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麦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1992年以九三90—6007为母本,以克85—3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于1997年F6代决选出入选品系(品系代号为九三97-6205),于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参试品系共12个,其中4个品系连续参加了两年,4个品系刚参加了2000年的试验,另3个品系于1999年试验结束后,因产量与对照品种差距较大,或纤维品质、抗病(虫)性能不好,2000年自动退出.两年试验的对照种均为中棉所19.试验共进行了15点次,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3行区.参试品系的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和抗虫性由农业部指定鉴定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统一鉴定.纤维品质由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900系列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参试品系 (种 )共 1 5个 ,分别为太 97d5- 1、宁杂 60 2 ( s GKZ9)、南优 3号、九杂四号、皖杂3号、JZHR9999、泗杂 3号、宛 98、豫杂 36、中 0 2、湘Z2 0 84、南农 0 2 - 1 0、VH3、中 990 1和 C1 2 ,以泗棉 3号为对照。其中太 97d5 - 1、宁杂 60 2 ( s GKZ9)、南优 3号、湘 Z2 0 84和九杂四号等 5个品种为第二年参加试验 ,其余 1 2个品种为第一年参加试验。试验分两组进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0 m2左右。两组试验均有 1 5个点次参与汇总。委托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进行抗枯、黄萎病和抗红铃虫鉴定 ,江…  相似文献   

4.
丰收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1998年以克交96—194为母本、绥96—8104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9—2000年所内种植F1~F2,2000年冬海南岛种植F3.2001年所内种植F4,2002年所内种植F5.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832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5.
珍汕97A/97107—125简称“汕优125”,其恢复系是湖南省郴州地区农科所于1979年用窄叶青 8号与 IR30杂交,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与珍汕97A配组后,经1983—1984年两年多点试验鉴定,表现熟期早、产量高、抗性好、结实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表现好的早熟组合之一。 “汕优125”1983年参加郴州地区农科所新组合鉴定,平均亩产477.5公斤,居23个组合第一位,比对照广陆矮4号每亩增产61.1公斤,增产14.6%;1984年参加郴州地区杂交早稻区试,平均亩产484.115公斤,日产量4.25公斤,7个试点中,有6个点比对照湘矮早9号增产,幅度为2.2—14.3%,1984年参加湖南省杂交…  相似文献   

6.
早丰大麦(原名海选72),系海安县农科所进行抗病选育而成。经过省、市、县七年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鉴定与大田生产示范,表现比对照矮早三和如东3号大麦具有早熟、抗病、高产、优质和综合性状好的优点。深受群众欢迎,已在县市内外扩种20多万亩。一、选育经过早丰大麦是海安县农科所1984年用80F72大麦抗病筛选而成。选种圃原编号为80F72大麦—80F选1—7,80F选7-2—选7-2—选7-2—选7-2—海选72—海选72—海选72,经过4年抗病筛选,1987-1988年参加县品比;1988—1991年参加市品比;1991年一199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 46(原名中 980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3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杂交棉组生产试验 ,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中棉所 46亲本组合为中 9618×中 0 92 2 71,中9618和中 0 92 2 71均是由中棉所利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的品系 ,2 0 0 0年利用中 9618和中 0 92 2 71配制成新组合中 980。该组合 2 0 0 1年在河南省 3点次 4重复进行 F1代比较试验 ,同期进行纤维测试、抗病性鉴定。2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 9天 ,属中早…  相似文献   

8.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新陆中 7号是由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 1 992年以 85— 1 1 3为母本 ,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7年参加自治区第七轮区试的预备试验和抗病鉴定 ,表现早熟、高产、高抗枯萎病。1 998年正式参加自治区第七轮区试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 ,产量、抗性均表现突出。 1 999年继续区试的同时 ,又参加自治区种子站安排的生产试验和示范。同年 1 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 1 30天 ,植株塔型 ,株高78cm左右 ,II类分枝 ,第一果枝着生节位 3~ 4节 ,株型清秀 ,枝叶疏朗 ,通透性好…  相似文献   

9.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5号(原系号9303-5-4-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啤酒原料研究所于1993年以8759-7-2-3为母本、CA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0~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4~2005年在参加甘肃全省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对比试验和多点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参试品系 (种 )共 1 0个 ,分别为华杂30 2、荆 96- 1、湘 K- 5、荆 97- 2 8、通 945 0、南抗 6号、荆 1 0 2 9、新洋 91 1、川棉 65和对照泗棉 3号。 2 0 0 2年参试品系 (种 )也为 1 0个 ,其中包括由上年滚动保留下来的品种 2个 :荆 97- 2 8和南抗 6号 ,与新增参试品种 7个 :湘 Z2 0 84、太 97d5 - 1、宁杂 60 2、南优3号、九杂四号、川棉 45和 s GK国优 9688,以泗棉3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0 m2 左右。两年共有 35个点次参与汇总。委托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进行抗枯、黄萎病和抗红铃虫鉴定 ,江苏省…  相似文献   

