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需要制订行之有效的举措。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集体林权改革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林地上的丰富和完善。改革的重点是从明晰产权开始,重塑林业经营主体,建立以林农为主体的经营体制。具体做法是将集体林地均分到户(联户),实现"均山、均权、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是涉及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一次重大变革。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实现年内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目标,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3.
唐月红 《中国林业》2009,(22):43-43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树木所有权落实承包到农户,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平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与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和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晋文 《中国林业》2010,(12):35-35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增收和返乡就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全国全面推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质上就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家庭承包经营从耕地延伸到林地,实现还山于民,还利于民,还权于民.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11,(1):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叶春帆 《中国林业》2011,(23):29-2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2009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落实权责、保障收益”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作,笔者有幸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了这一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与林区和谐。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管理林地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林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寒 《安徽林业》2008,(1):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这既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经验的肯定,又是对正在推进这项改革地区的有力支持。作为有幸参与这项重大历史性改革的林业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一、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这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土地双层经营体制在林业上的突破,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传统的林业行政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挑战。目前,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一个重大的物权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物权理论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物权方面浅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家庭承包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省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基础上,紧扣"林权流转、经营主体、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四个关键,持续深化配套改革,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积极推进林权流转,让资产动起来从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入手,采取承包经营、股份经营、合作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办法,引导和推进林地流转,实现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全省林地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举。河北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以明晰产权、登记发证为标志,以确权到户为核心,从2006年开始展开了新一轮改革。本文阐述了河北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展示了河北林业建设在体制机制上的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明晰产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吉伟 《中国林业》2008,(19):54-54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4亿多农民将获得25亿亩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以确保农民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为农民经营林业提供制度性保障。按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15.
林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产业。2008年6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林地摆在了与我国土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同等重要的位置采抓。这将成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由单一耕地经营向地、林结合双重经营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性标志,从而实现以改促农,以农促林,以林富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在坚持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加快培育家庭林场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家庭林场的认定登记和工商注册,着力将家庭林场培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和骨干力量,使其在促进林业集约、规模、高效经营和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已认定家庭林场772家,经营林地面积48.76万亩,年总收入5.12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一、精心组织推动,培育家庭林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完成,家庭承包经营林地已经占到我国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地位举足轻重。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调查成果,对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林地的面积、森林质量和生长消耗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改革成果、未来发展潜力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质上就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续和完善,也是农村改革的延伸。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土地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宪法规定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有家庭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经营、有偿转让经营三种形式.目前,已完成确权到户面积232.5万hm2,占参改林地总面积的96.0%;已签订各种承包经营合同141万份,面积226.2万hm2,占参改林地总面积的94.1%;林改使集体林培育力度明显加大,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且巩固和完善了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文章通过对福贡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