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早熟棉花7个农艺性状、7个产量性状和8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苗—开花、开花—吐絮及生育期短的品种,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开花—吐絮和生育期长的品种,可增加纤维长度,提高比强度,但黄度增加.选择高衣分的品种,会使铃重减小,子指降低,纤维长度变...  相似文献   

2.
将30份甜高粱材料分别在哈尔滨和北京种植,以研究不同地域的气象条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日数、株高、穗长、单穗重和千粒重等性状变化很大;而茎粗、分蘖和含糖量性状变化幅度较小;相同品种在哈尔滨种植与北京种植相比,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穗变长、单穗重和千粒重增加,各性状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两个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的;茎粗和分蘖不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主要由品种本身特性及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啤酒大麦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啤酒大麦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生产出高品质啤酒。目前中国的啤酒大麦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江淮和西南地区,而东北春大麦区主要是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地区。在东北春大麦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除品种和栽培方式以外,防止主栽品种的优良种性退化也至关重要。品种一旦混杂退化,其优良性状很快丧失,从而失去推广利用价值。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为材料,按NCⅡ杂交模式,分析了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每穗行数、每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9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经过遗传改良后获得的改良系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得以提高,少数性状变化相对较小,个别性状还有变劣的趋势;改良系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经卫星搭载航天旋变后的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的观察测试研究,两年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及衣分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生长发育、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均有较明显的改变作用,其效应可持续到二代以后;航天诱变对改善棉花品种的早熟性、衣分及纤维强度作用最大;不同品种及性状对航天诱变的反应程度及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同行距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50cm行距是本试中果蔗表现最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全部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都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20.41%,甘蔗含糖量增加20.70%;13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较好的行距,对果蔗的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14.04%,甘蔗含糖量增加14.84%;11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稍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具有轻微正效应,其甘蔗产量增产10.56%,甘蔗含糖量增加11.72%。  相似文献   

7.
茶园土壤性状与绿茶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础,茶园土壤的性状主要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不同的土壤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年实验数据对166个河南大豆栽培品种的7个花器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旨在揭示花器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豆育种产量水平突破提供深层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器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部分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显著.其中,萼片、沟槽、花瓣外露对百粒重和单株总粒重的影响较大.逐步回归表明,萼片长度、花瓣外露和花柱长度对柱头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几个甘蔗品种自然受冻后品质变化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几个甘蔗品种自然受冻后的品质变化及茎耐寒性研究表明,甘蔗冻后,品质性状都向变劣的方向发展,随时间推移而加大,且宿根比新植更易变劣。不同的品种,品质状其变劣的趋势和程度各异。品种简抗冻变劣能力,茎耐寒性差异较大;抗冻变劣能力,茎耐寒性表现较了的品种其冻后的宿根性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生物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南地区主要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子粒性状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该区大多数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叶片数、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出籽率和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主要分布区间和变异系数,并对株型、子粒形状和颜色等典型质量性状进行了调查,为今后玉米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芝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个芝麻品种(品系)为材料,根据生物学意义将15个性状归纳为4个性状组,对性状和性状组基因 型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由多个农艺性状间接改良品质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 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艺性状(株高、果轴长、始蒴部位)和产量构成因子(蒴粒数、千粒重) ,而且农艺性状 与产量构成因子以正相关为主,因此可以同步改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含油量与主 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种子容重呈正相关,而与粒宽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含油量和产量可以 协调发展,同步提高,而且可以通过籽粒性状间接辅助选择高产、高含油量的芝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性状分析及对水稻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2014年四川水稻主导品种已发布的数据,对这些主导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水稻主导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川省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系)性状比较和年度间产质量性状表现,分析了甜高粱在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潜力以及产质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探讨了主要栽培措施对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豆种子性状、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2个种子性状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在测量种子百粒重、百粒容积和容重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平均值,计算大豆种子性状、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粒重和容积与出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基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幼苗根、茎、叶干物重呈显著或不显著的正相关,与后代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叶绿素含量高的品种,单株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多,百粒重和单株产量高。幼苗茎干重和根干重对单株分枝数和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基茎粗与百粒重呈显著相关。选用大粒品种,既可培育壮苗,又可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5.
张黎明  肖瑾 《作物研究》2013,(5):434-437
为了选择适应龙山县环境条件的优质烤烟新品种,选用7个烤烟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抗病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品种0508,表现较差的是品种HZ07—5—1和MSl01*GK8。  相似文献   

16.
《广西蔗糖》1999,(3):F003-F003
一般甘蔗品种优良工艺性状认定为田间生长甘蔗高纯度、高糖分的品种,而忽视了与糖厂产糖率密切相关的性状即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程度;目前国内糖厂绝大部分原料蔗由千家万户生产供应,从砍运甘蔗到原料蔗入榨一般3~4天时间,不同品种蔗糖分转化明显不同,糖分转化快的品种砍收后3~4天蔗汁纯度、蔗糖分明显变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变高。建议选育种工作重工艺性状测定时增加蔗转化率这一项,并作为选育种筛选性状之一。糖厂对这种植的品种进行蔗糖转化率测定,蔗糖转化率大于10%的品种应坚决淘汰。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及蔗…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 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5个不同显性矮源回交 6代以上 ,产生的 5套近等基因系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间长、旗叶长和生物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显性矮源的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 ,回交父本的遗传背景对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有一定的修饰作用。所有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都极显著降低回交父本的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生物产量。西农 0 2和矮苏 3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穗长没有影响 ;奥尔森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小穗数没有影响 ,对旗叶长影响比较小 ;矮变 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所有主要农艺性状有极显著降低作用。携带 Rht10突变基因的西农 0 2和矮变 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西农 0 2矮源不同于矮变 1号矮源。此外 ,本文对如何降低显性矮源的负效应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澧县、大通湖、省棉科所、南县、君山、安乡7个区试点。对包括湘杂棉8号在内的共11个杂交棉品种组合进行了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从不同生态条件下年际间杂交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变异系数来看,铃数和麦克隆值变异系数较大,衣分和整齐度变异系数较小;从不同生态条件下年际间杂交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来看,皮棉产量与铃数、衣分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铃重呈负相关,纺纱均匀性指数与比强、纤维长度成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麦克隆值呈极显著性负相关。,衣分值是产量性状中最稳定的,整齐度是纤维品质性状中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川选果蔗2003—1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表现突出,甘蔗产量居首位,还抗多种病虫,且抗涝抗倒伏等;川引2002—27的蔗汁蔗糖分最高,茎径中大,商品性状较好,抗病抗虫抗倒伏;川引2002—6、川引2002—17、川引2002—22和川引2002—24等品种的多数性状表现不突出,有待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绿色革命"以来,小麦改良进展变缓,"重组加选择"传统遗传改良模式的潜力似乎已挖掘殆尽。同其他物种一样,小麦在发育调控和株型构建等方面存在很多遗传"累赘"(影响生长发育平顺性和效率的性状),正是这些"累赘"赋予了小麦强大的生存和繁衍保障能力。但对于多数农业核心区而言,这些能耗型"累赘"明显多余,难以适应未来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小麦的"累赘"性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余的分蘖和茎叶消耗,二是耗时的春化和光周期需求(满足需求之前生长发育非常缓慢)。重组改良或简单的基因工程只能把"累赘"性状适度减弱,而利用快速发展的生物学新技术把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信息彻底剪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累赘"。只有以农耕文明所营造的无逆境环境来取代小麦"累赘"性状所担负的生存繁衍保障责任,解除小麦的逆境灾害之忧,才能使其成为籽粒克隆的生物工厂,彻底解决人类生存的衣食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