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艾良中  徐伟  徐应诚  刘定忠  汤建国 《江西植保》2009,32(3):134-134,136
棉盲蝽是彭泽棉区棉花上一主要叶面害虫,发生的主要种类有中黑盲蝽、绿盲蝽等。在抗虫棉推广种植以前,该虫仅在棉花的生长前期发生较重,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与普及,该虫在棉田内的发生明显上升,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棉花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赣北棉区棉盲蝽加重发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盲蝽是赣北棉区棉花的主要叶面害虫,发生的主要种类有中黑盲蝽、绿盲蝽等.在抗虫棉推广种植以前,该虫仅在棉花生长前期发生较重,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小.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该虫在棉田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3.
棉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棉盲蝽由以往的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和对棉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大面积种植,靶标害虫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棉田农药化防的次数减少,非靶标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却日趋严重,如棉盲蝽种群数量剧增,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在雨量多的年份,损失更为惨重.已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5.
棉田是以棉花为中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由于棉花各生育阶段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化学信息物质,以及小气候的不同,因此,棉花各个生育阶段的害虫种类和种群数量是不一样的;与此相适应的天敌种类和种群数量也不相同。不同的棉虫和一种棉虫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天敌对它的控制程度亦有区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棉虫自然天敌,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须了解在一定的区域内,棉虫天敌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研究它们  相似文献   

6.
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重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 ,是全国苹果的主要产区。因受地理、环境条件影响 ,苹果病虫种类多 ,为害重。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曾经得到有效控制的蛀果类害虫 ,再度呈严重发生为害趋势。1 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发生状况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在 80年代、90年代中期经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 ,得到了有效控制 ,虫果率一直保持在 3 %以下。自从 1 997年以来 ,以桃小食心虫为主的蛀果害虫再度猖獗 ,虫果率一般为 1 5%~ 2 0 %,偏远地区、管理粗放的果园 ,虫果率高达 50 %,苹果年产量损失为 90 0 0万…  相似文献   

7.
红铃虫是简阳棉区常发性的主要害虫,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为害极大,损失严重。历来是我县棉区防治的主要对象,常用于防治红铃虫的费用占防治棉虫总费用的50—60%。摸清害虫的为害损失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为适应综合防治的发展,开展对红铃虫为害损失的研究,为制订防治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从1982年起参加了由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持的长江流域棉红铃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协作,现将几年来研究结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我国的棉花主产省之一,2004年棉花种植面积达100万hm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整个棉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棉铃虫为害大大降低,刺吸式害虫为害持续上升,次要害虫棉盲蝽、棉象甲等逐渐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农药使用次数成逐年上升。为了提高棉农对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保护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我们实施了FAO/EU棉花IPM项目。项目主要以农民田间学校的形式,采用参与式的成人培训模式,通过田间生态调查,使农民明确自己田里的主要病虫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烟粉虱犤Bemisiatabaci(Gennadius)犦属粉虱科。由于其形态的变异性,产生了许多同物异名,如烟粉虱、棉粉虱、甘薯粉虱。烟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在一些产棉国如苏丹、埃及、印度、巴西、伊朗、土耳其、美国等国家的棉花上造成一定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棉花,在蔬菜和花卉上也发现了此虫的为害。烟粉虱食性杂,寄主广泛,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目前,烟粉虱已是美国、巴西、以色列、埃及、意大利、法国、泰国、印度等国家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早在1…  相似文献   

10.
棉田盲蝽象种群发生,为害及生态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盲蝽象种群发生、为害及生态分布的调查研究武穴市植保站(436400)戴少华,郭茂胜棉盲蝽象是棉花害虫之一,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近20年期间,下降为次要害虫而被兼治.1985年开始抬头,并急剧上升为主要害虫。我们就其种群发生、为害及其生态...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是 1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 50年代在山东曾经发生 ,60~ 80年代很少发生 ,90年代发生为害程度不断上升。 1 994年发生较轻 ,1 996年较重发生 ,1 997年暴发 ,发生面积 1 3 0万hm2 ,1 999年又一次暴发 ,发生面积超过 1 0 0万hm2 。全省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主要为害棉花、甘薯、花生、大豆多种蔬菜等作物。在大葱、姜、辣椒上为害尤其严重。章丘、莱西大葱虫株率达 70 %~ 90 %,最高达 95%,百株有虫 50 0~ 60 0头。白菜、甘蓝百株有虫 2 0 0~ 3 0 0头 ,最高达70 0~ 1 0 0 0头。单县辣椒田百株有虫 50 0头。潍坊市蔬菜田百…  相似文献   

