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其需要养分也不同,单一施用肥料没有配合施用肥料效果好,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推广潮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用量,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作为一项强农惠民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技术推广成效日益显著,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其需要养分也不同,单一施用肥料没有配合施用肥料效果好,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的,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  相似文献   

3.
浅谈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农业总产的贡献率,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但是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找出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平衡施肥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事实上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其需要的养分也不同.同时土壤的类型不同,施肥量也不一样.并不是肥料放得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要提高单产,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正如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需要养分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的。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每667m^2地节约成本10-20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耕地用养平衡,培肥土壤,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编按]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是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但是,在这项工作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影响技术推广和效果的因素.造成有的地区作物增产不明显,甚至还出现减产现象,有的地区出现了肥料投入增加的问题等等,达不到节省肥料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对土壤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普遍存在盲目施肥、单一施肥、过量施肥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退化,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产品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损失。当前,以下主要途径可提高化肥施用效果: 一是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可科学地供给作物各种营养成分,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高化肥肥效,增加作物产量。据山东省土壤肥料站3年定点试验,小麦每亩施尿素20kg,增产63.5kg,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增产110kg。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作物增产离不开肥料,有的农户为追求作物高产,施用化肥量越来越大。化肥过量施用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因施用不当造成作物烧苗、萎蔫、倒伏、贪青晚熟,反而造成减产,这就是施肥不当造成了肥害。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要提高单产,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正如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需要养分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的.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每667m^2地节约成本10~20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耕地用养平衡,培肥土壤,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化肥的种类较多,施用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作物产量、作物茬口、肥料效应、肥料利用率确定化肥的种类,以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1.
过量使用化肥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料。肥料是作物增产一项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的施用量及各种肥料的配比,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及生态环境。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与高产。而当前在我国农村,在施肥上多数都是施用化肥,且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大,施用极不合理,已严重地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化肥使用量和作物产量出现了严重的反差。以我市农村为例,从80年代亩化肥施用量的53.82公斤(实物量)增加到1992年94.56公斤,有些乡村如梅列区陈大镇陈墩村,亩耕地年施用量已超过150公斤。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9年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养分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差异较大,有机肥和氮、磷化肥的配合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养分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厩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小麦在不同肥料处理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厩肥的施用使春小麦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平均增加770kg/hm^2、1240kg/hm^2、4%,使穗粒数平均增加4.2粒。氮磷、氮磷钾化肥的施用使春小麦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穗粒数都有明显增加;厩肥与氮磷化肥配合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表现为正交互作用,与NPK化肥配合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化肥用量大幅度增加,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利用率下降,效益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化肥流通环节和施用技术等存在的问题.如有的肥料供应不及时,品种不全,很多农民凭经验施肥,氮磷配比不合理,施肥技术不够科学等.如新疆很多地方,氮磷肥施用比例严重失调,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肥料浪费,还与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十分不协调,影响了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施肥技术亟待提高.实施科学平衡施肥,首先需要选择各元素、不同含量的肥料进行合理搭配,还要掌握适宜的用量、施用期和施用方法.这一系列的操作对农民来说既难以理解,又非常繁杂,不好掌握.针对这种情况,肥料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在取得大量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推出各种作物的专用肥,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施肥的难题,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专用肥是根据各种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各地的土壤情况,将各种单质化肥、土壤调理剂、肥料增效剂等进行合理配合,科学加工生产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它养分搭配合理,利用率高,施用方便,效果好,是实现平衡施肥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各项农业增产措施中.化肥起的作用占30—50%。当前农户使用多种化肥,有的胡乱混用,抵消肥效。本文告诉农户哪些化肥不能混用,以便正确合理使用化肥。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温室施肥操作上存在的不适当做法 1.化肥的施用量过多,有机肥的施用量偏少。温室内栽培蔬菜,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制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已由肥料、水分的科学施用,转为温度调控是否合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充足。化肥对于这二者不起什么作用,而有机肥料不但能为作物提供各种肥料元素,更重要的是它能源源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9.
缓释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俭  沈寅寅  施善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73-74,151
缓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作物产量。为摸索缓释肥的应用技术,特开展了缓释肥料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养分供应量相同的情况下,缓释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21.80%;在经济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增加不显著,但氮化肥的减量施用很显著,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提升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的投入量,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测土配方施肥为科学依据,通过研究不同肥力条件下,氮磷钾的科学配比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夏玉米的丰产和化肥的减量施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