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种草养畜、养禽、养鱼,已成为当今养殖业界的热门话题和行之有效的饲料来源,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切实可行的举措. (一)选择品种 我们提倡的牧草,是指经过人工科学培育出来的优质牧草,它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2.
牧草种植认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市草原管理站是吉林市农业委员会(市牧业管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从1997年开始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几十种牧草品种,进行试种、筛选。并先后四次在吉林市科技局立项研究,其中1997年立项的“优质牧草引种技术试验示范与开发”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蔬菜的引种与示范”、“奶牛及鹅用优质牧草的筛选和生产技术与示范”、“种草养鱼技术研究”三个课题正在进行之中。通过试种、筛选等技术研究,目前已有包括紫花苜蓿在内的欧洲菊苣、齿缘苦荬菜、稗谷、俄罗斯饲料菜、籽粒苋、高丹草、香槟草等十几种牧草品种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扎根、开花、结果,推动了我市种草养畜事业的发展,为我市草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种草养畜实践中,发现存在着许多不可取的想法和做法,在这里与各位一起讨诊。  相似文献   

3.
种草养畜已成为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农民要靠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致富,只有大力发展种植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畜牧养殖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农民朋友要种植牧草,面对名目繁多的牧草供种广告宣传,究竟什么牧草适合于自己种植,怎样种植牧草,牧草种植后什么时候刈割饲用,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犹豫不定。为帮助农民朋友对种草养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种草养畜应把握的六大要点。1选择优良牧草种植,避免引进劣质草种农民种植牧草是要种植那些…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致富,要靠发展畜禽养殖业.只有大力推广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才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增大养殖利润空间,养殖业才能快速向前发展。怎样种植牧草,选什么品种好,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笔者结合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牧草种植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种草养兔的方法种草养兔要注意牧草品种选择、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兔比较喜爱的牧草有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紫花苜蓿、苦荬菜、杂交狼尾草、菊苣、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等。此外,甘薯藤、花生藤、大根菜、胡萝卜、包菜、青菜等也是适宜喂兔的好饲料,可在养兔时综合利用。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牧草年产鲜草5000千克左右,可常年养兔  相似文献   

6.
农谚说:“畜吃百样草,无料也上膘”,可见牧草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近年来,种草养畜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如何科学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做到适地适草适种适用,是农区种草养畜业成败的关键。1因用而异,根据畜种选择牧草品种不同畜禽品种因生理特点的差异,对饲料的品种和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品种牧草之间的基本营养物质构成和利用对象也存在较大差别。一般来说,反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的牧草,如墨西哥玉米、皇竹草、象草、籽粒苋等,既可解决夏秋青草青饲,又可解决冬季干草问题,并进行混合青贮;猪、鸡、鹅、兔则喜食…  相似文献   

7.
种草养畜已成为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农民要靠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致富,只有大力发展种植优质牧草,以草代粮,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畜牧养殖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农民朋友要种植牧草,面对名目繁多的牧草供种广告宣传,窨什么牧草适合于自己种植牧草,牧草种植后什么时候刈割饲用,种草如何与养畜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种草的成败和种草潜在效益的充分发挥.为帮助农民朋友对种草养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地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指导农民种草养畜的经验,谈谈种草养畜应把握的六大要点.  相似文献   

8.
养鱼专业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饲料成本,节约开支,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改革饲料结构,大力推广种草养鱼。改革饲料结构,减少商品饲料耗用量,大力推广种草养鱼,以青饲料代替精饲料,是降低成本增大效益的有效途径。要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尽可能利用池埂隙地,种植苏丹草、黑麦草、紫花苜蓿、苦卖菜等优质青绿饲料,作为草  相似文献   

9.
1选择营养均衡、品质好的配合饲料(1)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配合饲料适口性好且营养全面,不仅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饵料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增重率,缩短养殖周期,并可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黑麦草是农区利用冬闲田种草解决早春青饲料不足的优良牧草品种,也是所有栽培牧草中品质较好的牧草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渔用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使得菜籽饼、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及鱼饲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比较效益反而下降。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行种草养鱼、捞草养鱼,采取以青带精的节粮型养鱼方法,积极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放养草食性鱼类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优质牧草养畜,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瘦肉率,从而大大提高畜禽饲养的经济效益。根据各地多年种草养畜禽的实践,春季种植牧草用于养畜,可优先选择的品种主要有籽粒苋、苦荬菜、欧洲菊苣和串叶松香草等四种。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青海大学实施的《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种草养畜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了现场验收。项目在海南州实施人工种草157.73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71.21万亩,人工草地干草平均产量达300~490kg/亩,平均年生产优质牧草20.28万t,完成加工各类草产品38.1万t;通过建立规模化牛羊健康养殖基地累计育肥169.83万只羊单位,生产育肥配合饲料11 460t,依托TMR饲料配送体系、饲料高值利用等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开展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条件,尤其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开展种草养畜的潜力较大。其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粮食。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国家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牧草品种的选择对种草养畜至关重要,草率引种会导致农户种草失败,打击了使农户种草养畜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要搞好种草养畜,不但要选好牧草品种,还要综合考虑畜禽养殖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状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羊是一种具有反刍功能的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复胃,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羊采食的饲料中,55%~95%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种草养羊中也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合理搭配豆科牧草品种。豆科牧草品种首选的品种是紫花苜蓿,也可以用沙打旺,禾本科牧草重点选择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谷等品种。在品种搭配上,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为1:2。每只羊每年需要消耗1400千克青饲料,豆科牧草约460千克、禾本科牧草860千克。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只羊需要约0.1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豆科牧草和约0.16亩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6.
养鱼要稳产、高产,关键是提供充足的鱼饲料。在解决鱼饲料的途径中,必须重视发展配合饲料。现就推广配合饲料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推广配合饲料的必要性 1、推广配合饲料是发展池塘养鱼的需要发展淡水养鱼,要加快步伐,扩大养鱼面积,提高单产,就必须增加鱼饲料。单纯依靠传统饲料,不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难以实现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种草养畜的热潮正在掀起,在繁多的牧草作物中选择最适合对路的草种是种好、用好牧草的先决条件,是用户最关心的大问题。在选择牧草品种时要依据畜禽种类和利用方式而定,做到因用而异、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 ,各地牧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从目前情况看 ,一些地方牧草种植已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但也有些地方由于所种牧草品种选择不对路 ,管理技术跟不上等原因 ,致使种草效益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种草的积极性。因此 ,要在努力扩大牧草种植面积的同时 ,更应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确保牧草种植业的健康发展。1 因地制宜 ,选择品种对优质牧草而言 ,不同品种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 ,种草时应根据土壤结构和水肥条件选择合适的草种。中性偏碱土壤要选择耐碱性强的品种 ,如…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适合的草种,配置相应的种植面积 可用于养鱼的主要高产牧草品种有黑麦草、苏丹草、杂交狼尾草、矮象草等。采取黑麦草—苏丹草—黑麦草、黑麦草—矮象草—黑麦草、黑麦草—狼尾草—黑麦草等布局较合理。在种草过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国各地已把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种草养畜成为农民朋友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什么牧草适合种植、种草如何与养畜相结合等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种草积极性与草业潜在效益的发挥。根据我们近年来指导农民种草养畜的实践,提请广大农民朋友注意把握以下五方面问题。1选择优良的牧草种子引进优良的草种是关键,要选择那些对环境条件有较强适应性、产量高、适口性强的优良饲用牧草。在种植牧草时,不仅要考虑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还要考虑牧草的品质和丰产性,再加上科学的载培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