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麦的根与冠是构成植物体的两大部分。壮苗越冬是获得大麦高产的前提,冬前根冠的协调生长发育为形成壮苗越冬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冬前根系发育及与地上部生长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为形成壮苗越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分蘖数和单株穗数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分蘖性状和单株穗数的遗传基础,以中国春(母本)和兰考大粒(父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含169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将F2:3家系分别种植于陕西乾县、岐山和杨凌三地,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小麦冬前分蘖、春季分蘖和单株穗数进行多环境联合QTL分析,共检测到21个相关的加性QTL位点。其中,6个冬前分蘖QTL位于2A、2D、5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38%~6.73%的表型变异;7个春季分蘖QTL位于1A、2D、4B、5D、7A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97%~32.60%的表型变异;8个单株穗数QTL位于1A、2B、2D和4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2.29%~41.21%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30对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其中,控制冬前分蘖的为1对,可解释21%的表型变异;控制春季分蘖的为20对,可解释0.59%~48.7%的表型变异;控制单株穗数的为9对,可解释0.08%~22.18%的表型变异。控制冬前分蘖、春季分蘖和单株穗数的加性QTL存在差异,同一QTL在不同性状中的遗传贡献率也不同;基因间上位性效应以春季分蘖最大,单株穗数次之,冬前分蘖最小,且不同性状涉及的QTL位点具有差异。小麦分蘖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本研究初步定位到的一些重要QTL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基因挖掘和高产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冻害在冬小麦越冬期间能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并导致减产甚至绝产。为深入了解冬小麦的抗寒机制,通过调查统计以及显微观察,比较了冬小麦不同抗寒性品种东农冬麦1号(强冬性)、Nostar(半冬性)和济麦22(弱冬性)在黑龙江等高寒地区越冬期间分蘖节形态结构和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枯死度、返青率的冬小麦品种的生活习性、冬前分蘖、叶距、叶宽和分蘖节维管束的分布比例皆存在显著性差异。东农冬麦1号冬前分蘖数、返青率、分蘖节维管束分布比例较高,枯死度、叶距、叶宽较小,生长锥下方的15层细胞较小,组织结构紧密,生长锥外形为敦胖形;东农冬麦1号和Nostar在越冬前维管束组织较完整,济麦22的维管束呈现破损。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与冬前分蘖数、维管束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小麦越冬前适时冬灌是保苗安全越冬,早春防旱、防倒春寒的重要措施.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死苗:还可以促进越冬期的根系发育.巩固健壮分蘖,有利于幼穗分化,并为第2年返青期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另外,冬灌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冻害严重的年份增产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的潜育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了解小麦条锈菌在甘肃冬小麦种植区的越冬情况,2011-2013年采用冬前田间定点标记、冬后移栽至温室系统观察和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礼县和平凉市庄浪县小麦条锈病的越冬株率和越冬菌源量。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在天水、陇南和平凉地区均能顺利越冬,但三地间的越冬株率和越冬菌源量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较直接观察法更为准确,可以用于小麦条锈菌的早期准确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农艺性状优良的转TaSCL14基因小麦品系,以普通小麦品种小偃39为受体获得的转TaSCL14基因小麦T1~T3代株(系)为材料,对其中TaSCL14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主要的农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TaSCL14基因小麦的T1和T2代植株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5.9%和85.6%,穗粒数、冬前分蘖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T3代4个转基因株系3-4、3-7、3-8和3-11的阳性率达到90%以上,且TaSCL14基因在各株系中的表达水平都高于对照。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小麦T3代部分株系的冬前分蘖、冬后分蘖、有效分蘖和小穗数均较野生型呈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但千粒重都较野生型有所降低,其中株系3-4和3-7降低幅度较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说明,TaSCL14基因的过表达能够影响转基因小麦的部分农艺特性,并且在株(系)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济阳区2017—2018年度冬小麦减产较多,主要从气象角度分析济阳区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对冬小麦主要发育期与积温、降水、日照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冬小麦受阴雨天气影响,播种较最适宜播期晚了1周左右,越冬前积温不足,小于450℃,苗情弱,导致冬小麦抗冻能力差,受冻风险增加,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越冬前降水较常年偏少13.2 mm,导致部分麦田受旱,麦苗群体小、分蘖少,苗情差;小麦越冬期间,低温日数较多,≤-10℃的时间为11 d,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0.6 mm,造成小麦晚播弱苗受旱受冻;返青—抽穗期出现低温天气,影响小麦生长,4月上旬的日最低气温0.4℃,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冬小麦幼苗和叶片受冻;开花—灌浆期出现了高温、干热风和多雷阵雨天气,不利于冬小麦开花、灌浆和产量的提高。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得2018年度冬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等均较2017年降低。对相关气象因素的分析对于做好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更好地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群体条件下拔节前冬小麦主茎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脱落酸(ABA)进入越冬期后明显提高,高密度高于低密度;赤霉素(GA3)在冬前不一致,除低密度处理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外,冬后都呈下降趋势;细胞分裂素(Z+ZR)高密度条件下冬前出现了高峰,而后逐渐接近;生长素(IAA)在冬前分蘖期低密度含量较高,进入越冬期高密度较高,冬后不同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同时也说明ABA可能与小麦抗寒性有关,Z+ZR和IAA与分蘖的发生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麦棉两熟种植面积的发展 ,棉茬麦的种植规模也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是 ,在棉茬麦种植过程中 ,由于播种相对推迟 ,越冬前生长期短 ,活动积温少 ,故往往难以壮苗越冬。冬前能否形成壮苗是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 ,而要培育壮苗 ,适期高质量播种是基础。就棉茬麦而言 ,要获得棉、麦的高产高效 ,应做好与棉、麦培管相关的各项工作。1强化管理 ,确保适时腾棉茬1.1肥水协调促早发据多年实践 ,每公顷产皮棉 15 0 0 kg的棉田应施纯氮2 0 7~ 2 76kg,氮、磷、钾比例以1∶ 0 .6∶ 0 .5较为经济有效。首先施足底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 30 t或饼肥 …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氨苄青霉素对小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郑州9023品种)的三叶期,以不同浓度(0、400、600、800、1 000和1 200 mg.L-1)的氨苄青霉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冬前分蘖数,并在收获时对其经济产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可使苗期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冬前分蘖数增加,最终使产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浓度为800 mg.L-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稻施用苗床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增加了水稻苗期的充实度,保证了壮苗,提高了后期的分蘖数与结实率。从产量结果上看,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3.9 kg/667 m2,增产率为5.5%。  相似文献   

12.
