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于新的社会形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应该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现,是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体现,是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08,(12)
1.保持环境干燥、远离化学药品摆放液晶电视的房间湿度较大时,电器内部就会结露,结露之后就会漏电、短路。如果湿气已经进入了液晶电视,就必须将其放到比较温暖干燥的地方,以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科技》2005,(12):14-14
“手机休息袋”又称手机隐身袋、手机信号屏蔽袋,其第三代产品是应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制作而成,比第一代、第二代产品性能更加优良,不受网络和基站远近的限制,叮以完金防止手机电磁信号和手机安全信息的泄露,将于机装入袋内30秒钟即可起到电磁信号的屏蔽作用。这时的手机不受任何通讯设备的控制,当别人使用任意通讯工具拔打您的手机时,  相似文献   

4.
安徽丰乐农化公司剂型研发中心科研人员经过潜心研究,不断创新,率先在国内推出了第三代种衣剂品种。新品种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均聚”和“共聚”乳液技术,相对于国内传统种衣剂配方,它具有以下三大优势:成膜剂与种衣剂体系物料问相容性增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百病清治疗人工感染鸡霍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病清治疗人工感染鸡霍乱效果试验季光庭,徐龙,钟平华,申文霞,潘庆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兽药厂济南250100)百病清是本厂以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为主要成分研制的畜禽疫病防治新药。第四代氟喹诺酮作为人体广谱高效抗菌药于近几年在一些先进国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世界上香菇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日本香菇生产分为段木栽培法和代料栽培法二种,其中代料栽培法已经实行了机械化和周年生产.产品分为鲜香菇和干香菇.鲜、干香菇的加工、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寄主植物对不同基因型麦长管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并探索寄主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基础,以8种基因型麦长管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代或连续3代取食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草后,体内3种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4种麦类植物上饲养1代后,大麦对AChE和GST的诱导效果最显著,燕麦对CarE的诱导效果最显著。4种植物相比,大麦对麦长管蚜基因型1、2、3和8的AChE,基因型2、4、5、6和8的CarE,以及基因型1、3、5和6的GST的诱导效果较为显著。比较各寄主植物上第1代和第3代蚜虫的酶活性,发现4种寄主均对第1代蚜虫的CarE活性具有明显诱导效果;大麦对第1代蚜虫GST活性的诱导效果显著,但小麦、燕麦和黑麦草均对第3代蚜虫GST的诱导效果显著。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体内3种解毒酶的诱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诱导作用与蚜虫的遗传背景、繁衍世代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Fabricius)]在河口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附近土壤中越冬。第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见于5月中旬,持续到11月初。7~9月为该虫害高发期。该虫幼虫发育分为5个龄级,4、5龄级生长快,食量大,是虫害的主要危害期;其发育历期与温度有关,第1代历期最长,平均为42.7 d,第2代最短,平均为29.4 d。  相似文献   

9.
分离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鉴定、核型分析和冷冻保存。第1代分离的上皮细胞(7±1)d时开始贴壁生长,(14.0±0.9)d后铺满培养瓶底部,第2代以后贴壁时间缩短为(1.0~1.5)d,体外培养至7代后逐渐衰老。第2代以后细胞贴壁性质发生了变化。解冻后细胞活率78%,输卵管上皮细胞呈角蛋白阳性,第5代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转染p EGFP-N3载体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是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使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2代百株累计卵量在400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时间应在300粒左右,随后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时应进行第2次防治;3代百株累计85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应在50~70粒开始,第2次应在百株幼虫45头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普通电视换成了轻薄的液晶电视。一台性能好的液晶电视固然重要,但要想液晶使用寿命更长,日常的保养则显得更加重要。下面笔者来教您几个保养液晶电视的好方法。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液晶电视连续、长时间工作。我们在不看电视的时候,最好关闭显示器,或者降低其显示亮度,否则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内部烧坏或者老化。  相似文献   

