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蔬菜发展较快.通过总结福建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设施类型及应用性能,分析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设施蔬菜产业良性、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蔬菜温室栽培在福建省快速发展,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该文从设施降湿、农业防控、化学防控等方面总结温室大棚蔬菜病害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作为我国蔬菜行业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当前已取得十分迅速的发展,其栽培面积正在不断扩大,但设施蔬菜对施肥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表现为对肥水管理方面具有特殊要求。本文以鄯善县设施蔬菜栽种过程中存在的施肥问题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突出了科学合理施肥、平衡施肥在设施蔬菜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福建省长泰县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农民利用设施大棚种植蔬菜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其中设施大棚黄瓜套种苦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目前本县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设施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设施大棚的休闲期(5月底至10月上旬),提高了设施大棚的利用率,增加了大棚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蔬菜是指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园艺设施栽培种植的蔬菜。设施蔬菜栽培的特点是采用人工措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光能、热能栽种水果、蔬菜。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4年底,福建省设施(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6 046·7 hm2,占蔬菜种植面积的0·97%。每年因病害造成损失约30%,有的50%以上,甚至绝收。设施蔬菜病害具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生理性病害与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生重等特点。本文就设施蔬菜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与综合防治进行分析。1设施蔬菜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1·1土壤因子1·1·1连作导致的土壤障碍设施农业投资大、成…  相似文献   

6.
杨许琴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66-67,113
该文介绍了池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池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菜农知识技能水平、完善行业组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7.
北京通州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了近20年。近几年,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各部门拿出资金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蔬菜设施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本文就如何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问题,从设施蔬菜结构、设施蔬菜安全生产、设施蔬菜发展的品牌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出口蔬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出口蔬菜加工业在全国出口蔬菜加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福建省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出口蔬菜现状的调查、面临形势的分析和出口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开展福建省出口蔬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提出扩大福建省蔬菜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沛县蔬菜设施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蔬菜是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沛县不断扩大设施蔬菜规模,提高了设施蔬菜种植效益。该文针对沛县设施蔬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政府做好政策支持引导、搞好农业技术服务、突出园区建设、促进沛县设施蔬菜发展的重要措施。旨在为促进沛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常熟市设施蔬菜发展快速,番茄、菜椒、茄子、黄瓜等已成为全市大棚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菜农增收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介绍了设施蔬菜周年生产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福建省蔬菜出口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技术条件、人才资源等原因的限制,福建省蔬菜产业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探析福建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可为促进福建省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方法/过程】该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等竞争力指数,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蔬菜出口的竞争力情况,并得出结论。【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蔬菜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有优势,但相对较弱。因此从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技术及人才;品质与品牌并重;培育出口型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城市郊区蔬菜硒含量状况及硒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城市郊区菜地表层土壤的含硒状况和20多种蔬菜品种可食用部分含硒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蔬菜可食用部分(鲜基)硒含量0.4~293.0 μg/kg,其中叶菜类硒含量较高,豆类、瓜类、根菜类和茄果类硒含量较低;绝大部分蔬菜可食用部分硒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表明采样区主要蔬菜未遭受硒污染.  相似文献   

13.
福建野菜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福建野菜资源共有236种,隶属79科,174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2种,被子植物有68科163属224种,拥有较多野菜植物种类的科有:禾本科(35种)、菊科(26种)、豆科(13种)、百合科(10种)、蓼科(9种)、十字花科(8种)、伞形科(8种)、唇形科(8种)。紫萁、菜蕨、荠菜、量天尺、清明菜、落葵、马兰、马齿苋、黄花龙芽等为福建传统利用的野菜。文章对福建野菜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推进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建设,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内容。基于特色农产品的定性判别及生产集中度指数的定量分析,筛选出茶叶、水产品、食用菌、烟叶、花卉、蔬菜和水果等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分析福建省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状况,并就如何推进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合理布局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现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分为6类。选取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云南、四川和河南10个蔬菜大省,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得出河北省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第5位。根据评价指标,分析并找出提升河北省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省4个市(县)蔬菜基地采集的蔬菜根结线虫病的16份样本中,鉴定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个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多数为单一种,31%的样品为2个种组成的混合种群,这些混合种群由...  相似文献   

17.
分析福建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对福建蔬菜出口进行SWTO分析,提出促进福建省蔬菜出口对策,包括把握市场需求,生产有机蔬菜;促进蔬菜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加出口渠道;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出口蔬菜的市场知名度;做好定价策略,促进福建蔬菜的出口;争取有机蔬菜认证,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型群的方法,对福建省龙海市种植结构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GM(1,1)模型预测,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时变参数预测趋势方程,然后将参数趋势方程与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相联接,构造出预测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群.结果表明:在当前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能使综合效益提高;但到2000年,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和蔬菜需求压力加大.为保证粮菜供给,在种植结构上应增大粮食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宜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9.
根结线虫的寄生菌物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从福建省8个县(市)采集的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根结线虫样本上,分离得到24属、868株菌物分离物,显示了根结线虫寄生菌物的物种多样性.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和厚孢轮枝孢(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为优势种群.根结线虫的寄生菌物以卵寄生菌物为主,寄生性菌物区系和优势种群与根结线虫寄主植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砷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转移规律。[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福建省8个县、区的20多个品种蔬菜样品和对应耕作层土壤样品砷含量。[结果]采样区耕作层土壤全砷含量在0.94~25.27 mg/kg,平均值为5.91 mg/kg,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采样区耕作层土壤有效砷含量在0.21~2.86 mg/kg,平均为0.84 mg/kg。蔬菜可食用部分砷含量在未检出~0.163 mg/kg。其中,水生类蔬菜、绿叶类蔬菜砷含量较高,豆类、瓜类、根茎类和茄果类砷含量较低,所有蔬菜的砷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表明采样区蔬菜未遭受明显砷污染。大多数蔬菜品种可食用部分砷含量分别与土壤全砷含量、土壤有效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用转移系数来表示蔬菜对砷的吸收能力,发现转移系数有随土壤全砷含量的提高而减小的趋势,主要呈乘幂关系。但转移系数基本不随有效砷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DPS统计软件的聚类分析可按转移系数(全量基和有效基)中位值把蔬菜对土壤全砷和有效砷的转移能力分为3类:即低转移能力、中等转移能力和高转移能力。[结论]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预报、预测福建省土壤及蔬菜砷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