11.
1选育过程1996年以优质小麦龙辐91B569为母本,本所高产品系钢94-4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为96134,当年收获杂交种子45粒,1997年种植F1代,1998至2000年F2-F4机播混选,2001年F5株代,2002年F6代决选,决选系编号为钢02-325。2003至2004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2005年所内品比,2006至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东  相似文献   

12.
商研9938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2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杂交组合(豫花9316×豫花9327-10)杂种后代F3单株种子20粒(引进时系谱号为9938—0—0—8—1).参加所2003—2005年株行试验.从中选出表现优异F4 9938—8-1-2—1株系。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食用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我院大麦室于1985年以高产抗倒大麦“泾大1号”与国外引进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配制杂交组合,采取系谱法,经过多年单株选择和株系比较,于1994年选择到1优良株系进入本院品系比较圃,经两年品系比较,该品系于1996年以“苏B9602”为代号参加全国大麦多点试验,1997-1999两年参加省大麦联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参加省大麦区试,2001-2002年度参加省大麦生产试验,于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B9602被定名为“扬饲麦3号”。  相似文献   

14.
鲁花5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科所于1971年以花27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后经11年反复选择鉴定,于1982年育成。参加了1983—1985年省春播花生早熟组区试及1984—1985年生产试验,1986年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确定在全省推广。 产量表现 1983—1985年省三年区试共30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77.9公斤,居参试的七个品种首位,比对照花28增产10.2%;1984—1985年省生产试验,两年5点10次,平均亩产荚果243公斤,居首位,比花28增  相似文献   

15.
1选育过程。新海 2 1号是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1 993年经 (新海 8号×吉扎 75 ) F2 × (新海 1 0号×A杂交铃 ) F2 杂交南繁北育而成。 1 993年冬南繁加代 ,1 994年杂种二代进行单株选择 ,1 994年冬继续南繁加代 ,1 995年建立 4代株行 ,进行鉴定、筛选 ,1 996年继续进行鉴定 ,筛选出 96— 1 0 7行系 ,其产量、品质、综合性状均十分突出。 1 997、1 99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 1 999年在所内进行大田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 2 0 0 0年参加自治区第八轮长绒棉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 2 0 0 3年 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  相似文献   

16.
巴单四号是巴盟农研所玉米课题组于1993年杂交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1995年经所内单交种鉴定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1998~2001年参加巴盟区试;2001年参加内蒙玉米预备试验。经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是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株型紧凑、单秆大穗型、中晚熟优良杂交种。1产量表现(1)所内试验:1995年参加所内新组合鉴定,试验产量16410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31.3%;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种产比试验,5年平均产量13228.5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15.8%。(2)巴盟区试:1998年全盟4点汇总平…  相似文献   

17.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4号(原名宛早654),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于1981年以高产优质早熟品系宛早258和高产夏棉中棉所10号的杂种一代为母本,与特早熟的辽棉9号为父本杂交,经过枯、黄萎病混生地,连续选择,培育而成。1991—1993年参加全国夏棉长江流域试验,1993—1995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区试豫南片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1996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豫棉14号。1豫棉14号的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豫棉14号参加全国夏棉第六轮长江流域区试,3年6省16点次试验,平均产量籽棉2336.25kg.hm(-2),皮棉…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继续鉴定1984—1985年省区试获第一位的品种—79026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产量表现和纤维品质,为大面积推广接班品种提供依据。参试品种为79026,以外省引进的泗阳835和本省1984年前鉴定的赣棉78—7分别作为它的对照品种。并在全省不同生态地区的彭泽县棉种场、玉山县农科所、丰城荣塘棉种场、省滨湖所、省棉花所等五个试点进行鉴定。试验制订了统一的设计方案,随机排列,重复两次,小区面积0.2—0.3亩,全试验净面积1.2亩(彭泽点1.8亩),每亩密度4000株左右。综合试验结果:各参试单位,除玉山点因田间施工不严,数据不全报废外,其余各点均按实施方案执行。79026 1984—1985年参加省区试,产量列第一位。1986年各点子棉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9.
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用河南小麦新品系宛抗42作母本,与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杂交,在昆明夏繁加代后于2002年选育出优良F5株系03062,经2003-2005年进一步选择和品比试验获得定型的F9株系,以代号渝03062参加2006-2009年重庆市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鄂杂棉 4号 (荆 1 0 2 9)亲本来源于荆 551 73×P1 6。荆 551 73是鄂抗棉 9号的原代号 ,表现丰产、优质、多抗 (抗枯黄萎病、红铃虫、红蜘蛛、中抗蚜虫 ) ;P1 6也是本院选育的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系。1 995~ 2 0 0 0年在本院枯、黄萎病自然病圃参加组合鉴定和大区比较试验示范 ,其 F2 代 1 998~ 1 999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 ,同时进行 F1、F2 代生产试验示范。 2 0 0 1年 3月 1日通过湖北省审定并命名。2 F1代历年试验结果1 995~ 1 999年在枯、黄萎病地参加 5个正式组合鉴定 ,皮棉产量每公顷为 1 666.65~ 2 2 2 4 .8kg,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