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分性状,那就是因异常发育过程而导致左右乳头数目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VRTN(vertebrae development homolog)基因在巴马香猪群体中的编码区序列特征、组织表达情况、脊椎数性状因果突变位点ins291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乳头数和产仔数性状的关联。本研究采集3头0日龄巴马香猪组织,利用cDNA克隆技术获得VR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VRTN在心、肝、脾、肺、肾、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集279头经产巴马香猪母猪血液,检测ins291位点在该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并与乳头数、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巴马香猪VRTN基因编码区全长2 097 bp,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大量保守区域;VRTN基因编码698个氨基酸,预测为亲水性蛋白质,存在1个螺旋转角螺旋域超家族结构功能区、2个低复杂度区域和2个内部重复结构,并与核受体辅抑制子1(NR6A1)、果蝇同源框基因Prospero的脊椎动物同源蛋白2(PROX2)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74亚基(LRRC74A)等蛋白具有相互作用;VRTN基因在0日龄巴马香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巴马香猪保种群体中VRTN基因有利突变位点ins291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1.15%,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平均产仔数、总乳头数、左侧乳头数、右侧乳头数和单侧最大乳头数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纯合突变型(ins/ins)个体的乳头数性状均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结果提示,在巴马香猪产业化生产中可通过分子育种手段提高VRTN ins291有利等位基因频率,但不影响其产仔数性状。  相似文献   

6.
梅山猪若干性状选育指标的探讨俞湘麟,周林兴,侯佩兴,吴金林(上海市畜牧兽医站)梅山猪是我国地方良种,对梅山猪群体种质研究及梅山猪的选育,历来是作为我市育种工作的重点。为配合梅山猪选育工作,在上海市畜牧兽医站种猪测定场,对梅山猪进行了测定。共测定了8个...  相似文献   

7.
我国猪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猪种资源、育种体系、选择方法等介绍了我国猪育种的现状与展望。在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强调了国家与地方的分级保种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猪种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育种新技术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这些新技术在猪育种中应用的前景,本文列举了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猪活体测膘的电脑图象分析,优化育种方案和优化繁育体系以及作为商品肉猪生产的“理想猪”要求和“超级猪”计划  相似文献   

8.
猪肉质的影响因素及遗传调控与优质肉猪的培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猪的育种方向经历了高脂肉猪向瘦肉型猪培育的转变,并且正在向优质肉猪培育的方向发展。育种目标从早期的侧重体型外貌到侧重生产性能,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单纯追求生产性能发展到用经济指标和遗传参数来确定数量化的育种目标。在1990年以前养猪发达国家的猪育种目标主要考虑瘦肉率(胴体瘦肉含量)、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三个性状;1991-1995年除考虑这三个性状外,纳入了活产仔数;1996年至2000年期间又增加了肉质性状;在此基础上,现行的育种目标中又开始考虑抗病力。从育种的目标和选择的性状的变化,可以看出猪的育种方向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整个育种指标体系中,肉质性状从无到有,并且对其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评价在独立淘汰方法下初生和终测(有效)乳头数性状是否受到其他生产性状选择的影响。实验选取某大白猪核心育种场约6年的乳头数性状和主要生产性状数据,利用DMU软件和单/双动物模型计算乳头数性状的遗传力及其与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并作遗传趋势图。结果表明:在独立淘汰法下,初生乳头数可能因表型收集不准确而存在隐患;初生和有效乳头数遗传力分别为0.38和0.23,为中等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和健仔数与乳头数性状呈弱遗传负相关(约-0.15左右),对产仔数性状高强度选择会对乳头数呈不利影响;对背膘厚和体长的选择会对乳头数有利。因此,从长远来看,在母系猪育种中,可能会由于对产仔数性状的高强度选育使母猪泌乳性能降低,提高仔猪饲养难度。  相似文献   

10.
行业资讯     
种猪从国外进口被动局面有望改善 近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专项实施会议在新兴县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温氏集团”)研究院举行,标志着温氏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主持863计划项目的民营企业。由温氏集团主持的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专项。  相似文献   

11.
家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家畜(猪)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构建基因图谱,并据此定位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或与之连锁的DNA标记;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家畜重要经济性状或生产生化制剂或进行器官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种猪企业在实际育种中会面临单个品种(例如杜洛克)数据量稀少的情况,利用其他品种数据量的优势,将品种作为固定效应可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此外,多性状一步法可以利用性状间的遗传联系提升育种值计算的准确率,也被企业视作重要的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性状一步法(ssGBLUP)与单性状一步法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以及多品种联合计算与单品种独立计算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包括3个品种、5个生长性状和3个繁殖性状以及超过8 000头的芯片数据,利用BLUPF90+软件计算育种值以及标准误差(SE)。结果表明,对于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多性状在ssGBLUP、GBLUP和BLUP方法上的育种值准确率均优于单性状3%~15%;当参考群数量<500头时,多品种联合计算能获得比单品种独立计算更高的育种值准确率。表明在实际育种中,单品种数据量小于500头时,可以采用多品种联合计算育种值,随着数据量增大到1 000头时,应该切换回单品种独立计算;在算法和算力满足的情况下,多性状在育种值准确性上优于单性状。  相似文献   