用成膜剂、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机及无机营养配成抗寒壮苗包衣剂,包衣两个春性小麦品种种子,以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经包衣后,提高麦苗冬前耐寒性、公顷茎分蘖数及单株干重,降低植株高度,幼苗习性由直立变成半匍匐状。成熟后测产及考种表明,包衣处理成熟期不延尺,而穗粒数、穗粒重,公顷有效穗数及产量提高,千粒重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延津县小店公社从1970年以来,冬播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但甘兰型品种的抗寒性较白菜型品种差,容易发生冻害死苗。1975年开始研究安全越冬问题,除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外,冬前培土、盖苗并结合浇水、追肥的防冻保苗效果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麦-玉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质量的影响,基于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点,比较分析了秸秆不还田(CK)、玉米单季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1)、小麦-玉米周年秸秆全量粉碎还田(T2)和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3)4个秸秆全量还田方式间小麦出苗、分蘖、干物质积累及光合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秸秆全量还田影响小麦出苗速率,出苗速率表现为CK>T1、T3>T2;秸秆全量还田不同程度降低了小麦出苗率,但影响不显著;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下六叶期小麦单株分蘖数、LAI、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重、根冠比、SPAD值、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均增加,冬前群体生长率及光合势分别提高了8.33%~35.29%和4.33%~22.11%。 综合来看,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有利于壮苗的培育,是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的秸秆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减少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农优3号和中麦998为材料,分别在冀中北生态区的徐水区和冀东生态区的昌黎县进行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次数处理(CK: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_2:越冬水+拔节水;W_1:越冬水),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两个供试小麦品种孕穗期叶面积系数呈下降趋势,W_1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减少灌水次数导致2个冬性强筋小麦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而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其中农优3号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中麦998以W_2处理最大。减少灌水次数使冬性强筋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灌水次数减少造成冬性强筋小麦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稳定时间延长,但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下降。本研究条件下,徐水点农优3号的产量较高,而昌黎点中麦998的产量较高;相同灌水处理下,同一品种在昌黎点的品质指标优于徐水试验点。综上,在河北冬性强筋小麦种植区可以选用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协调其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用成膜剂,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机及无机营养配成抗寒壮苗包衣剂,包衣两个春性小麦品种种子,以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经包衣后,提高麦苗冬前耐寒性,公顷茎分蘖数及单株干重,降低植株高度,幼苗习性由直立变成半匍匐状。成熟后测产及考种表明,包衣处理成熟期不延尺,而穗粒数,穗粒重,公顷有效穗数及产量提高,千粒重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茎数、单株分蘖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11月25日冬灌的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N10∶0)的拔节期总茎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和氮素吸收量、表观利用率高于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N7∶3)处理,冬前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则相反。冬前灌水时间提前和氮肥一次性底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前期单株干重;冬前灌水时间推迟和后期追氮则有利于灌浆期穗部和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采取一次性底施,并于11月25日冬灌,可实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8.
近54年来晋南气候变化及其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晋南地区气候变化与旱地小麦产量的关系,利用山西省临汾市1961年6月至2015年5月的逐日降水量、气温及日照时数资料,对近54年来晋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旱地小麦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近54年来年平均降水量为478.2mm,波动中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最少,21世纪开始回升,平水年和枯水年份分别占31.5%和38.9%;旱地小麦休闲前期(6-7月)和越冬前(播种到日均气温5d稳定在0℃日期)每10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减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休闲中后期(8-9月)降水量增加,对增加旱地麦田深层土壤贮水量有利。年日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以每年0.040 6、0.024 6和0.064 9℃的趋势逐年升高,旱地小麦冬前积温、越冬期日均温也逐年升高,其中冬前积温≥700℃的年份占74.1%,21世纪后达100%,使小麦冬前旺长的几率增加,越冬始期从20世纪60、70年代的11月下旬推迟到21世纪的12月上中旬。年日照时数呈缩短趋势,其中越冬期缩短最明显。晋南旱地麦区小麦产量与降水量存在较高正相关性,其中与生育期降水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小,因此降水是制约晋南旱地小麦稳产高产的首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暖冬气候条件下调整小麦播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通过分期播种的方法 ,对 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生育特征、穗分化进程及受冻害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春性越强的小麦品种 ,播种越早 ,越冬前发育速度越快 ,达到的幼穗发育阶段越高 ,越冬期间受冻越严重。以二棱期越冬 ,小麦受冻的危险较小。据此 ,提出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20.
淮河下游露地越冬采种甜菜最适播期是8月20日左右,移栽期在10月25日前,冬前壮苗根颈粗2.5~4.5cm。抽薹期母根根颈粗与产量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抽薹前挖心或薹高8cm前打项,可创造丰产株型。始花期根外喷施磷钾肥、花期摘尖、辅助授粉,可提高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