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分析了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及解冻方式对冷冻面团醒发过程中还原糖含量、pH值及发酵活力等理化特性的影响情况,并与未冷冻面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酵母添加量为18g/kg面粉、发酵时间为15min、在30℃及85%湿度条件下解冻时,冷冻面团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樊秀霞  王波 《南方农机》2017,(18):12-13
以高筋粉、豌豆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豌豆粉的添加量、水的添加量、沙蒿胶的添加量、醒发时间等条件,探究这些因素对挂面断条率的影响,以面条感官品质为指标,确定了生产豌豆挂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豌豆粉添加量25%、加水量35m L、沙蒿胶添加量0.6%、面团醒发时间45min,可制得品质优良、口感尚佳的营养豌豆挂面。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2013,(11):37
该仪器通过面团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产出量、溢出量的变化,面团体积变化来深入研究面团的醒发特性。该仪器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面团拉伸仪可广泛应用于小麦品质及面团改进剂的研究,其拉伸曲线能反映出面团在不同醒发时间下的物理特性,因此可用来指导面食制品的生产,确定合适的醒发时间。目前,国内对面食制品的面团物理特性的测定基本上是凭经验,其原因是国外测试仪器价格昂贵,而国内又无相应的设备,基于此现状,笔者介绍了一种面团拉伸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从拉伸曲线上读出试件物理性能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紫薯泥的添加量、发酵时间、醒发时间和烘烤时间对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薯泥的添加量为21g、发酵时间为65min、醒发时间为50min、烘烤时间为34min时,制得的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秸秆湿贮存过程添加剂协同调控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黄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可溶性糖(葡萄糖)及其与同型乳酸菌、异型乳酸菌、乙酸协同添加对原料湿贮存过程中品质及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葡萄糖添加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4.7%,以乳杆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多种乳酸菌主导,乳酸与乙酸含量(干基质量比)分别为36 g/kg和5 g/kg,秸秆产甲烷潜力比空白组提高6.8%;葡萄糖植物乳杆菌协同(同型发酵)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4.6%,乳酸含量升高至62 g/kg;葡萄糖短乳杆菌协同(异型发酵)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5.5%,乳酸与乙酸含量分别达到44 g/kg和12 g/kg;两类乳酸菌的协同添加均未对产气潜力产生进一步促进作用;葡萄糖乙酸协同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3.6%,乳酸与乙酸含量分别升高至75 g/kg和20 g/kg,异型乳酸发酵魏斯氏菌属丰度升高至16.87%,有效抑制肠杆菌属(腐败菌)生长,秸秆产甲烷潜力提高8.7%。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当原料可溶性糖含量不足时,外源糖的补充是保证原料高效贮存及产气的关键,协同乙酸添加可强化以魏斯氏菌属为主导的异型发酵过程抑制腐败菌生长,强化贮存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干黄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可溶性糖(葡萄糖)及其与同、异型乳酸菌、乙酸协同添加对原料湿贮存过程中品质及产甲烷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葡萄糖添加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4.7%,以乳杆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多种乳酸菌主导,乳酸与乙酸含量干基质量比分别为36 g/kg和5 g/kg,秸秆产甲烷潜力比空白组提高6.8%;葡萄糖植物乳杆菌协同(同型发酵)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4.6%,乳酸含量干基质量比升高至62 g/kg;葡萄糖短乳杆菌协同(异型发酵)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5.5%,乳酸与乙酸含量干基质量比分别达到44 g/kg和12 g/kg;两类乳酸菌的协同添加均未对产气潜力产生进一步促进作用;葡萄糖乙酸协同组,贮存30 d,干物质损失率为3.6%,乳酸与乙酸含量干基质量比分别升高至75 g/kg和20 g/kg,异型乳酸发酵魏斯氏菌属丰度升高至16%,有效抑制肠杆菌属(腐败菌)生长,秸秆产甲烷潜力提高8.7%。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当原料可溶性糖含量不足时,外源糖的补充是保证原料高效贮存及产气的关键,协同乙酸添加可强化以魏斯氏菌属为主导的异型发酵过程抑制腐败菌生长,强化贮存过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利用生物解离提油过程中产生的膳食纤维,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改善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分别研究纤维粒度、纤维添加量及水分添加量对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上述3因素对面团延展率影响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3种因素对面团延展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纤维添加量、水分添加量、纤维粒度。经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添加量为30%、水分添加量为4.5%、纤维粒度为300目,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得到膳食纤维面团延展率为10.61。面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面团质构特性发生变化是由于膳食纤维对面团中二硫键产生破坏,面团面筋断裂,淀粉颗粒暴露在面筋网络结构之外,当添加量为40%和50%时几乎看不到成片的面筋膜,面筋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影响面团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9.
向小麦粉中添加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研究淀粉种类及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面团吸水率随添加量增大呈下降趋势,添加玉米淀粉则吸水率呈上升趋势;面团拉伸能量随淀粉添加量增大而减弱,延伸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来看,添加淀粉使得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不同程度弱化,小麦粉中淀粉添加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0.
以燕麦米为原料,与水按质量比1∶27混合熬煮磨浆,过滤液经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燕麦活性乳酸菌饮料。以产品的感官质量、乳酸菌活菌数量为指标,确定燕麦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基本配方,结果表明:白砂糖6%、大豆分离蛋白粉0.5%,无酶解过程时,产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利用酸面团结合酵母共同发酵,研制一种酸面团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酸面团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酸面团添加量20%,水添加量55%,酵母添加量1.5%,鸡蛋添加量10%,发酵时间70 min。此条件下制作的酸面团面包口感细腻,具有酸面团发酵的独特香味。  相似文献   

