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经过瘤胃后在小肠转化为蛋氨酸(Met),可增加进入小肠的Met数量,改善小肠氨基酸平衡,提高血清中必需氨基酸浓度、奶牛氮的利用率及其生产性能等.本文综述了RPMet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氨酸 (或赖氨酸 )通常被认为是合成奶牛乳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很多报道 ,对反刍动物来说 ,补充游离氨基酸效果不佳 ,对氨基酸加以保护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也有相反的报道。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试验分为试验 1组、试验 2组和对照组。试验 1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 ,试验 2组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蛋氨酸 ,通过 4 9d的集中饲养奶牛试验 ,结果表明 ,奶牛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蛋氨酸比添加普通蛋氨酸能明显的提高乳蛋白率 1 .6 2 % ,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产奶母牛瘤胃保护蛋氨酸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质的提高,研究集中在增加对高产奶牛的氨基酸供给。业已证明,蛋氨酸是奶牛乳和乳蛋白质合成的最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如果给母牛喂未保护的结晶氨基酸,瘤胃细菌就会将其降解,达到小肠的蛋氨酸就增加很少。保护蛋氨酸免受瘤胃降解可增加蛋氨酸通过瘤胃达到小肠的数量。保护蛋氨酸主要有蛋氨酸类似  相似文献   

4.
过瘤胃蛋氨酸是奶牛泌乳和乳蛋白合成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小肠可消化蛋氨酸的缺乏是影响奶牛高产和乳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乔伟  周安国 《饲料世界》2003,(12):25-27
根据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高产奶牛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MET)。对于采食以玉米为基础日粮的高产奶牛,蛋氨酸和赖氨酸是机体乳和乳蛋白合成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Rulquin等1993;Schwab等1992)。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泌乳早期产生的蛋白负平衡现象,向泌乳牛日粮中补饲过瘤胃蛋氨酸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但过瘤胃蛋氨酸的实际使用效果存在差异。近年的氨基酸平衡理论中,认为奶牛代谢氨基酸若过量供给,会抑制其乳蛋白的产生,但该理念目前尚存争议。本试验通过在生产实践环境下,对大样本泌乳牛开展过瘤胃蛋氨酸的补饲试验。试验发现每头牛每天补饲12g过瘤胃蛋氨酸,新产期(产后1~30d)的泌乳牛产奶量会出现显著的下降(P=0.011),而同一牛群在高产期时,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与近年奶牛氨基酸营养研究中总结的代谢蛋白供给-乳蛋白产量模型的设想相符合。基于新理念,奶牛的蛋白营养调控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寻找最适合的添加量。同时,旧模型中保持一定赖蛋比的理念依然是奶牛氨基酸平衡的重要参考。若需要进一步验证新奶牛氨基酸平衡模型,应设计自身对比的饲养试验继续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质的提高,研究集中在增加对高产奶牛的氨基酸供给。业已证明,蛋氨酸是奶牛乳和乳蛋白质合成的最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如果给母牛喂未保护的结晶氨基酸,瘤胃细菌就会将其降解,通过瘤胃达到小肠的蛋氨酸就增加很少。保护蛋氨酸免受瘤胃降解可增加蛋氨酸通过瘤胃达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蛋氨酸通常是鸡第一限制性性氨基酸.玉米-豆饼典型日粮中含硫氨基酸较缺。近年来,国外应用氨基酸添加剂节省部分蛋白质饲料,强化饲粮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现有蛋白质资源的利用效率。现在使用的蛋氨酸添加剂包适 L-蛋氨酸(L-Methionine,  相似文献   

9.
与以前的版本(NRC1989)相比,2001年版的NRC新增大量有关奶牛氨基酸研究的内容,尤其着重报道了泌乳奶牛的赖氨酸及蛋氨酸需求量、过瘤胃氨基酸方面的研究,现将有关内容简介如下:1 泌乳奶牛对代谢蛋白质(MP)中赖氨酸及蛋氨酸的需求研究: 奶牛对氨基酸需求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析因法和剂量-反应法。1.1 析因法 作为一种数学方法,析因法通过分别计算奶牛对各饲料组分氨基酸的要求,并结合奶牛代谢库的大小及营养物质通过消化代谢库的速度来计算其对饲料氨基酸的需求量。具体说来,用析因法计算可吸收氨基酸的需要量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几点:(1)用于维持、妊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蛋氨酸是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在常见的二十几种氨基酸中,蛋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配合饲料中,尤其是禽类饲料,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以玉米、豆饼为基础日粮的配合饲料中,含硫氨基酸较缺。近年来,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使用,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