12.
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个属,以幼虫潜叶为害。全世界约有300多种,其中23种具有经济意义,但以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liae和线斑潜蝇L.strigata五个杂食性种为害最严重。前三种原产于美洲,已被欧洲等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后两种原产于欧洲,也被美国等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因此统称为危险性斑潜蝇。斑潜蝇原为一般性害虫,但在70年代后期一些种类突然上升为主要害虫。美国佛罗里达州70年代及80年代早期芹菜、莴苣、番茄及菊花因斑潜蝇为害损失严重,1976~1977年仅番茄生产损失就达几十万美元。1984年夏威夷蔬菜因遭斑潜蝇为害而损失1170万美元。 现简单介绍其中的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是赣北棉区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964年、1969~1972年、1978年、1990年、1991年暴发成灾,为害棉花占植棉面积的10%~20%,蕾铃被害一般30%左右,重的达60%~80%,造成棉花减产三至四成,部分棉地甚至绝收。棉(?)虫的为害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笔者对该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棉盲蝽象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气候条件、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前认为是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如今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其虫量之大,发生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障碍因子。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其演变规律,掌握其发生动态,认清其为害特征,从而采取相应  相似文献   

15.
泸州地区稻飞虱监测预警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飞虱是四川南部稻区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泸州是四川稻飞虱的常发区,重灾区。20世纪80年代前,本地区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间隙暴发为害。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已取代褐飞虱成为本地区稻飞虱的主要虫种,暴发频率显著增加,到90年代几乎间隔1年大发生1次。2000年后,泸州南部稻区(叙永县、古蔺县及合江县南部)白背飞虱几乎年年偏重至大发生(表1),已成为影响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经济害虫,必须加强监测控制,减轻其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县属苏北沿海棉早、粮地区,常年植棉65万亩。红蜘蛛是本地棉花常发性害虫之一。70年代到80年代初,棉花与玉米夹作直播,共生期长达90多天,是红蜘蛛为害猖獗时期,11年中大发生有6年。1985年以来棉花以移栽纯作为主,红蜘蛛的发生危害规律也发生了变化,为害期缩短,为害程度减轻,但蚕豆麦套棉田仍为必治田块。为简化测报及防治程序,  相似文献   

17.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是山东省棉花的主要害虫,1992年在全省特大暴发,发生范围之广,卵量之高,为害之重,是历史罕见的,现就大发生的原因初步剖析如下:1 山东棉铃虫发生演变情况五十年代,棉铃虫不是棉花的主要害虫,1965年前,只有四次发生较重。以后逐步上升为棉花的常发性害虫,七十年代成为棉花的重要害虫,发生程度越来越重,八十年代重于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重于八十年代。1992年特大暴发,为历史上最重的一年。以二代为例,德州、聊城等6个主产棉地市,百株累计卵量七十年代平均197.2粒,八十年代平均341.6粒,卵量增加73.23%。1991年  相似文献   

19.
1 发生概况三化螟是安徽省水稻的主要害虫 ,50~ 70年代发生为害尤为突出。 70年代 ,沿江稻区为防治三化螟 ,曾出现“万家灯火”诱虫景象 ,当时全省年发生面积高达 1 47万hm2 次以上。 80年代初至 90年代初 ,发生逐渐衰落 ,发生面积逐年减小 ,为害程度逐年减轻 ,到 80年代末期 ,有些地方甚至见不到三化螟。 1 995年以来 ,三化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年发生面积已由最低年份 1 991年的 1 1 .5万hm2 次 ,上升到1 999年的 66.7万hm2 次。特别是三代三化螟近年已成为本省沿江稻区迟中稻、单季晚稻、早栽双晚穗期的主要害…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属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是我国发生普遍的水稻重大害虫,也是全州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州县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为褐飞虱Ni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rucifera(Horváth)。20世纪80年代以前,稻田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褐飞虱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白背飞虱的数量迅速上升,成为为害水稻的主要种群,并且发生程度加重,进入21世纪褐飞虱比例又攀升。笔者对全州县植保站30多年的灯诱数据和田间系统观察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