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4年在共和县塘河地区进行昆仑14号青稞新品种,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千粒重、单产分别为48.0g、5227.35kg/hm2。单产比当地主栽品种柴青1号青稞高15.6%,增产显著,适宜在共和县塘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4年在共和县塘河地区引进昆仑14号青稞,经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千粒重、单产分别为48.0 g、5 227.35 kg/hm2。单产比当地主栽品种柴青1号青稞高15.6%,增产显著,适宜在共和县塘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2014年在共和县塘河地区引进青油21号油菜,并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千粒重、单产分别为2.96g、2744kg/hm2,比对照品种浩油11号油菜分别高2.42%和44.99%,增产显著,进一步在共和县塘河地区种植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共和县塘河地区主要种植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作物单一、多年连作,导致施肥增多,病虫害严重。针对连作和"油菜—青稞"常年轮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蚕豆—青稞"轮作的减肥增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比"油菜—青稞"栽培模式增收明显,农药残留对二次栽培的作物药害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具有节本、增效、增收的优点,在塘河地区乃至青稞种植区域推广应用该技术是今后藏区粮食栽培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效应和基因型对青稞ß-葡聚糖的影响,选取分别在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云南香格里拉、甘肃合作和四川马尔康5个地区种植的昆仑12 号、藏青25、阿青6 号、甘青5号和康青6 号5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效应下β-葡聚糖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籽粒β-葡聚糖含量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是基因型和环境效应互作的结果,不同品种在拉萨种植时青稞β-葡聚糖含量较其他地方高,甘5号β-葡聚糖含量(3.567%)在参试的5个青稞品种中最高。  相似文献   

6.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对青稞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分别来自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云南香格里拉、甘肃合作和四川马尔康5个地区进行种植的昆仑12号、藏青25、阿青6号、甘青5号和康青7号5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效应下的淀粉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青稞籽粒淀粉含量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是基因型和环境效应互作的结果.不同品种在甘肃合作种植时青稞淀粉含量较其它地区高,阿青6号淀粉含量(77.01%)在参试的5个青稞品种中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抗青稞根腐病的优良品种,结合甘南州青稞栽培种植现状,采用烧杯水琼脂法对37个青稞品种进行室内抗性筛选,对20个青稞品种(系)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试验,采用Topsis综合评价分析各品种千粒重、抗倒性、产量、根腐病发病率等指标。室内抗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NQK01-03、碌曲紫青稞和黄青1号为抗病品种,黄青2号、昆仑14号、藏青13号、康青7号和舟曲紫青稞为中抗品种。田间抗性筛选结果表明,0217、昆仑14号、0349、甘青7号、12-10556为优良抗病品种,折合产量在4 040~5 660 kg/hm2。所筛选鉴定的青稞品种能有效降低根腐病发生率且可大幅提高产量,可在甘南州不同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介绍青稞新品种昆仑15号在兴海县河卡地区的种植表现情况及栽培技术引用与推广。从2016年开始在河卡地区大面积引种青稞品种"昆仑15号"直至2017年面积逐渐增大,2017年在河卡地区种植"昆仑15号"2000公顷,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平均亩产达到300kg。  相似文献   

