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郊保护地番茄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在保护地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番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增产效果及其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施农家肥 36t/hm2基础上 ,施N 187.5kg ,可获得最高产量 ,但随施氮量增加 ,产量下降 ;土壤有效P含量超过 100mg/kg ,磷肥基本无效 ,且随施磷量增加 ,产量有降低趋势 ;土壤有效K含量达 216mg/kg时 ,施钾肥仍可增产 8.2%。保护地番茄干物质累积主要在盛果期 ,根、叶、茎、果的平均干重 ,分别占总干物重的 2.11%、23.6%、28.24%、45.98%。番茄植株中N、P、K养分含量特点是 ,茎和果实中K的含量超过了N、P含量 ,也超过了根和叶中K含量 ;而叶中N含量高于根、茎和果实。保护地番茄采用露地栽培技术 ,留 3穗果后打顶 ,产量水平在 67388~ 80960kg/hm2 时 ,N的吸收量为 177~ 238kg/hm2、P2O5的吸收量为 79~97kg/hm2、K2O吸收量为 212~ 309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 :1∶0.41~0.45∶1.21~1.30 ,与露地番茄的养分吸收量相近  相似文献   

2.
两种枣树矿质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明枣树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3年生骏枣树和灰枣树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生物量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骏枣树总干质量为2694.3 g/plant,其中营养器官占68.0%,分别比灰枣高27.6%和21.9%。其N、P、K、Ca、Mg总累积量为33.91、3.43、22.20、31.25和5.53 g/plant,分别比灰枣树高50.1%、22.5%、24.7%、51.0%和88.7%。其中,N主要分配到叶片和果实,P、K主要分配到果实和叶片,Ca、Mg主要分配到叶片和主干;新生营养器官N、P、K的吸收比例为1: 0.063~0.083: 0.41~0.46,果实N、P、K的吸收比例为1: 0.19~0.20: 1.34~1.48。每生产1000 kg干质量骏枣需吸收N 32.83、P 3.41、K 23.14、Ca 29.06、Mg 5.32 kg;灰枣需吸收N 20.53、P 2.66、K 17.71、Ca 18.01、Mg 2.49 kg。骏枣生产单位干质量果实需吸收的养分比灰枣多,养分利用效率比灰枣低。骏枣树养分在叶片中的分配率显著高于灰枣树,在果实中的分配率则显著低于灰枣树。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 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假茎占32.8%,球茎占9.6%,果实占37.3%,果轴占1.1%,根占2.8%。平均每株累积吸收N 167.0g、P 19.3g、K 521.7g、Ca 118.3g、Mg 54.7g、S 16.6g、Fe 6650.5mg、Mn 16142.9mg、Cu 152.3mg、Zn 607.7mg、B 212.2mg、Mo 4.2mg,养分比例N:P:K:Ca:Mg:S为1:0.12:3.12:0.71:0.33:0.10。其中N、P、Ca和S主要向叶片、假茎和果实分配,K和Mg主要向假茎分配,Fe主要向叶片、根和球茎分配,Cu主要向假茎和果实分配,Zn和Mo主要向叶片、假茎和球茎分配,B和Mn主要向假茎和叶片分配。为获得60t/hm2的高产,粉蕉需要吸收N 385.6kg、P 44.6kg、K 1205.1kg、Ca 273.3kg、Mg 126.6kg、S 38.3kg、Fe 15.4kg、Mn 37.3kg、Cu 352.0g、Zn 1403.8g、B 490.1g、Mo 9.6g。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年多点研究不同品种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柴姜全株养分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N>K>P>Mg>Ca>Zn,N、P、K、Ca、Mg、Zn比例为100:14.7:99.2:1.8:6.0:0.3,养分吸收量也较低,N∶P∶K约为7∶1∶7。狮头姜K含量最高,含P量较柴姜明显下降,K、N含量显著提高;养分吸收比例为100:11.9:128.9:1.4:5.1:0.2,吸P量占的份额较小,K、N比例增大,N∶P∶K约为8∶1∶11。