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万平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9):302-303
土地整治是我国解决人地矛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以区县为单位,在对典型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到各区县的整治潜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到2020年土地整治总潜力为191 169 hm2.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进行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整治分析,有利于土地的科学利用,能够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信阳市双椿铺镇为实例,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其土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双椿铺镇村级土地整治潜力分为3个级别,即亟需整治、强化整治、优化整治,双椿铺镇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潜力等级进行土地整治,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吉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94-198
以泰宁县为例,结合该县土地资源环境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对该县土地整治现状及"十二五"以来的土地整治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ArcGIS、MapGIS等空间分析软件,对农用地整理潜力、工矿用地复绿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低效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及水土流失治理潜力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该县土地综合整治潜力,为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构建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SPSS软件划分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结果表明:优先整治区包括昌黎镇、十里铺乡等,稍加整治区集中于东部地区,一般整治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这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自身潜力、景观生态现状有密切关系。不同评价方法下的各地土地综合整治潜力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各乡镇的景观提升潜力不同,应重点提高各乡镇的景观生态服务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1]随着土地整治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转型与推进,编制具有全覆盖、全要素、全类型整治特点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成为迫切需要。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划分潜力分区是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本文以田东县为例,在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与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综合整治潜力、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生态修复潜力等级;以行政村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得到国土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结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5,(7):908-911
作为土地整治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土地整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进行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及评价,指导福山区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提出基于GIS的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用新增耕地面积来表示数量潜力,用耕地质量等级来表示质量潜力,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加权求和即为农用地整治潜力。结果表明,福山区农用地分布分散,整治潜力等级高的土地较少,潜力等级低的土地较多;当数量潜力即新增耕地面积为0时,测算单元的整治潜力等级为最低等。在项目区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加权求和计算农用地整治潜力是比较简单而且准确的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根据《甘肃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对市级土地整治的要求,结合定西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定位,全面评价该市各县、区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潜力,重点分析评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徐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建设用地刚性需求对农地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的压力逐渐加大,合理挖掘土地整治潜力,协调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十分关键。因此,本文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以《徐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为项目基础,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和整治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对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模型和权重系数,测算人均标准居民点、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进城农民土地腾退及异地扶贫等5个方面的整治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图、土地总体规划图等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成果,得出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并划分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等级,用以指导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开发殆尽,亟需通过新途径解决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本文从盐田整治经济需求性、社会迫切性和支撑可行性三个方面构建盐田土地整治为耕地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沿海地区盐田整治为耕地的潜力,从而为盐田土地整治方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5个地区盐田生产未得到重视,盐田土地整治潜力较大;沿海废弃盐田整治为耕地的需求日益增强,通过废弃盐田整治形成有效耕地,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桂平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达到合理利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从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程度、农用地整治迫切度3个维度选取7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后使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2016年桂平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桂平市农用地整治Ⅰ级潜力区占桂平市耕地总面积的14.70%;Ⅱ级潜力区占桂平市耕地总面积的57.46%;Ⅲ级潜力区占桂平市耕地总面积的16.26%;Ⅳ级潜力区占桂平市耕地总面积的11.58%.桂平市在农用地整治过程中应结合土地优势条件,进行针对性分区分级整治,从而提高整治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计算是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基础。本研究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以乡镇为单位,在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到各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及潜力系数,并分成四级整治潜力区。结果表明,一级整治区潜力系数为51.30%,距城区较近,经济条件好,应规划为重点整治区和近期整治区;二级潜力区和三级潜力区分别规划为中期整治区和远期整治区;四级区为暂不整治区。研究结果可为牟平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复杂的上海市近郊地区,设计了一套涵盖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业用地整治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宝山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复杂的上海市近郊地区,设计了一套涵盖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业用地整治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宝山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20,(5):82-84
以都匀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都匀市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整治潜力实施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总规模为6 966.2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534.23 hm~2,新增耕地率22.02%。其中耕地整治规模4 957.46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95.69 hm~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31.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25.14 hm~2;工矿废弃土地复垦规模47.9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4.93 hm~2;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模1 929.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408.47 hm~2。通过土地整治可提高研究区域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解决人地矛盾,保障城市建设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敏  於忠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11-13114
基于长丰县土地整治规划实践,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制图规程,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效用,利用统筹的方法,将相同要素进行整合评价,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编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潜力规划图有待改进,其图例可以再整合,整合后的图例在潜力规划图中应用起来更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读图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于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辽宁鞍山为例,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而提出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调研与比较分析法,整理了近年来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旨在为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建设、潜力评估、效益评价和3S高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土地整治的部分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管理决策等,对土地整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土地整治具有向综合化、智能化、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是节约用地,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法分析了大竹县农用地整治潜力,采用节约用地系数法分析了大竹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草地、园地分布较少。耕地在坡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坡度6°~15°区域,区域内田坎系数高,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大,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高,耕地肥力水平低,土地整治潜力大;研究区域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别达6404.74hm~2和6828.05hm~2,且均以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为主。其中农用地整治潜力Ⅰ级、Ⅱ级潜力区占新增耕地面积的80.54%,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Ⅰ级、Ⅱ级潜力区占新增耕地面积的86.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