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兴国县水保局提出"六路齐发"的工作思路,力促水保生态文明建设上水平。依托塘背小流域境内的金桥果园基地和乌石岭核心区,建设好"水保生态、产业、文化、科普"四位一体的水保生态体验园、观光园。依托自然风光、水环境、小流域治理区、示范园和水保文化国策教育基地,建设一条集"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水保生态一日乡村游精品线。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3月14—15日,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文利等一行5人在江西兴国县开展水土保持教学调研,考察组分别到塘背小流域治理成果现场、含田水保生态示范园和水保生态成果展室参观考察,听取了县水保局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经双方协商,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拟定以含田水保生态示范园和塘背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兴国县把水保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立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同时,依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水环境、小流域治理区,深入挖掘"水保生态、水保产业、水保文化、水保科研"元素特质,创建由点连线拓面集"观光、体验、休闲、科普"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8日,原江西省委书记,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中华港澳名人协会副会长万绍芬同志,在省、市、县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考察了江西省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场和文院生态示范村建设。看后,在都田村召开了由县、乡、村干部及当年参与塘背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群众代表和  相似文献   

5.
正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口镇都田村,总面积3 km~2,包括水保科普示范区、"江南沙漠"治理区、开发防治示范区、土壤生态保育区等四大功能区。自2011年开始建设起,兴国县水土保持局坚持科技引领、注重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水土保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21日,兴国县水保局在局机关会议室召开了全县乡镇水保员年终总结会议,来自全县25个乡镇的40多名水保员听取了局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兴国县过去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会议提出,2014年兴国县将综合协调稳步推进"水保生态、水保产业、水保文化"发展,突出五项重点,即:以水保鼎城项目区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生态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兴国县自198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兴国县坚持走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能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的水保技术路线。到目前为止,有56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其中塘背、方太等5条小流域由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  相似文献   

8.
<正>江西省兴国县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2013年在水保鼎城项目区的心田、三角、城岗等3条小流域,按照小流域治理实施规划和"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治山治水方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适度适地开发"的理念,重点以"油茶、茶叶"为主导产业,激活民间资本、整合部门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初步走出了一条"国家、集体、民营、大户"多元投资发展水保产业的新路子,探索了以"合作社+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一座小塘坝、一口蓄水池、一条排水沟……小型水保工程发挥着自身的优势,惠及果业开发者,服务土坯房改造点,完善了现代农业产业水保基础设施建设。2008至今,龙南县水保局借助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保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小型水保工程598座(处)、截排水沟和田间道路402 km;为180多户"一户一山窝"的脐橙、鹰嘴枇、蜜柚等开发治理点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红壤区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丽  梁音  李德成  孙昕 《土壤》2011,43(3):466-475
从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等3个方面入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在专家意见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小流域治理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在江西省兴国县选择了塘背小流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评价小流域治理度的3大类19项指标能反映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塘背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恢复,其治理度由治理前的0.252提高到0.683,提高了0.431,增加了1.71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0日,石家庄市水利局召开了全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8个山区县(市、区)的主管局长及水保站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查摆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2008年的3项主要任务:全面开展水源地水保、村镇水保、城市水保、景区水保、项目水保等大示范区建设,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探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途径,为该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以江西省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为例,基于相关科学研究和文献资料,在综合考虑不同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开展以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在系统梳理塘背河小流域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崩岗侵蚀、林分结构单一和林下流、规模化经果林开发导致的局部水土流失恶化和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从前期侧重遏制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修复转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为主的新阶段,这是南方红壤丘陵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结论]建议以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为核心目标,从不同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和水土保持服务的空间流动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入手,研发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包括权衡与协同土壤保持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固碳增汇等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生态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模式,打造塘背河小流域"升级版"和"扩展板",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巴州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属老、边、穷、山区,1997年被列入“长治”重点治理项目区。该区依托“长治”基建水保项目和国债水保项目,先后治理了白花溪、新拱桥河、司城河、自库河等17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3 km2,涌现了白花溪小流域的观音堂、司城河小流域的柏梓山、自库河小流域的七星寨等水保示范基地15处。该区探索的治理机制的“五抓”、治理方法的“五结合”、建后管理的“五模式”,实现了“五化”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以来,石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新水保法,按照"大示范区"的水保生态建设理念,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狠抓续建工程水茜垅、蜀口、坝口、前江、塘台、官厅等6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模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孙昕  李德成  梁音 《土壤学报》2009,46(3):373-380
选择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江西省兴国县境内的治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的塘背河、廖公坑、蕉溪河3个小流域为对象,选择了涉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30个评价指标,对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宜性。(2)针对同一区域多个小流域一起进行评价,有利于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指导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兴国县3个小流域通过积极的治理投入,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由于治理投入和治理时间的差异,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塘背河小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最高;廖公坑小流域治理中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低;蕉溪河小流域治理较差,经济效益最低。各流域应抓住自身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搞好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兴国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按照年度实施方案和投资计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同向发力,稳定提升水土保持效益。在生态治理中,对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山头,在坡面采取"等高竹节水平沟+穴状整地,沟、穴内种植水保先锋树种枫香、木荷等苗木,水平沟外边坡播草"的治理措施,营造水保林、改善林分结构,拦沙蓄水、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兴国县水保局按照小流域治理实施规划方案和"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治山治水路径,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适度适地开发"的理念,在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鼎城项目区,以"油茶、茶树"为经济果木林开发主导产业,以国家补助投入为牵引,激活民间资本,整合部门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初步走出了一条"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的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新路,运用"合作社  相似文献   

18.
信丰县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开发单元 ,走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水保经济建设之路。确定每年 6月份为水土保持法规宣传月 ,将水保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树立水保经济建设示范样板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治理开发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水保经济建设的综合效益。全县已建立脐橙、草菇、山地蔗、翠竹等多种特色产品基地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赣南水土保持工作从1980年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列入全国首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开始,经过30 a的综合治理,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旱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为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赣南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今后面临的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南康市农发水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新农村、发展新产业这一主线。3年来,先后完成了龙回-浮石近867hm2果园基地、青塘约733hm2果园基地的水保设施配套建设,建成了茶叶坳、土围里等精品小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