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俗称玉米矮化病,是一种病毒病,是通过昆虫刺吸带毒的小麦或其它禾本科杂草,获毒后迁飞至玉米上取食,从而传播病害,造成病害大发生。玉米粗缩病主要发生在春播玉米上,一般田块发病率3%~15%,高发田块达80%以上,由于病株不结实,造成减产,发病严重地块造成绝收,2005年在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在大连玉米栽培史上2008年是首次发病并呈严重流行性危害,全市病田率达80%以上,一般减产5%-10%,发病严重区域、地块病田率达100%,个别品种田间病株率高达30%-85%,减产幅度30%-70%,已成为大连地区除叶斑病外严重病毒性病害。通过对生产上某些典型性地块调查,初步掌握了粗缩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及发病趋势,总结了发病成因,确定了玉米粗缩病田间病株率达8%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达显著水平的指标;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矮花叶病又叫花叶病毒病。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以幼苗期到抽雄前最易感病,抽穗后受害较轻。病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发病早,矮化严重,果穗短小,甚至无果穗;发病迟,株高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绝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甚至导致玉米种子短缺,危害相当严重.因此,对玉米粗缩病进行正确识别,并及时控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我市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危害夏玉米的病害 ,该病在优质玉米主产区栾川、伊川、宜阳等地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由 1996年最初发生的 30 0hm2 扩展到现在的 4 6 6 7hm2 。一般发病田病株率 2 0 %左右 ,严重田块病株率达 10 0 % ,严重影响夏玉米的正常生长。经1998~ 2 0 0 0年调查研究 ,初步摸清了该病发生规律 ,并探索出有效防治措施。1 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 ,引起组织软化 ,并有腥臭味。一般从小喇叭口期 (7月上旬 )开始发病 ,在植株基部叶鞘上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 …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MRDV)是近几年玉米生产区重要的病害,该病害主要由介体灰飞虱传播,侵染的植株表现严重矮化和叶片浓绿等病症。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流行因素,掌握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生时间、发生概况,组装出预防玉米粗缩病的配套综合技术,提出了"除草、灭虫、防病"的技术路线,在全市示范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份以来,沙河市西部山区、丘陵区春玉米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在平原夏玉米产区也有零星发生。发病地块病株率轻者10%以下,重者20%30%,给群众带来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发病植株大部分在地块边缘,单株或数株成片分布。植株矮化,高度9030%,给群众带来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发病植株大部分在地块边缘,单株或数株成片分布。植株矮化,高度90110 cm,节短茎粗,叶色浓绿,且宽短硬直上冲。大部分不抽穗结实,抽穗也是穗小畸形,没有产量。2发病规律玉米粗缩病毒存在于杂草体内,通过灰飞虱传播。春玉米苗期至7叶前易感病,4叶前感病,5110 cm,节短茎粗,叶色浓绿,且宽短硬直上冲。大部分不抽穗结实,抽穗也是穗小畸形,没有产量。2发病规律玉米粗缩病毒存在于杂草体内,通过灰飞虱传播。春玉米苗期至7叶前易感病,4叶前感病,56叶显现病症。感病期与灰飞虱迁入、羽化盛期相遇,是导致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灰飞虱一般年份发生46叶显现病症。感病期与灰飞虱迁入、羽化盛期相遇,是导致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灰飞虱一般年份发生45代。越冬若虫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一玉米茎基腐病1、发病原因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浅议玉米粗缩病及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玉米粗缩病早于1954年在甘肃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东部各省均有所发生,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绝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甚至导致玉米种子短缺,危害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玉米苗期主要病害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白化苗、玉米根腐病、玉米除草剂药害等。(一)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近几年春播玉米、麦垄套种玉米发病重,铁茬抢播玉米发病轻。在玉米出苗至7叶期感病,3~5叶期开始显症。症状病株节间缩短密集,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宽短、硬脆,叶色浓绿,上部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玉米不拔节,不结果穗。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一种玉米新病害。2010年博兴县发现有玉米顶腐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5%~20%,产量损失较重。一、症状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症状复杂多样、典型。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扭曲;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植株常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近几年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5%~20%,产量损失较重。1.症状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症状复杂多样。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扭曲;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植株常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MRDV)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重要的病害,该病害主要由介体灰飞虱传播,侵染的植株表现严重矮化和叶片浓绿等病症。在农技推广和植保工作中,我们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玉米丰收和农业生产安全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胶东半岛夏玉米苗枯病和根枯病发生普遍,且有加重的趋势,成为危害夏玉米生产的主要苗期病害。2005年发病尤为突出,发生面积广,涉及品种多,一般病地的病株率为10%~15%,严重的地块达40%以上,缺苗断垄十分明显,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发病成因是:小麦收获普遍较晚,延迟了玉米  相似文献   

15.
玉米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株叶片浓绿、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生长迟缓,严重矮化。植株一旦感病,没有理想的防治药剂。近几年该病在我县夏玉米上发病较明显,呈逐年加重趋势,对玉米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16.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经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sllus(Fallen)]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害.此病于1948年首次发生于以色列.我国是于1954年发生于新疆.自1993年以来,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多次发生流行,并且逐年加重.玉米感病愈早,发病愈重,特别是自出苗到7叶期,是玉米对粗缩病的敏感期,拔节后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严重年份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病株率达20%~50%,严重田块达9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绝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甚至导致玉米种子短缺,危害相当严重.20世纪后北方地区发病逐年严重,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因此,对玉米粗缩病进行正确识别,并及时控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粗缩病在我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几年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为此,我公司研究人员通过调查与实践,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的具体防治措施,以减轻该病害的发生。1发病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期发病危害严重,植株感病茎节缩短变粗,严重矮化,叶片浓绿对生,宽短硬直,状如君子兰,顶叶簇生,心叶卷曲变小,叶背及叶鞘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突起条斑。苗期感病,不能抽穗结实,往往提早枯死,10叶前感病,上部茎节缩短,虽能抽穗结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米黑粉病已成为西安市长安区夏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2000~2002年发生面积分别为29 713.3hm2、15 740hm2、29 860hm2,平均发病株率分别为12.43%、0.89%及10.36%.2002年重病田病株率高达81%,发病植株平均产量损失率达59.6%,严重影响夏玉米生产.经3a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病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玉米黑粉病在全国大多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发病率在5%~10%,严重地块达15%~30%.平均减产10%~2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生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