9.
以5个青稞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与迪庆州春青稞当家品种迪青1号为对照,进行青稞新品系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10556平均单产3 120 kg·hm~(-2),比迪青1号(CK)减产8.37%,居第2位;13-6927平均单产2 925 kg·hm~(-2),比迪青1号(CK)减产14.1%,居第3位;2个品系田间综合评价较好,可在迪庆高原藏区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而04-2894-1、09-5024-13、藏青2000产量显著低于迪青1号(CK),但生育期短,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以藏南地区春青稞主导品种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种植条件下的高效有机肥施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供试品种均在有机肥亩施用量为450 kg时,获得单位面积最高纯收益。其中,藏青2000品种的最高亩纯收益为452.50元,相应的青稞亩产为270.50 kg;喜马拉22号品种的最高亩纯收益为477.70元,相应的青稞亩产为275.54 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应格尔木地区的高产优质青稞品种。[方法]采用分区试验,对格尔木地区13个青稞品种(含对照)在当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柴青1号,藏青85,2004青21的产量、抗逆性表现比较优势,气候适宜性好,可以在格尔木地区推广。[结论]该研究选择出了适应格尔木地区的高产优质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青稞不同生育期喷施速补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的增产效果。以青稞品种北青8号为试验材料,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在青稞苗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进行速补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喷施。喷施速补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能增加青稞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从而促进青稞增产。速补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在青稞上使用效果明显,适宜在门源地区青稞作物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海北地区北青系列号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青系列号青稞品种熟性早、适应性强,是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栽青稞作物品种,其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该类地区中无法替代的青稞系列品种。经过多年对北青系列号青稞的栽培实践,现已形成了北青系列号青稞栽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冷凉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稞品种,从甘肃省内外引进5个近年来选育的青稞新品种,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籽粒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陇青1号在相同水肥条件下未发生倒伏,抗倒伏能力强,克服了多棱青稞抗倒性差、不利于轻简化、机械化收获的难题;陇青1号产量为7 605.71 kg/hm2,较当地农家青稞增产29.2%,产量位居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区冷凉区及同类型高海拔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岷县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大面积连片连作,导致病虫害频发、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2018年定西市农科院驻村帮扶工作队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青稞大麦新品种4个(青稞3个、大麦1个),青稞1个,共5个,在岷县深度贫困村禾驮镇安家山、闾井镇草地村开展引种鉴定试验及示范种植研究,希望从中筛选出适宜定西岷县、漳县及渭源等高海拔贫困山村种植的青稞大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青稞新品种"陇青1号"和大麦"甘饲麦1号"生育期、株高、穗长、主穗粒数、产量及品质均要优于其它品种,是适合岷县、漳县及同类型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青稞品种抗大麦黄矮病毒的差异。[方法]于2018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25份青稞品种进行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青稞黄矮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在供试25个品种中未监测到免疫(IM)和高抗(HR)材料;仅1份材料康青7号表现抗(R);云枝黑青稞、北青8号、甘青4号、藏青320、昆仑1号、长青裸大麦、黄青2号、藏青148、牡丹青稞、甘青3号、青海黄、北青6号、北青7号、昆仑15号和甘青2号15份材料表现中抗(R);甘青1号、新民元棱、双胚青稞、黄青1号、柴青6号、肚里黄、康青3号和冬青8号8份材料表现感(S);1份品种喜马拉雅6号表现高感(HS),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0%、60.0%、32.0%和4.0%。将25份青稞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长距离0.65作为最佳分割点,将试验品种分为1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8个感病品种和1个高感品种,与抗性类型完全吻合。[结论]获得的这些有效抗病品种,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17.
高寒山区青稞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山区对引进的15个青稞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青5号、甘青4号、北青7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提高10.94%、7.81%、6.45%,适宜在该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海拔2 700 m左右)示范种植;长黑青稞、短白青稞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晚熟9 d,减产幅度较大,不宜推广。康青7号、藏青690、康青8号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产量增幅较小,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在2009—2011年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黄青2号平均折合产量4 086.0 kg/hm2,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5.3%。表现综合性状优良,耐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青海西宁、互助、四川马尔康、道孚,甘肃甘南,云南迪庆青稞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花芸豆阿芸1号、2号2001年通过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全地区花芸豆面积12万亩,平均单产150kg,最高单产310kg.  相似文献   

20.
<正>本试验通过青稞引种试验,比较所引青稞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及田间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其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新疆青稞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参试品种7个:甘青4号、甘青5号、黄青1号、黄青2号、北青9号、昆仑14号、昆仑15号,对照青稞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昆仑10号。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