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普通山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观察,着重分析了村庄空心化带来的选民结构变化、宗族势力减弱和政治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以及"空心村"选举中由于缺乏竞争和监督从而导致精英制衡缺失的现象。笔者认为,村庄空心化是农村变迁的特殊阶段,选民民主参与意识并未丧失,只是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相分离造成暂时的"系统脱嵌",农民工的逐步回归将促使基层民主政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内村委会选举观察员制度运行的成效和问题为选举观察制度的普遍引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问题警示。总结国内村委会选举观察员制度运行的得失,认为当今我国基层民主监督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弱化状态和地方政治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选举观察制度引入的基本条件,公众和媒体的参与、专家学者的推动等多重社会力量是促使选举观察制度运行的动力。选举观察制度的法制建设、政府部门的相对淡出、民间观察的介入与激励是选举观察制度完善与基层选举监督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态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368份调查数据,利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组织认知、村庄情感以及二者交互项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组织认知、村庄情感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有显著正相关,且村庄情感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具有驱动作用。因此,在选择调动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意愿对的方式方法时,可以通过加大村委会组织宣传增强村民对村委会组织的了解,通过营造村庄宜居宜人的合作、信任氛围,提高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调动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家族势力的影响一直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阻碍,在选举日益规范的情况下,家族势力影响选举会滋生很多的社会问题。突破家族势力的影响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分析家族势力对基层民主的影响于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村民选举的主要因素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和经营机制;落后的经济对村民选举的态度;乡村组织的利益冲突;乡村传统文化、家族帮派“路径依赖”、“村两委”关系及乡村领导信用的影响。提出了推进村民选举的对策思考: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必要的公共事业投入;二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意识;四是削减家族的消极影响;五是提高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村民道德与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公推直选”与村两委联动选举,为加强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互动,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降低选举成本,节约选举时间,减少选举环节,提高选民选举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大超 《新农业》2013,(10):28-29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农村民众的自治组织,在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公共事务管理、开展农村公益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12316金农热线接到农民关于村委会选举的电话咨询日益增加,反映出基层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今天的法律讲堂我们请来了热线的法律专家——李大超律师,给大家讲讲村委会选举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8.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良好社会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就中国目前的基层选举而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仍然存在着参与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状况,致使选举功效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基层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帅 《山东农业》2003,(5):13-14
民主选举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前提和保障,是我国政府提升国家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随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广泛推进,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大大提高,他们不仅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选举的程序和步骤,而且积极参选和监督选举,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不断地总结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不断完善选举规范,提高选举质量。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正在进行。前几届选举工作的实践证明,村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制度,顺应了农村社区管理的需要,是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中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是新形势下观念、文化变迁和深刻的思想变革的表现。但是,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目前有一种不良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有些地区的村委会选举中出现宗族势力的干扰。源远流长的宗氏家族观念与现代国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建国后实行的城乡分离的管理体制,又人为地阻碍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客观上为宗族势力的发展创造了人文地理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向基层的推进,民主化在我国扩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基层选举的发展,但在我农村基层选举中,农民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本文从农民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一收益等方面加以沦述,从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和信息对称的视角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3,(6):7-7
民政部5月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规程明确,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应当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参加选举村民的多少决定,不少于三人,以奇数为宜。除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外,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也可参加选举。  相似文献   

13.
在党委领导下的农村村民自治,其目的是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实际看,部分村庄由于受家族势力、社会背景及村民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村民选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受家族势力的左右,有的是论资排辈,有的流于形式等等。甚至个别村庄两委班子矛盾加剧,多头领导,相互扯皮,内耗丛生,  相似文献   

14.
第五章 选举方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可以采取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也可以采取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村民委员会选举开始步入健康的轨道,但在当前选举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出现违法违规贿选现象就是其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既严重危害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又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因此,国家需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设,强化对贿选的惩罚力度,提高贿选的违法成本,有效遏止贿选的发生及泛滥,从而保证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治选举是利益的表达方式。村民在民主选举村委会的同时也会衡量各种收益值,斟酌参与选举的成本效益,进而影响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选举权,首要的和基础在于健全和完善村民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三年一届的村委会选举折射出当前农村的各种利益和矛盾,亦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农村选举究竟什么样?下面是我在乡镇工作时的亲身经历。虽不是主流,不能以点概面,但也反映出一种现象。希望有更好的机制加以正确的疏导。  相似文献   

18.
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93-19395
从制度绩效的理论视角,对我国村民自治选举制度进行初步的绩效评估,所选取的评估标准包括:选举制度创新;村民参与选率与满意率;干群关系;政治文明效果。分析了影响村民自治选举制度绩效的因素,进而探讨提高村民自治选举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政部最近指出,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村委会选举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贿选、腐败和暴力选举等不正当或非法行为也在进一步增多。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工作处副处长刘锋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农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热情增加,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许多村出现了村民踊跃参加选举、自觉维护选举秩序、热切关注选举结果的场面。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开化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发现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比例较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渠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制度性限制,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关联淡薄,政治效能感弱和选举成本的私人性与选举对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引起。而要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措施,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将农民工纳入到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