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守军 《种子科技》2023,(8):121-123
产量是评判玉米种植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环境因素、种植策略等。地膜覆盖是一种调节种植区域温度、促进植物产量提高的种植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领域中。现阶段,地膜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膜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有所差异。为探究地膜技术在玉米种植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分别设立了3个试验区和1个对照区,选择3种不同的地膜应用于玉米种植中,并在玉米生长不同周期测定玉米各项指标,以此挑选最佳的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陇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 400hm2左右,近年随着地膜玉米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5年全县地膜玉米面积4 000hm2,地膜玉米虽然达到增温保墒抗旱增产的效果,但农田残留的地膜已严重影响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为了消除白色污染,在2015年引进12个玉米品种,进行露地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宜陇县露地种植的高产玉米新品  相似文献   

3.
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临夏市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临夏市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种植成本高,效益低;(2)品种结构单一,秸秆利用率不高;(3)地膜回收利用率不高,白色污染加剧。提出了如下发展思路:(1)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蚕豆等传统优势作物面积;(2)调整玉米品种结构,扩大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面积;(3)大力推广各类节本增效技术,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4)加大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推广步伐,防治白色污染;(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4.
张鑫 《种子科技》2023,(1):30-3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大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方式,阐述了该技术的推广策略,涵盖健全推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出台优惠政策等,概括了推广该技术对大豆玉米种植的作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黎旭涛  武文乐 《种子世界》2021,(11):0036-0038
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意义以及对策。随着市场上对于玉米的需求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有效调节农业市场上玉米的基本供需,文章首先从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入手,具体分析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策,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便于实现玉米的高产、丰产。基于此,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地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中部包括大方县,毕节县的大部分,织金县、黔西县的少部地区,海拔1200—1600米,是全区主要的玉米生产地带。近年来推广地膜玉米后,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亩增产100—150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一地区地膜玉米的产量水平,挖掘地膜玉米的增产潜力,1990年我们在毕节地区科委、计委的立项支持下,首次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开展了地膜玉米种植密度与施肥问题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蒋福涛 《种子科技》2022,(8):136-138
文章介绍了玉米种植新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分析了目前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从提高对种植基础工作的把控、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注重产业链发展规模化生产、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提升、合理安排生产结构科学布局等方面,对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有效对策进行详细论述,以期能为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模式、技术要点、效益分析、适宜范围等内容,以期为春播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高科技栽培技术。近几年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霜期短、热量贫乏的冷凉地区,也带动了地膜洋芋、地膜棉花、地膜花生等作物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地膜栽培玉米倒伏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在韩城市示范推广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和认可,但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部分地膜玉米发生倒伏现象,影响产量并减少收入,其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史明 《种子科技》2017,(2):47-48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旱区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以大小垄相间的方式进行种植,同时在整个种植地块都铺设地膜,一方面体现了地膜集雨功能,少量的降水也能够流至种植沟中,进而深入到玉米根部;另外一方面该种植方法符合旱区少雨的特点,增加了作物产量,提升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22 年根据大豆扩种任务,云南省保山市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0.333 万hm2(5 万亩),结合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思考保山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为该技术在保山市因地制宜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研究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论述了推广和应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意义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地膜栽培在毕节地区的应用与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在我区得到蓬勃发展。应用范围广,规模大,效益显著。对全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玉米已经成为我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现就我区地膜玉米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发展前景,谈一点粗浅看法,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册亨县玉米种植增产增收措施,特进行了册亨覆盖不同地膜效果探析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采用完全生物降解膜黑色可提高产量和效益明显,可在册亨县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能力较强。虽然玉米在恶劣环境下依旧能够存活,但却无法实现高产。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不仅需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还需要为玉米生长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2 000万hm2,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玉米。我国作为玉米种植以及消费大国,应积极创新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以促进我国农业领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文章从整地、种子处理、田间管理、播种采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维度详细探究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并从定位技术推广需求、适应需求客户转变以及一体化推广等方面详细探究农业推广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玉芳 《种子科技》2022,(22):62-64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泛,在南方和北方都广泛种植,种子可食用、可作为饲料,秸秆可作为肥料。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农业经济、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全面提升玉米产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基础。文章陈述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分析了影响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总结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为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技术,正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这种种植模式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了更有效地推广这一模式,从多个方面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种植模式在丹东地区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1现状分析马铃薯一直是我县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及饲料来源,常年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占汉中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占我县粮食总产的37.6%。近年来,通过农业部门全面推广以脱毒种薯、化控和高垄栽培为内容的三项技术及配套冬播、平衡施肥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马铃薯+玉米+红苕"、地膜马铃薯+玉米+蔬菜等多种规格间套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县马铃薯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2006年,我县马铃薯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可在坝上地区种植,且较坝上主要农作物增产57.5%~169.2%,增收24.4%~104.3%.根据影响坝上地膜玉米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区划出坝上地膜玉米种植的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