14.
芳菲1号(B26×B6母本B26,父本B6)是个F1代杂交组合。其母本为雄性不育两用系,由国外先进的不育材料经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其父本由市场上最受欢迎的F1代品种自交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来。现已完成选育程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河北省亚洲玉米暝第一、二代成虫的羽化、交尾和产卵节律。两代成虫昼夜均有羽化,夜间明显多于白天。一代成虫羽化高峰为20-22时,二代成虫20-1时羽化较多。成虫在田间交尾最早始于20时10分,最晚为5时前后,交尾盛期:2代区一代成虫为23-4时,3代区一代成虫为1-3时,二代成虫为23-3时。两代成虫夜间产卵量占全天的89-98.7%,前半夜多于后半夜。一代成虫产卵高峰在20-21时,二代成虫21-22时产卵最多。以上结果与本项研究已报道的成虫行为动态和行为目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桃小食心虫在云南大理地区的发生及为害:以年生1代为主,第1代成虫出现在雨季开始(6月份)的第10~12天;亦有少量第2代成虫出现在8月上旬。幼虫能危害苹果、梨等多种水果。第1代成虫开始产卵,当卵果率达1~2%时是化学防治的最适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苹果和梨的防效分别为90%以上和83.1%。该项预测及防治方法对水果增产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猿叶虫发生与若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猿叶虫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之一,宁波地区以成虫和幼虫越冬,世代重叠,年发生不完整6代,以春菜上的 第1代与秋冬菜上的第4、5代为害最烈。经饲养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代各虫态的历期与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文中还就该虫的若干生物学特性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8.
正一、葱地种蝇1、发生规律。1年发生3代,以蛹或幼虫越冬。第1代幼虫危害期在5月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期在6月中旬,第3代幼虫危害期在10月中旬。成虫中午最活跃,集中在葱、蒜地产卵。卵期一般6天,幼虫期一般17-20天,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2、防治建议(1)消灭越冬幼虫和蛹。栽培早葱的冬闲地块,秋末进行深翻,晒死部分越冬幼虫和蛹。另外冬季灌溉也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在酱用番茄上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铃虫发生规律及习性 1.发生规律与习性 焉耆地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以第2代危害最重,第3代次之.全年发生过程以二十二团为便.越冬蛹于4月未至5月初.当5厘米地温达到12.6~14.2℃时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盛期.羽化期较长.5月底至6月初.第1代卵进入孵化盛期,幼虫期在6月上中旬,但发生量较少,寄主分散,主要为害春小麦、春玉米及食用西红柿等.第1代成虫于6月20日前后形成蛾峰,第2代卵孵化高峰在7月上旬,幼虫主要为害酱用番茄,且发生早,寄主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第3代卵孵化高峰在8月中旬,可继续为害后期酱用番茄,一般年份达不到防治指标,第3代老熟幼虫入土2~5厘米越冬,形成次年越冬蛹.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诱雌虫和雄虫的新型性诱剂,调查苹果园苹果蠹蛾和梨园苹果蠹蛾的消长动态并为苹果蠹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行取样法,诱捕器固定挂置在梨和苹果树约1.5 m高处。每种处理重复5次,诱捕器顺行依次排列,间隔3株数,共挂置7行,每行之间间隔2行树,共有75个诱捕器试验装置。20 d更换黏板,取回黏板在室内计数,通过观察成虫颜色、后翅反面有无黑板、翻看尾部生殖器结构分辨雌、雄蛾,分别计数统计。结果表明,在阿克苏阿瓦提县苹果蠹蛾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达到高峰期。第1代5月中、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期。第2代7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期,第3代8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期期。第4代9月中旬达到羽化小高峰期。梨园苹果蠹蛾比苹果园苹果蠹蛾早1个月左右达到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和第1、第2代苹果蠹蛾对梨树的危害较大,从第3代开始对苹果的危害较严重,到第4代时梨园的苹果蠹蛾成虫数量比苹果园的明显多,因此梨园是防治苹果蠹蛾的最适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