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精英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粤西20个村庄为例,通过对428个样本的调查,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主要工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老人和儿童所占比重、家庭主要生活居住地、村庄主要产业、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干部能力和行为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知悉程度、新农村建设状态及建设预期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村庄环境评价以及新农村建设最重要参与主体的认知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尹露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241-243
新乡贤文化是在我国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融摄了乡村社会发展需求并体现新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作为新乡贤文化主体的新乡贤群体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达成乡村社会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的多方力量参与;同时还需要培育新乡贤文化的主体、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赣州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乡村治理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介绍了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选准切入口与突破点,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经验。对赣州模式的丰富与拓展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西农业学报》2022,(6):151-154
在分析我国乡村治理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介绍了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选准切入口与突破点,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经验。对赣州模式的丰富与拓展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56-157
为了解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状况,以赣西的S县和L县为例深入调研,调研中发现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政策引领、舆论引导、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等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基层党组织是农民参与党建、乡村治理的桥梁,承担着吸纳与培育精英发展与建设乡村、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任,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基层党组织因受农村软硬件条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使其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单一,未能在吸纳、培育精英中发挥应有的价值,但这也给乡村治理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本文通过对黑河市爱辉区所辖农村乡村治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与培育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以期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乡村知识群体在S村经济建设、民主选举和参与村庄事务以及在乡村教育等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衍生了乡村建设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和依靠乡村知识群体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中国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公众参与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还存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少、缺乏主动性,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的主体少等问题。提出调动村民力量,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疏通公众参与途径,改变公众参与的固有模式、完善相关法律的措施、鼓励公众全程参与,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乡村知识群体在S村经济建设、民主选举和参与村庄事务以及在乡村教育等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衍生了乡村建设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和依靠乡村知识群体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中国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美丽乡村,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丰富。基于此,本文分析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加大现代农业知识传播力度、了解农业家庭需求期望、引导并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等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要求凸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精英群体值得特别关注,其中非治理精英群体的社区影响力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忽视。调查显示,这一群体在缺乏占主导优势的乡村精英的村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国家提供政策保证的前提下构建这一群体发挥影响力的模式,也许是发挥农民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可取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乡村清洁工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奎  赵中金  王莉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58-10460
从清洁生产发展历史、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过程,分析了乡村清洁工程提出的历史背景;根据我国农村环境现状,指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从概念、内涵和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乡村清洁工程理论,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提出了乡村清洁工程的战略思路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94-1496
从政治学的视角,借鉴经济学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乡村精英政治参与过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乡村精英与普通农户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对治理成本与收益的"智猪博弈"矩阵,揭示了乡村精英的理性治理动机,指出农村基层民主的突破口在于使乡村精英参政制度化并达到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中,针对阜康市上户沟小泉村林业现状调查及新农村建设需求,介绍小泉村基本情况及林业现状,浅谈美好乡村建设及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乡村生态林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阐述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新农村建设下加快林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部分。但当前我国部分乡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积极性不高、受传统观念限制、制度不完善、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权力划分模糊等问题。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探索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方向,需要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转变村民和基层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理念,完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明确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职责。  相似文献   

17.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带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活跃区.都市近郊地带由于受到城市经济的拖动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使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参与要素多元共生、城市推动性大、旅游需求多元并具有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等特点,还具有消费低、经营成本低、产业融合空间大和产业带动性大等比较优势.在这些特点和优势研究基础上,探讨都市近郊地带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获得有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乡村网络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网络文化也成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维系、有利于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有利于乡村主流思想舆论的维持,同时在乡村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接收难、村民积极性低、建设主体缺位,受众群体分辨能力弱、信息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应以农民需求为主,提高参与积极性、发挥各主体优势、培养村民素质、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等为实现路径,推动乡村网络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新农村和新农村绿化的含义,总结新农村绿化的研究进展和乡村景观规划、乡村绿地分类、乡村景观评价等新农村绿化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新农村绿化研究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数量化方法,乡村景观评价方法将应用于新农村绿化研究领域是我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规划,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