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汤阴县真菌研究所技术人员 ,利用当地现有工业下脚料木糖渣栽培黄伞。经两年的试验筛选 ,研究出利用木糖渣加入适量棉壳、麦秸等原料和少量辅料栽培黄伞的理想配方 ,生产转化率不低于棉壳等原料 ,而生产成本却比棉壳降低 8~ 10倍。利用木糖渣栽黄伞成功@王志军  相似文献   

2.
多脂鳞伞(黄伞)是一种世界性的木腐野生食用菌,日本古代就已采食。为了达到商业栽培价值,Hashi和Arita用稻草和鸡粪作为培养基质,进行了人工栽培研究。材料与方法材料本试验用多脂鳞伞菌株TMI—30017。菌种限存在5℃下,麦芽提取液琼脂斜面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木糖渣栽培黄伞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军 《食用菌》2002,24(1):23-23
黄伞 (Pholiota adiposa) ,又名多脂鳞伞 ,柳蘑 ,是一种色鲜味美、风味独特的食用菌。为开发这一珍稀品种 ,笔者自 1998年起开展了利用工业下脚料木糖渣栽培黄伞的研究 ,经过三年来的研究与栽培试验 ,筛选出了以利用木糖渣为主料栽培黄伞的理想配方。经过反复试验和多点栽培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菌种制备 菌种来源于山东金乡真菌研究所 ,母种培养基为综合 PDA+ 5 0 g小麦粒。常规制作 ,接种后于 2 5℃恒温培养 ,7~10天菌丝可长满斜面。原种培养基为小麦粒 88% ,阔叶树木屑10 % ,石膏、蔗糖各 1%。或棉壳 (…  相似文献   

4.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5.
李军  祁勇 《食用菌》2010,32(4):23-24
对黄伞野生菌种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和代料栽培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伞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4℃、pH值6.5、培养料含水量65%;代料栽培主料用木屑和玉米芯两种原料搭配优于单一原料;代料栽培配方e适宜黄伞生长,菌丝长势强,方差分析表明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黄伞的优良菌株黄伞1号进行了栽培模式试验,其结果表明:黄伞的最优生产配方为:棉籽壳60%、木屑18%、麸皮15%、磷肥1%、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 3,最佳栽培模式为菌袋出第一潮菇,之后采取半覆土栽培出菇模式.  相似文献   

7.
试验立足当地资源,筛选出适合黄伞栽培的高产配方2个,生物学效率达93.07%。确定黄伞覆土栽培的生长优势在第2潮,可占整个生育期产量的近1/2。  相似文献   

8.
多脂鳞伞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脂鳞伞,又名黄伞,广布于河北各地,发生于8~10月。供试菌株采集于保定柳树枯木上。经初步鉴定为多脂鳞伞,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绣伞科,环绣伞属(鳞伞属),学名Pholiota adiposa(Fr.)Quel。本文主要介绍多脂鳞伞的人工栽培及氨基酸的分析结果。 (一)母种分离与培养:母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在PDA和马铃薯葡萄糖综合斜面培养基上(pH6.5~7.0)于27℃下培养。菌丝前端呈白色绒毛状,后部污黄色,浓密,7~10天长满斜面。  相似文献   

9.
黄伞 (Pholiotaadiposa) 又名肥鳞伞或多脂鳞伞 ,2 0 0 0年以来 ,笔者在对五台山野生台蘑资源的考察中多次采集到黄伞 ,分离纯化后 ,根据其原采集地定名为WT菌株 ,经过两年多来的驯化选育和栽培 ,已使该菌株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栽培性状 ,现报告如下 :1 生态环境和特征五台山年平均气温只有 5 .1℃ ,最热的 7~ 8月份平均气温仅在 1 6~ 2 1℃ ,野生黄伞一般在 8月份立秋前后产生 ,海拔在 1 ,50 0m以下较常见 ,主要发生在杨、柳、桦等阔叶树的枯枝烂叶上。其特征为 :单生或丛生 ,菌盖宽 3~ 1 0cm ,早期扁半球形 ,后渐平展 ,中部稍…  相似文献   

10.
泰山黄伞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黄伞 [Pholiotaadipdsa (Fr)Quel],又称多脂鳞伞 ,柳钉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野生于泰山柳树上一种优质食、药用真菌。作者于 1994年人工驯化培育成功后。已由宁夏、云南、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区及山东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栽培证明 ,该菌优质高产 ,原料易得 ,抗污染能力强 ,具有很高开发推广价值。该菌特点及栽培加工方法如下 :1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点 泰山黄伞菌丝体淡黄色。子实体黄色。菌盖直径 10cm左右 ,初期偏半球状 ,边缘内卷 ,表面有黄褐…  相似文献   

