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虱是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鱼类大批死亡,所以鱼种鱼虱病不可忽视。近年来,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的鱼种塘每年都有鱼虱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常用敌百虫、可湿性六六六粉等农药用泼洒法来防治,虽效果好,但对鱼种有毒害作用,加之鱼种密度较大,对药物抵抗力较差,使用不当极易引起较高的死亡。自1990年开始,笔者采用木桩蘸取松脂、敌百虫的混合物后,斜插在有鱼虱病的鱼种塘来治疗鱼虱的方法,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使用方法为:每亩鱼种塘,用50克90%晶体敌百虫加50~70克清水完全溶解后,倒入25公…  相似文献   

2.
一、鱼的害虫种类和发生危害鱼类的水生昆虫,经观察鉴定,主要是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的肉食性水生昆虫。1.鞘翅目的龙虱和水龟虫龙虱为鞘翅目的肉食亚目甲虫,属龙虱科害虫,成虫似金龟子甲虫,俗称"鱼虎"、"黑壳虫"、"硬壳虫",体长3cn;左右,气管的开口在背上,即在鞘翅底下,潜在水中会冒气泡,是呼吸之故;龙虱的幼虫称水蜈蚣,俗称水夹子,外形似蜈蚣,它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夜之间能咬食10多尾鱼苗,每年5至6月份发生最多。龙虱的成虫更是鱼\虾危险的凶手,大量繁殖的龙虱能把所有的鱼消灭,更有趣的是能联合攻击10Cm以上大鱼…  相似文献   

3.
鱼鲺病的实用防治方法鱼鲺对鱼种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1龄以上的鱼类大量死亡,所以不可忽视。近几年来,河南新乡市郊区有几家渔场,每年都有鱼鲺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为此,我们对鱼鲺病的防治做了系统防治试验。现把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  相似文献   

4.
正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隶属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是一种名贵的小型溪流性鱼类。随着光唇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苗种繁育逐渐走向规模化。但近年来,随着鱼苗放养密度的增加、引用水源的不稳定和人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病害频发,这给苗种生产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车轮虫病是一种主要危害养殖鱼类鱼苗、鱼种阶段的高发性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鱼体的体表和鳃部,导致其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如防治不善,极易引起苗种大批量死亡。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产科技》1978,(3):29-31
车轮虫病是一种流行普遍、危害严重的鱼病,对草鱼苗(5—8朝)危害尤为严重。几年来,培育草鱼苗成活率不高,从海花—9朝成活率只有30%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量寄、生车轮虫病所致。前两年,曾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治疗,效果尚好,但草鱼苗对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忍耐能力较差,安全浓度掌握不当或水温过高,  相似文献   

6.
鱼种池车轮虫病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自鱼苗出膜到鱼种出塘均有车轮虫寄生,车轮虫寄生后,鱼类食欲下降,体质消瘦,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使鱼苗鱼种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为了了解该病病原体繁殖生长规律,摸索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此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为防治此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去年,江苏涟水县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在长期育苗生产中,对下列几种严重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介绍如下。1 车轮虫病1.1 病因症状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5~8月对3~5cm以下的鱼苗、夏花致死率最高。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鼻孔、膀  相似文献   

9.
刘竹伞 《齐鲁渔业》1994,11(5):10-12
介绍了在真鲷育苗中,亲鱼和鱼苗常发生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其中,亲鱼由霉菌引起的竖鳞病及仔鱼的隐核虫病,鱼虱病,在此之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也称嘎牙子,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目前,黄颡鱼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且不稳定是其养殖过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黄颡鱼鱼苗培育多采肥水下塘,结合泼洒豆浆培育的方法。这种传统的鱼苗发塘方式,所施粪肥易恶化水质,导致黄颡鱼鱼苗阶段病害较多,如浮头、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双穴  相似文献   

11.
四季与鱼病     
春季(公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被称为是鱼类发病的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青、草鱼成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病;鲢成鱼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息中华鳋病等。夏季(公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鱼类发病比春秋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色病,有烂鳃、出血、…  相似文献   

12.
早春慎防鱼类水霉病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菌等附生于鱼的皮肤而弓愧的。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丛、呈絮状,白色或灰白色。菌丝分泌毒素,破坏鱼体组织,使病鱼烦燥不安,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以至瘦弱而死。可危害各种养殖鱼类和鱼卵...  相似文献   

13.
赵文 《齐鲁渔业》2003,20(11):33-33
现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 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放养1周后的夏花鱼种,病鱼的吻部及头部呈乳白色,该病属急性病,发病迅速,易致鱼苗大批量死亡。其防治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1-2次,浓度为1×10~(-6)。 小瓜虫病:在病鱼的鳃部及体表形成“小白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慎防鱼类患黑点病病鱼身体消瘦,体表及鳍条、鳃盖、下颚等部位布满黑点,手摸有粗糙感,严重时,可引起鱼体弯曲,甚至脊椎骨变弯。主要危害草、鲢、鳊等鱼苗鱼种,长江流域都有发现,夏秋季均有流行。防治技术:①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公斤,杀灭椎实螺;②...  相似文献   

15.
<正>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干支流,为西藏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关于西藏鱼类病害方面的报道尚属少见。恰逢笔者在进行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发现一例鱼苗上感染钟形虫同时诱发水霉病大量死亡的病例,并最终找到一种防治钟形虫(Vorticella campanula)效果优良的药物,特与大家分享。一、病原体钟形虫主要危害鱼、虾、蟹的受精卵和苗种,以及龟鳖。感染此病原极易导致鱼、虾、蟹苗大量死亡,是拉萨裂腹鱼鱼苗人工养殖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关于其防治方法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四季与鱼病     
王声瑜 《内陆水产》1999,24(3):27-27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温度的变化。鱼苗下池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批量死亡,1989年4月,.桃江、安化等县从广东省购进家孵鱼苗1500万尾,因两地温差较大,加上下池遇上寒流,鱼苗死亡约1100万尾.成活率仅26%。鱼苗下池患感冒是生产中常见而又易忽视的一种鱼病。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高低而升降。但鱼体温和周围水体的温差大约为0.1℃。  相似文献   

18.
也谈鱼类气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辉成  周国海 《内陆水产》1998,23(10):28-28
鱼类气泡病是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鱼病之一。特别是鱼苗下塘后数天内,阴雨转晴的天常有发生。此病一旦发生,可见鱼池下风处的水面上飘浮着鱼苗尸体和病苗。由于鱼类气泡病发病突然,病期短,井难于发现。因此对其深入研究甚少,并有多种说法。如有人认为“鱼苗气泡病是鱼苗误香水中小气泡而引起的”。史为良先生认为鱼类气泡病是鱼鳃吸取水中溶解的气泡,堵塞其血管造成鱼类死亡。笔者在实地与治疗观察中发现,其情况又别于上述两种说法。1鱼苗气泡病致病途径笔者于1968年5月上旬久雨转晴的一个早晨巡塘,发现下塘2天…  相似文献   

19.
四季与鱼病     
<正>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成鱼白鲢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患大中华鳋病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可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1年8-9月我县石庙渔场发生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由于准备充分,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