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甘肃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区域差距及不同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实际和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培植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分析甘肃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区域差距及不同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实际和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培植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苗苗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46-249
通过对扩招10年安徽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适应性和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的适应性的分析,最终得出安徽高等教育还不能充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了稳步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调整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以及走非均衡发展之路4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何正确分析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为例,对省内不同产区的烤烟生产区位移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重点区域呈现由平原向丘陵山区、东部向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市场需求、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结构、种烟收益和种烟机会成本等都会对烤烟生产的区位移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烤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控制论和耗散结构等理论,借助系统动力学(SD)仿真技术,且把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引入SD模型中,来协同对陕西咸阳市杨陵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通过仿真试验和采用模糊综合评审原理进行多方案比较辩识,确立了特定区域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模式和到本世纪末不同时段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及其他对策措施。此外,结合区域发展研究,文中还初步提出和探讨了“经济决策报偿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江西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江西省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和江西省主要农产品的市场机会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入世”后,对江西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投资的贡献率远远的高于消费的贡献率,造成了我国的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现阶段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对提升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粮食供给与安全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区域粮食作物生产弱化、品种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质量效益偏低、劳动力结构老化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针对邢台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吉林农业》2011,(10):27-27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财政单元。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县域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对湖南省县域经济的经济环境基础、县域产业结构、财源结构、农业产业化程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流域是河流集水的区域,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但又具有与一般区域经济不同的特点。流域内的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流域经济的特性,结合流域经济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工农业污染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林草植被恢复的前景,明确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内容.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工矿区土地复垦等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全面调研和重点剖析,分析了"十二五"期间,陕西种植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调优陕西种植业结构的思路、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种植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对策建议,为加快陕西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董君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65-12767,12773
新疆北疆与南疆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危害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南北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阻碍新疆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该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崔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308-3310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现状的分析,找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食物供需矛盾,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食物结构调整、优化、配套的战略及相应措施,论述了从食物生产结构调整入手,引导居民适度消费,使食物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与营养结构三者配套协调的途径与效益。在分析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指标体系,划分了食物发展阶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物消费模式,重点表述了达到小康生活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水平,同时对2020年发展进行了预测。根据食物发展战略和地区差异,论述了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食物发展的特点、趋势、目标与对策。阐述了食物发展的技术路线及宏观调控政策。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不同时期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食物发展目标和合理的食物结构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食物发展纲领和近期食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生产资料相对匮乏的历史时期,农作物生产量与生产力决定了当地经济繁荣的情况。可以将农业生产作为衡量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演变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研究农作物种植结构也是评估农业生产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本文研究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探讨经济作物演变对区域经济推动的基础效应,以便为现代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县级政权是我国政权组织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级,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推进赤峰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文章在对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陈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区特色农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区特色农业具有高效益和高消耗的双重特性,分析了山区特色农业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培植保护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建设区域经济体系和实施主导产业带动等内容,以期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