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玛曲草旬禾本科牧草黄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建兵  汪治桂  杨文杰 《草业科学》2010,27(10):104-109
利用甘南合作、玛曲农业气象观测站禾本科牧草观测资料及同期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合作、玛曲亚高山草甸禾本科牧草黄枯的影响。分析发现,合作、玛曲牧草黄枯期均有提前的趋势,提前趋势分别为每10年5.5和2.0 d,特别是1994年后,合作地区牧草黄枯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甘南高原牧草黄枯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5 ℃终日是影响甘南高原牧草黄枯的主要因子,合作日平均气温5 ℃终日有提前的趋势;同时影响合作牧草黄枯期提前的气象因子还有夏季降水量的减少,而与玛曲牧草黄枯期提前有关的气象因子则与9月份气温升高、初秋降水量减少和9月份日照时数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南合作、玛曲农业气象观测站禾本科牧草观测资料及同期的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合作、玛曲亚高山草甸禾本科牧草黄枯的影响。分析发现,合作、玛曲牧草黄枯期均有提前的趋势,提前趋势分别为每10年5.5和2.0 d,特别是1994年后,合作地区牧草黄枯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甘南高原牧草黄枯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5℃终日是影响甘南高原牧草黄枯的主要因子,合作日平均气温5℃终日有提前的趋势;同时影响合作牧草黄枯期提前的气象因子还有夏季降水量的减少,而与玛曲牧草黄枯期提前有关的气象因子则与9月份气温升高、初秋降水量减少和9月份日照时数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7—1992年在研究该螨发育的有效积温和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料与当地气象资料、田间实际调查资料结合进行该螨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期、发生量基本吻合,可供该螨发生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4.
窦花  苏芬  胡德奎 《青海草业》2023,(2):53-58+72
利用玛沁县气象局2003~2021年牧业气象观测站高寒草甸植物的物候资料及1961~2021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牧草返青期、开花期、枯黄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61 a来,玛沁县年平均气温以0.4℃/10 a的趋势升高,年降水量以9.7 mm/10 a的趋势增加,年日照时数以20 h/10 a的趋势减少。(2)牧草返青期平均日期为5月7日,平均开花日期为7月14日,平均枯黄日期为9月28日,平均生长期143 d。(3)牧草返青期和开花期呈不显著推迟趋势,枯黄期呈明显的推迟趋势,生长期呈延长趋势。(4)牧草返青期与4月中旬降水量呈负相关;牧草开花期与3月下旬气温呈负相关,与5月上旬气温正相关;牧草枯黄期与前期降水量和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15年早熟禾(Poa annu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千叶耆(Achillea millefolium)5种天然牧草物候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物候期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牧草的返青期基本一致,开花期有提前有推迟,黄枯期普遍推迟,其中豆科牧草的黄枯期提前;气温是影响牧草春季物候期的重要因素,返青期和开花期的早晚与其前1~2个月气温的负相关程度较高,黄枯期与气温存在正相关,其中老芒麦的黄枯期与其前1~2个月的日照时数负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内蒙古通辽地区所属7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资料与玉米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产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通辽地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暖显著,热量明显增加;玉米气象产量与各气温因子的相关系数为负值,由此可见,通辽地区气温升高使得玉米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导致减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播期、作物复种等方式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适当扩大高产晚熟、中晚熟品种比例以及种植区北扩等方式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环湖地区气候条件对畜群的综合影响,确定春季牲畜转场时的灾害天气指标,对共和、天峻、刚察、海晏、茶卡等地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出牲畜转场范围内逐旬、逐候的灾害天气日数,提出了各地的最佳和次佳转场期。  相似文献   

8.
基于1971—1987年森林火险气象资料,分析了春防前期火险等级距平与降水比较,发现秋雨冬雪与春防期关系密切。这样在做春防期火险等级次数多少时,须考虑前期降水量。  相似文献   

9.
据《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9期《芮城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苹果花期的影响》(作者李苏霞等)报道,利用芮城国家一般站1960-2017年的逐日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物候数据,研究分析芮城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苹果花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种植琯溪蜜柚500多年的平和县51年(1960-2010年)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适宜琯溪蜜柚生长的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但同时须做好防御易发气象灾害如低温、暴雨和大风等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入春后草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牧区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截至5月20日,全国85%的草原已经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常年。一、气象状况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环湖地区气候条件对畜群的综合景,确定春生牲畜转场时的灾害天气指标,对共和、天峻、刚察、海晏、茶卡等地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出牲畜转场范围内逐旬、逐修的灾害天气日数,提出了各地的最佳和次佳转场期。  相似文献   

13.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5期报道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和陕西省气象局的研究人员,利用陕西省关中、陕北47个县(区)气象资料及6个苹果物候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研究了苹果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分析了陕西省果业北扩主要限制因素——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的发生频率,依据陕西省苹果产区的花期冻害风险,以县为单位按等级绘制了陕西省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14.
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为华东地区各属地化机场提供实时气象资料。各属地化机场通过拨号方式连接气象中心WEB服务器,访问气象信息网来获取实时的气象报文和产品资料。然而由于拨号访问方式的低带宽、访问速度慢、线路质量差等问题日趋严重,光纤互联的时代逐步来临,如何通过改变服务方式来提高对外服务质量,已经摆放在我们的面前。本文主要介绍在Linux上搭建WEB服务器,通过openssl、modssl配上CA证书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安全网站访问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州及如东两地5月和6月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并结合湖州市春蚕饲养实际,提出湖州地区适合饲养二春蚕的时间段:5月25日发种,6月17日上山。通过自然室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和大气观测数据的线性关系,可以根据短期天气预报设置蚕期气象预警,针对高温或低温、高湿或低湿等养蚕的不利天气落实相应的应对措施,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由此,在湖州市饲养二春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浙江省蚕桑学会主持的春期养蚕技术标准和环境污染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0—15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生产、教育、科研、环保、气象等单位代表共74人;收到26篇学术论文和资料。会上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春蚕饲育技术标准问题。目前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变化,对科学技术的要求高了,必须制订一个新的春蚕饲育技术标准。浙江省蚕研所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查研究后,提出一个春期养蚕技术标准资料,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全国草原牧草返青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今年入春后草原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牧区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截至5月20日,全国85%的草原已经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常年。一、气象状况  相似文献   

18.
魏鹏  钟存 《青海草业》2019,(2):37-41
近年来,贵德县以生态为本、旅游为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了做好观光农业的气象服务,选取贵德三河地区观光农业中主要种植的月季和牡丹两种木本花卉,应用贵德1961~2016年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通过文献查证花卉的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的气象指标,分析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相关的界限温度,确定出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萌芽期,利用积温法确定出开花期的积温指标,确定出最佳赏花期,以便提高各特色观光园中花卉的种植,来延长园中花卉观赏期,游客选择各花卉的最佳观赏期,提高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矮嵩草草甸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测定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分析生物量季节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建立了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历经萌动期、返青期、旺盛生长期、稳定期和折损减少期等5个阶段;地下生物量自5-9月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规律,且变化幅度较高;2003年地下净生产量633.46g/m2,周转率0.3193;利用海北高寒草甸多年观测资料,建立了气象因子影响植被年生产量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0.
甘加高山草原蝗虫预测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在夏河县甘加高山草原1989 ~1994 年共6 年的系统调查资料,分别建立了狭翅雏蝗以及蝗虫混合种群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检验,符合率均为100 % ,预报值相对准确率平均达87 %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