11.
滑菇(Pholiota nameko)又名滑子菇,也叫光帽黄伞或光帽鳞伞,是一种较耐寒的食用菌。滑菇在日本栽培较早,我国于1978年才开始人工栽培。目前,国内产区有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大部分采用木屑瓶栽,袋栽或箱栽,培养期约3~8个月,百斤干木屑可收鲜菇50~60斤。  相似文献   

12.
取野生黄伞子实体菌肉组织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分离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试验 ,对获得的次生菌丝体经 1代母种扩转后 ,挑取各种颜色和各个生长阶段前端的少量菌丝 ,初步确定了黄伞菌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驯化栽培试验 ,该菌株生物性状稳定 ,无退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李晓  张士颖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10,29(1):20-22,44
烟色离褶伞最适培养条件是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C/N调整到40:1,最适pH为6,最适培养温度25℃。烟色离褶伞为变温出菇型食用菌,最适出菇温度(17±5)℃,最适出菇光照度300Ix~500Ix。烟色离褶伞腐生类型和鸡腿菇相似,应为草腐菌类,人工栽培时宜选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的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4.
黄伞又名多脂鳞伞、柳蘑 ,是秋天 8~ 10月份群生于阔叶树、柳树上的一种北方特有的野生珍稀食用菌 ;现经 3年多的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 ,呈金黄色 ,菌盖、菌柄上布满棕黄色鳞片 ,很诱人喜爱。此菇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食之粘滑爽口 ,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  相似文献   

15.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在自然条件下 ,秋季生于北方榆、栎、桦等阔叶树的倒枯木、立木桩上。榆黄蘑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有滋补强壮的药用保健价值。近年来在北方栽培较多 ,而在南方市场却少见。本中心于 2 0 0 3年 1~ 5月间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 ,并获得成功。现将栽培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来自本中心培养保存母种。1 2 培养基配方1 2 1 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g、葡萄糖 2 0g、琼脂 2 0g、硫酸镁 1 5g、磷酸二氢钾 3g、维生素B14 0mg ,加水 10 0 0ml,pH自然。母种移接后于2 5℃温度下培养 10d满管…  相似文献   

16.
菌粮间作是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经营模式,该试验选用黄伞(Pholiota adiposa)、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3种食用菌,与春播玉米进行菌粮间作栽培,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分别收获鲜菇58 695 kg、56 400 kg和14 100 kg。间作食用菌区的玉米明显长势强,棒穗大,质量好,玉米产量平均10 870.5 kg·hm-2,比对照区增产20.7%。按当季市场价格计算,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增加总收益分别为205 065元、182 115元和113 775元。在相同条件下黄伞-玉米间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泰山黄伞多年的驯化培育研究,基本掌握了泰山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要点。经推广栽培,证明该菌性状稳定,品质优良,高产抗杂,生物学效率在200%左右,适于多种代料栽培。是一个适于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黄伞是一种食、药兼优的珍稀野生菇类,菌肉肥厚,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野生黄伞生于杨树、柳树、桦树等倒木或枯枝上,东北地区分布较广。黄伞为中温型食用菌,适合冷凉地区自然季节栽培。森工林区各种疏林、清林剩余物阔叶树萌生枝条、榛材棵子、青楷槭及胡枝子等,这些材料含有黄伞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食用菌栽培数量的大幅增加,生产中所发生的病害也呈增加趋势,菇农因此受到很大损失,根据多年的食用菌病害防治经验及研究,针对生产中的要求,我们对新型复配型药物——黄菇一喷灵进行了防效试验,经对平菇的黄腐病、凹斑病、褐腐病、香菇的褐腐病、白灵菇的黄水病、杏鲍菇的黄斑病等防治试验显示:预防效果接近100%,病害防治效果达到88%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代料栽培黄伞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兰芝  肖胜刚  翁垂芳 《食用菌》2011,(5):30-30,45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阔叶林杂木屑资源大幅减少,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松木屑作为木材生产的下脚料,菌草(五节芒)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2009年笔者利用松木屑、菌草粉、杂木屑、棉子壳等代用料为培养基主料栽培黄伞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黄伞(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