13.
新嘉系猪乳头数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前言 乳头数是猪的重要繁殖性状之一,高繁殖品系(种)的建立离不开高乳头数作为其生理基础。明确乳头数及其与其他繁殖性状的关系在猪育种和养猪生产中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人们对乳头数的研究较为重视,尤其是在品系培育中。张文灿(1983年)曾对太湖猪各类群的乳头数作为统计,结果表明,太湖猪(枫泾、梅山、嘉兴黑)平均乳头数为16.4个(2015头统计),其遗传力为0.41;有效乳头数与产活仔数、断乳窝重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22和—0.26;其他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应用"中芯一号"家猪分子育种基因芯片了解试验猪群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遗传变异,为选留优秀育种个体提供有效信息。选择影响猪脂肪沉积、肉质、生长、抗病和被毛表型等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作为分子遗传选育标记,以野猪、松辽黑母猪及其杂交一代共计106头个体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中芯一号"猪分子育种芯片检测,对试验猪不同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脂肪沉积性状功能基因(SCD和MYH4)有效突变位点在试验猪群中全部是肌内脂肪沉积有利基因型(CC、TT);肉质性状功能基因(PHKG1、PRKAG3和RYR1)有效突变位点,除了21头猪携带有RYR1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对肉质性状不利的等位基因T外(杂合基因型CT),其他个体全部为肉质性状有利基因型(CC、GG、CC);抗病性状功能基因MUC13有效突变位点的抗病有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GG)所占比例高于杂合(GA)和不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AA);生长性状功能基因(HMGA1、VRTN和CCKAR)有效突变位点检测发现,猪群中没有增加体长趋势的HMGA1突变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仅有1个杂合体;肋骨数功能基因VRTN有效突变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对个体的胸椎数有增加趋势;功能基因CCKAR有效突变位点全部是有利于增加采食及日增重的C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被毛表型性状KIT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在所有检测猪个体呈现出GG基因型,说明研究猪群中不存在影响白色被毛表型的基因突变位点,与试验猪群被毛表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为猪群进一步育种规划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生长性状是猪重要的经济性状,但该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受多基因调控。为筛选影响猪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本实验利用猪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296头猪进行基因分型,对背膘厚(BF)、眼肌深度(LMD)和眼肌面积(LMA)3个性状进行单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sGWAS)。本实验确定了26、29、43个相关的5-SNP窗口,分别解释了BF、LMD和LMA 1%及以上的总遗传方差。AIREMLF90软件计算BF、LD和LEA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48、0.45和0.56。利用Ensembl数据库Sus Scrofa 11.1版本信息,根据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寻找显著位点附近的所有基因,共发现35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胚胎骨骼系统发育(Embryonic Skeletal System Development)和脂肪酸降解(Fatty AcidDegradation)等通路。NR5A2、CRH、NEK11、ECHS1和TAPT1等基因可能参与生长性状的调控,本实验结果可为今后的猪分子标记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用新嘉系猪0—5世代的育种材料,利用GM(1,l)模型对6月龄体重、活体膘厚、臀腿围、体长指数和瘦肉率等性状的选育效果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至6世代时,各主要经济性状值都将达到或超过原定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选用新嘉系猪0-5世代的育种材料,利用GM(1,1)模型对6月龄体重,活体膘厚、臀腿围、体长指数和瘦肉率等性状的选育效果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至6世代时,各主要经济性状值都将达到或超过原定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猪生产中,需要保证母猪足够的猪乳头数以满足仔猪营养需要。乳头数是一个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具有品种特性的数量性状,影响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断奶窝重及窝均匀度,解析其遗传机制对于选育优良种猪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许多研究一直关注于猪乳头数性状的改良,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被相继报道。本文主要对猪乳头数与数量性状之间的联系、影响乳头数的因素以及QTL定位和GWAS鉴别候选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乳头数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乳头数性状是猪最重要的繁殖性状之一,与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试验以Illunima Porcine SNP 60K芯片对22头可乐猪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link 1.07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对左乳头数、右乳头数和总乳头数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多重检验之后,共鉴定出全基因组水平潜在关联的SNPs位点4个(P<2.06E-5);染色体水平显著关联位点3个,潜在关联位点18个;在关联SNP位点可能连锁的上、下游1 cM区间内检索到304个基因,其中Wnt及Fgf信号通路中的候选基因BTRC、FGF5、FGF8和BMP3、RASGEF1B、HMGB3可能影响猪的乳头数性状或繁殖性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发掘出的关联SNP位点及潜在候选基因,将为可乐猪的选育保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不管是在育种场,还是在生产场,猪的乳头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常规选择性状.因为乳头数目关系到带仔的能力.一般认为,猪的乳头数比其它某些经济特征更强烈地受遗传性制约,而不易受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发生变异。有研究表明:纯种二花脸仔猪乳头数介于双亲之间,仔猪乳头数受父母双方影响.此外,群众认为乳头数多的母猪产仔数多,乳头数少的猪生长速度快.本文采用二花脸猪和外来瘦肉型猪种纯繁、杂交资料,来探讨杂交情况下乳头数的遗传规律,亲代乳头数对后代的影响以及乳头数与产仔性能的关系,为商品肉猪生产和利用母本杂交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