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与子代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石榴桔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禄子、光颜、沙子、酸甜和厚皮5个石榴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桔小实蝇成虫在不同石榴品种上的着卵量和幼虫取食5个石榴品种后的发育历期、化蛹进度、成活率等相关生长发育参数,分析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幼虫的取食适应性。【结果】桔小实蝇偏好在禄子和光颜品种上产卵,在两者果实和果粒上的着卵量分别为30.50、92.00粒/果和39.75、87.75粒/果;在2个品种上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较短,分别为10.57、11.97d和11.53、10.03d;化蛹进度更快且蛹重更重,蛹重分别为9.65和9.12g;化蛹率和羽化率更高,分别为90.00%、67.50%和91.67%、81.67%。【结论】桔小实蝇对石榴不同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石榴品种的果皮和气味对其产卵选择有影响,且桔小实蝇产卵选择性与其子代生长发育适应性相关联。在桔小实蝇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优先选择种植桔小实蝇不喜产卵和不利于其子代生长发育的酸甜和厚皮品种,可有效抑制桔小实蝇田间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草地贪夜蛾的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田间定点监测、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并提出绿色防控措施。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产卵量大,繁殖力强;幼虫具假死性、残食性;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等,1年繁衍7代幼虫,迁入代发生时间为5月上旬至下旬,第2代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中下旬,第4代8月上中旬,第5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6代9月中下旬,第7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日均温16℃,卵历期6.5~7d,5龄以下幼虫不能正常发育,老熟幼虫能化蛹,蛹历期21~24d;日均温20℃、25℃和31℃,卵历期分别为4.5~5d、3~3.5d和2~2.5d,幼虫历期分别为20~21d、15~16d和12~13d,蛹历期分别为13~15.5d、10.5~12d和8~9d;在铜仁市碧江区草地贪夜蛾不能安全过冬,成虫10月中旬开始外迁,11月上旬完成;幼虫11月下旬开始受冻,12月下旬全部冻死,蛹12月中下旬开始受冻,翌年2月上旬全部冻死。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冬季饲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在南方地区一年可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据报道在大多发生区无明显越冬现象,但其种群数量在冬季明显减少。实验室饲养种群也是如此,几乎所有冬季室内饲养种群仅能解决保种问题,这给开展桔小实蝇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根据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控制养虫室环境和调整饲养方法来实现桔小实蝇的冬季实验种群建立和维持,解决冬季种群仅能保种而不能开展其他实验的问题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章中饲养方法冬季饲养桔小实蝇,每头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78~946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3.85%,幼虫的平均化蛹率为89.09%,蛹的平均羽化率为88.85%;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分别为卵期2~3 d,幼虫期8~14 d,预蛹期+蛹期11~14 d,产卵前期8~11 d。本研究为桔小实蝇冬季饲养提供了新的方法,保障了冬季实验种群的数量及冬季实验材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 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 a可发生5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仙鹤步甲各虫态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从仙鹤坪保护区采集成虫进行饲养,同时在仙鹤坪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结果]在贵州黔西南地区,仙鹤步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发生,6月中旬开始产卵,每次产5~10粒,单雌一年产卵总数50~300粒,平均160粒,卵散产在2~3 cm的土壤下,卵历期一般4~6 d;幼虫共3龄,各龄历期分别为6~10、8~12、6~8 d,幼虫历期一般20~30 d,长的达60 d;平均气温28℃下,蛹历期18~29 d;成虫、幼虫多以蜗牛、蚯蚓和鳞翅目幼虫为食。[结论]为仙鹤步甲的人工饲养、繁殖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橘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18℃、22℃、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室内条件下成虫羽化、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25℃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d、19.5d和12.5d;在28℃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3d、16d和9d。成虫具趋光性,羽化高峰为9:00~10:00,8:00~10:30和15:00~18:00为取食时间,多数成虫只交配1次,交尾高峰为19:30~22:30,产卵高峰为16:00~18:30,产卵开始后约20d达产卵高峰期,卵聚产。初孵幼虫具群聚性和负趋光性,幼虫成熟后具趋光性.跳跃能力极强。老熟幼虫经1~2d预蛹期后化蛹,湿度以60%-70%为宜。  相似文献   

7.
紫光箩纹蛾(Brahmaea Porphyrio Chu et wang)主要为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桂花等木犀科植物。2年的调查显示,该虫在我市年发生不完全3代,越冬代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2代终见于9月下旬;幼虫为害期:1代为5月中旬~7月中旬,2代为7月上旬~9月中旬,3代为8月下旬~10月上旬,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寄主地越冬;各代的卵平均历期分别为12.5d、7.7d、和7.4d;幼虫历期为37.8d、22.0d和26.1d;蛹历期22.3d、23d和221d;成虫寿命5.5d、5.6d和12.0d;世代历期78.1d、58.3d和266.5d。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20,(1):27-30
为科研试验提供数量大、发育整齐、生理状况稳定一致的桔小实蝇试验材料,同时也为实蝇类昆虫的饲养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和改进后的饲料配方及方法饲养桔小实蝇。结果表明:饲养的桔小实蝇产卵天数长达37~42d,每雌产卵量(880.75±58.03)粒;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84.33±2.67)%、(89.40±2.08)%和(88.34±2.88)%;27~43d可完成一个世代,其卵期2~3d,幼虫期8~16d,预蛹期+蛹期9~14d,产卵前期8~12d。饲养的桔小实蝇产卵天数长、产卵量大,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较高,各阶段发育历期正常及各指标良好,能保证桔小实蝇全年饲养,并获得发育健康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9.
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a可发生5代。  相似文献   

10.
恒温测定结果表明:在15~32℃范围内,花绒寄甲发育符合有效积温法则,即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中卵、幼虫、茧蛹、成虫(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1℃、13.46℃、9.18℃、9.98℃和12.38℃;有效积温分别为:61.61 d·℃、73.88 d·℃、307.3 d·℃、118.7 d·℃和867.75 d·℃;自然变温测定结果表明:花绒寄甲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区间22~28℃。卵的发育历期5~11d,卵期平均6.6d;幼虫的发育历期幼虫期7~12d,幼虫期平均7.3d;蛹的发育历期为14~24d,茧蛹期平均20.8d;成虫的发育历期为12.4d.历期数据分别用四种算法计算比较。最小二乘法测定与恒温测定最为吻合,直接最优法次之。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用测定数据预测花绒寄甲在陕南安康地区年发生代数与松墨天牛世代基本同步,为1 a 1.52代。即花绒寄甲的世代为一年1代和一年2代混合世代。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