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微生物是在海洋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低等生物。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结构、形态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非细胞型(如海洋病毒)、原核细胞型(如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和海洋蓝细菌等)和真核细胞型(如海洋酵母菌、海洋霉菌等)。从微生物学或环境微生物学角度来讲,海洋微藻也应归入海洋微生物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十年中,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的进步改变了医学和生物制药学的研究.人类和几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已全部完成测序,这一遗传学信息财富的初步开发已经开始引起对这几种生物的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应用的革命.得益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便利,对微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也紧随其后.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已经从20世纪50、60年代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海洋学的小脚注变成了我们对海洋的兴趣焦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学到了大量关于海洋中微生物的丰度、分布和活性的知识.由于认识到海洋微生物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天然和工程微生物产品给人类带来益处的潜力,它们已成为科研和公众关注的中心,而且人们对这些海洋中微小生物的迷恋也不会迅速消退.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对海洋生态系中微生物多样性广度的了解相当有限,而且,自然界中许多、或者说大多数海洋微生物的优势种还没有被引入实验室培养.因此,我们对这些物种的生化、生理和行为能力的认识还是懵懂的,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海洋微生物研究还将是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焦点.随着很多领域的研究者转向这项工作,我们可以期待海洋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范例出现.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海洋局13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但近岸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琪  王静雪 《水产科学》2005,24(12):41-44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海洋中的许多微生物推测是由陆地环境经河水、污水、雨水或尘埃等途径而来的,但特殊的海洋环境赋予海洋微生物以特殊的遗传结构和生活习性。海洋生态环境复杂,高盐度、高压力、低温及特殊的光  相似文献   

5.
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品质和安全评估上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全友  钱志伟 《海洋渔业》2003,25(3):157-161
食品品质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预测微生物学应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日趋天然、多样和安全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学研究新领域,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建立微生物数据库,使用计算机建模程序建立微生物生长、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不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运用模型快速对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梁洪娟 《畜禽业》2011,(10):52-53
<正>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的一门学科,而微生物学实验课又是微生物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又在微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系到能否实现生命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与人类和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鲑鱼养殖产业的壮大和微生物学的发展,鲑鱼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重要的研究意义。肠道微生物参与鲑鱼的营养调控和免疫调节,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鲑鱼肠道微生物的营养和免疫方面功能及影响肠道微生物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鲑鱼肠道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海洋药物研究开发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海洋药源生物向人工增养殖的方向发展;海洋药物研究向开发海洋微生物资源方向发展;向开发海洋极端生物资源的方向发展;向生物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膜的形成、结构、原理、生物多样性以及功能,重点阐述生物膜的微生物学特征,介绍微生物生态学方法,特别是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微生物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巴斯德、柯赫等提出的纯培养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即使到了70年代初期,微生物学工作者在研究和发展微生物学技术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手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始终是围绕着纯培养的概念进行。而鱼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也只是徘徊在纯培养的技术上: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在微生物诊检技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水产品保藏流通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宪时  许钟 《海洋渔业》2002,24(2):89-92
预测微生物学(Predictive Microbiology)是对食品中损害其品质或安全性的微生物的死亡、残存和增殖进行数量化预测,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和配套软件,不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快速评估食品的货架寿命。这一微生物学新的研究领域是适应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趋向天然化出现的。目前预测微生物学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望迅速发展,为提高食品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发挥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近海生态系统失衡,海洋牧场成了应对近海生境退化和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重要手段之一。据2017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较好”的比例分别为91%和9%,而2016年的公报显示该项比例分别为87%和13%,这表明增养殖海域环境状况逐年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结合海洋院校环境微生物实验的教学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从调整实验内容及学时、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善成绩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构建了一套体现海洋院校教学特色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在当今是一个热门话题.然而,海洋领域的科学技术在开发、利用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却甚少有学者研究.事实上,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保护状况不甚理想,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加强对海洋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吸取他国有益经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海洋技术创新及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岸海域水质近9成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6月4日,201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灾害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权威发布《2014年广东省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以下简称《环境公报》)和《2014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灾害公报》)。《环境公报》显示,201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近岸约89.4%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  相似文献   

16.
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是各种样品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微生物.由于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不是微生物学上具有严格分类含义的概念,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采用在微生物分类学上严格定义的大肠杆菌来替代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7.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对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受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尤其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及养殖致病菌效果显著。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试验菌株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均有影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指数期初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不同,推测其作用机理与二者细胞壁结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湿度表面的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自然微生物膜中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通过海洋贝类生物学、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等手段调查附着基表面湿度、微生物膜的密度以及细菌种属系统发育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稚贝附着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测试海洋细菌形成微生物膜的最终密度随初始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测海洋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其中Cobetia sp.3形成的微生物膜显示出最高诱导活性,其诱导的稚贝附着率为(70%±3%);Nautella sp.2、Pseudoalteromonas sp.9、Pseudoalteromonas sp.10、Bacillus sp.5和Pseudoalteromonas sp.11等5株细菌表现中等程度的诱导活性,其诱导的附着率范围为51%~60%。所有测试菌株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均呈显著相关,尤其是Pseudoalteromonas sp.9和Cobetia sp.3诱导活性与附着率相关性极强,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74 1和0.723 3。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膜密度和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率显著相关,然而海洋细菌诱导活性与细菌种属无关。因而,中湿度表面的海洋附着细菌对厚壳贻贝的附着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12,(4):16-16
随着环境改变引起的海洋变暖,混合水层将变得越来越少,而且严重影响海洋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向大气中释放碳,但是科学家们指出,这种变化增加全球变暖或者减少全球变暖仍然不是很清  相似文献   

20.
16S rRNA在海洋微生物系统分子分类鉴定及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6SrRNA序列分析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已得到了广泛认同,随着微生物核糖体RNA数据库的日臻完善,该技术成为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总结了16SrRNA作为海洋微生物系统分子分类鉴定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分析了用16SrRNA研究海洋微生物的进化关系,并且对16SrRNA在海洋微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