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21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总体上较强烈,影响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显著性因素为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从众心理、对租金的满意程度;其他因素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为了增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土地政策意识,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建立农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土地合理有效的可持续流转,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的土地供给,利用对陕西子长县492名农户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农户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模型,分别就农地已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两类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农地已转入合作社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文化程度和转出农地的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业收入、农地的转出期限和经营现状以及转出自发性呈负相关;对于农地已转入专业大户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所从事职业的农业属性和土地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户年龄、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人数以及转出农地的经营现状呈负相关。农户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总人口、土地转出面积、协议形式、转出形式均对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特征分析——以哈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51-54
为了探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户农地流转现状,通过对新疆哈密市4个乡镇10个行政村167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对比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基本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哈密市农户拥有的户均土地面积较少,土地的细碎化问题较严重,但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依然较强烈,其中75.45%的农户有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特征、土地资源特征及农地流转特征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17份农地流转实地调研问卷资料为依据,运用描述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农户农地流转现状、农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承包户户主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耕地利用的细碎化现象较严重,农地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模式仍是主流。多数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了解,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为农户之间的自主流转,通过中介机构或流转市场的几乎没有,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需要加快。很多农户表现出不愿意流转农地的态度,主要原因为农业收入仍是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农户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租金满意度、当地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再就业政策等都对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通过对农户的抽样调查对影响农户流转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其他因子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钟菲  刘秀华  曹蕾  孙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2,(8):148-150,158
从农户微观角度着手,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基层农户了解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差异,农地重要性、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对转出意愿影响较显著;而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转入意愿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 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和星甸街道11个样本行政村共184位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调查,从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快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宣传农地流转相关政策、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与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陶  高明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3):182-185
为促进农地流转,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Logistic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事者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家中有无干部、社保参保率以及流转交易时间成本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要促进农地流转,首先应弱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同时要完善政府职责,建立流转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西藏农牧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科学推进当地农地流转,保障其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利用西藏自治区15个农业县和9个半农半牧县的377份问卷和实地调研资料,从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三方面选择18个因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55、0.260和-0.388。个人力因子中,受教育程度的因子载荷最高,为0.79;家庭兼业程度次之,为0.73。地域力因子中,非农技术培训满意度的因子载荷最高,为0.83;承包地面积次之,为0.81。文化力因子中,土地情结的因子载荷最高,为0.82;生活方式改变接受度次之,为0.81。【结论】个人力和地域力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兼业程度和非农就业能力可提高其对农地流转的倾向性和认可度。文化力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深厚的土地情结和较低的生活方式改变接受度会降低其对农地流转的倾向性和认可度。【建议】政府要加大力度宣传土地流转的效益;鼓励中青年农户回乡创业;对农牧区农户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转变农牧民受教育观念,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模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的地区差异,探讨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无锡和南通,农地就业保障被替代程度和经济保障被替代程度愈大,农户愈是愿意转出农地。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这种影响程度就愈大;在无锡农地基本生活保障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微弱的负影响,南通农地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程度,是加快农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根本途径。在农地流转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6.
在对湖北省10个县区645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转入土地、转出土地和不流转土地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域内,农户的土地流转现象较为活跃,调查者中有58.5%的农户表示有流转意愿,同时有53.9%的受访农户已经参与过土地流转,但流转形式仍较为单一,以出租给亲朋近邻为主,租金低,效果较差。②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土地转出,年龄小、对未来农业期望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高、办理了养老保险的农户更愿意转入土地;而家庭承包土地质量较好、农业收入占比高、没有参与过农地流转、不知道"三权分置"的农户更不愿意流转土地。③"三权分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意愿认知和行为决策。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强"三权分置"政策宣传,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建议,以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顺利运行,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土地流转的进程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平稳有序地推进有重要意义。以我国新疆巩留县农村24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土地政策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农户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收入来源与其进行农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户年龄、家庭年人均农业纯收入与其进行农地流转意愿呈显著的负向效应。因此,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多种农业政策宣传推广服务、加大农户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河南省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的主要因素.[结果]小农户经营规模小,户均耕种面积0.37 ha;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为小麦、玉米等省时省力作物;兼业化较重,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5.5%.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较强,68.9%的农户愿意转出农地经营权,农地流转潜力较大.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影响显著的因素主要为非农收入、耕种面积和农机数量,其中,非农收入和耕种面积对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别达5%和1%的显著水平;农机数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非农收入影响较大,估计系数为1.105,发生比率为3.020.[建议]为促进河南省农地经营权流转,建议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调整农机补贴政策,实行与农地经营规模挂钩的农机补贴政策;弱化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建立土地退出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刘惠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62-963,969
为了分析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为农地流转的定性研究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采用抽样调查、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是受到非农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按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为非农就业率、恩格尔系数、单位面积农业纯收入、交通便捷度、签订流转书面合同比率、农地流转主导因素、家庭最高文化程度、粮食安全保障率、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农业劳动力人数和被访者年龄。为提高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建议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部分农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扩大农民受教育的途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