12.
对亲水胶体在冷冻面包面团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阿拉伯胶和酪蛋白酸钠均可明显增强面团的抗拉伸性,其中,黄原胶的作用最强,可使新鲜面团与冷冻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比对照分别增加76%和58%;黄原胶和阿拉伯胶的添加还显著提高了面团酵母发酵力,相比对照,两者的新鲜和冷冻面团分别提高了119%、208%及83%、113%。3种胶体的应用均可减少冷冻面团的可冻结水含量。亲水胶体对面包品质也有影响,其中,阿拉伯胶对面包品质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竹多糖玉米面复合馒头品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玉米面馒头的功能特性,在混合粉中加入玉竹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醒发时间、酵母添加量和原料配比4个因素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竹多糖玉米面复合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小麦粉50 g、玉米粉25 g、玉竹多糖25 g、加水量50 g、酵母添加量0.8 g、醒发时间40 min;此条件下馒头品质最佳,感官评分为94分。质构分析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对玉米面馒头的硬度、弹性有较大影响,而对胶粘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曹阳  薛亚兰 《农业工程》2014,4(6):78-81
研究了蒲菜泡菜的最佳生产工艺,考察蒲菜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酸菌的添加量2 mLkg、食盐浓度8%、白糖添加量1.5%、发酵温度28 ℃、发酵5 d时泡菜的感官品质最好,且亚硝酸盐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菊粉对面团中水分迁移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聚合度菊粉对面团中不同流动性水分迁移行为的影响规律,以短链、天然和长链菊粉及中筋面粉为原料,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核磁共振仪(NMR)分析了不同聚合度菊粉在不同添加量(0、2.5%、5.0%、7.5%、10.0%)时对面团中可冻结水(弱结合水和自由水)和不可冻结水(紧密结合水)的影响。DSC结果表明:3种不同聚合度菊粉的添加均引起面团中可冻结水含水率的下降和不可冻结水含水率的上升;NMR结果表明:随着菊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中紧密结合水和自由水含水率增大,弱结合水含水率减小,说明菊粉的添加促进了蛋白质与水分的相互作用,而抑制了淀粉与水分的相互作用。短链和天然菊粉对面团中自由水的影响较明显,而长链菊粉则对紧密结合水的影响较明显,3种菊粉都对弱结合水的影响较明显。分析显示DSC与NMR测得面团中水分状态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面团中水分迁移行为与菊粉添加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朱克瑞 《农业机械》2011,(26):22-24
混合粉制品的品质改良研究一般来说当大豆蛋白制品添加量比较低时无论是对面团还是制品品质都是有利的,但是当添加量过大时大豆蛋白质对面筋有稀释作用从而导致其筋力下降,面团品质变恶劣,需要添加改良剂进行改良。目前用于大豆  相似文献   

17.
接种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混合发酵制备臭鳜鱼,考察加盐量、根霉菌液接种量、乳酸菌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臭鳜鱼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加工工艺条件为:加盐量1.4%,辅料添加量0.5%,根霉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粉添加量1.4%,15℃发酵8 d。此条件下得到的臭鳜鱼感官评分9.4,属于优良级别。相比臭味刺鼻的自然发酵臭鳜鱼,接种发酵的臭鳜鱼风味和滋味上增加了酸味,更有利于蒜瓣状肉质的形成,酸臭味丰富浓郁而柔和、富有层次感。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可应用于臭鳜鱼发酵。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糙米酵素制作馒头,对其面团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馒头中添加糙米酵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糙米酵素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逐渐下降;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拉伸能量、延伸度、拉伸阻力、拉伸比,在糙米酵素添加量为0~7%时均稍有下降但变化不大,在糙米酵素添加量为9%时均急剧下降且变化十分明显。糙米酵素馒头的最佳配方为:糙米酵素7%、白糖6%、酵母1.1%、水46%。  相似文献   

19.
小麦次粉营养价值高,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粉质仪研究分析了小麦次粉对面团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次粉增加了面团的吸水率,延长了面团的形成时间,降低了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了面团的弱化度,降低了面团的粉质指数。小麦次粉添加量与吸水率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对发酵改性玉米面粉的粉质曲线进行测定,为制备品质良好的谷物食品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玉米品种、蛋白酶接种量、乳酸菌发酵液、喷雾干燥温度4个因素做均匀试验设计,测定玉米面粉质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稠度。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所得的发酵改性玉米面粉能基本形成面团;改性玉米面粉与小麦面粉混合比例为2:3时,可以形成比较好的面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