狮头姜单位产量所需养分数量,P、Ca、Mg和Zn较柴姜增加不多,K和N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鹰嘴蜜桃养分累积分布特性与流胶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鹰嘴蜜桃产区挖取成熟期中高产鹰嘴桃3株,研究鹰嘴蜜桃的养分累积及分布特性与流胶病发生的关系,并开展鹰嘴蜜桃平衡施肥示范。结果表明,在鹰嘴蜜桃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 N、 Ca、 Mg、 S、 Mn、 Cu、 Zn、 B,以叶片含量最高;Fe、 Mo、 Si含量以根最高;K含量以果肉最高;P含量在叶片、 根和果肉中相差不大。每生产50 kg果实,鹰嘴蜜桃树体(除根系外)需要累积N 2.137 kg、 P 0.184 kg、 K 1.261 kg、 Ca 2.119 kg、 Mg 0.205 kg、 S 0.094 kg、 Si 0.053 kg、 Cu 582 mg、 Zn 10912 mg、 Fe 17847 mg、 Mn 8689 mg、 B 2152 mg、 Mo 20.9 mg。每收获50 kg果实,其带走的养分量为N 0.620 kg、 P 0.077 kg、 K 0.678 kg、 Ca 0.263 kg、 Mg 0.035 kg、 S 0.021 kg、 Si 0.003 kg、 Cu 226 mg、 Zn 1651 mg、 Fe 3601 mg、 Mn 436 mg、 B 958 mg、 Mo 8.8 mg。初步推断出鹰嘴蜜桃流胶病的发生是与其树体K/N低和N/B高有关。通过平衡施肥示范可有效减轻流胶病的发生,明显提高鹰嘴蜜桃果实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温室有机土栽培番茄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或锯末等农产废弃物及有机肥为有机化栽培的有机原料,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土进行了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单株吸收量、养分利用率以及养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不同。全生育期N∶P2O5∶K2O=1∶0.194~0.375∶0.903~1.412。根据番茄产量计算出每生产100kg番茄果实的养分需要量为:N136.7~201.4g,P2O539.9~60.0g,K2O156.7~235.7g。综合不同有机土配比对番茄养分利用率、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大粪干+玉米秸+锯沫或菇渣(1∶2∶1)的配方较好。  相似文献   

7.
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通常在夏季采果后进行修剪,抽生秋梢作为翌年结果母枝。生产中常有见花后或见果后才施肥现象,不重视对结果母枝的培育,对荔枝的成花和座果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研究荔枝采果修剪后新梢抽生、花穗萌发及果实膨大成熟年生长周期间树体吸收累积养分特性,为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妃子笑是我国最广泛种植的荔枝品种,通常在采后抽生2~3次秋梢,以末次梢为结果母枝。本文在妃子笑末次梢老熟期、初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分别收获三株妃子笑抽生的三次秋梢、秋梢+花穗、秋梢+果实,测定植株各种养分含量,研究妃子笑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量及养分转移特点。【结果】妃子笑末次梢生物量及各种养分(Ca例外)累积量均约为前两次梢之和。为获得(55.27.8)kg/tree的产量,每株妃子笑需抽生秋梢(39.782.60)kg,秋梢累积养分量为N(259.528.4)g、P(28.32.6)g、K(186.519.6)g、Ca(41.69.2)g、Mg(36.14.7)g、S(12.436.1)g、Zn(316.853.4)mg、B(201.129.0)mg和Mo(1.40.3)mg。妃子笑花穗累积的N、P、K、Mg、S、Mo养分全部来自于末次梢,67.5%的Zn和20.2%的B也来自末次梢。但是,末次梢吸收Ca能力弱,而且向花穗及果实转移Ca能力低。妃子笑秋梢与花穗N、P、K、Ca、Mg养分累积比例在1:0.11~0.12:0.72~0.75:0.16~0.44:0.13~0.14之间,在果实比例为1:0.13:1.06:0.16:0.12。【结论】荔枝在末次梢老熟至开花初期,树体除继续累积Ca、Zn、B外,基本不吸收其他养分。果实累积的N、K、Ca、Zn、S养分基本全部来自果实膨大期树体的吸收,而P、Mg、B、Mo则部分来自于第一和第二梢的养分转移。故健壮秋梢是荔枝成花的关键,也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应避免见花施肥或见果施肥。秋梢及花穗发育期以施用氮肥为主,果实发育期以施用钾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施蔬菜生产中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设施番茄磷肥过量施用问题,定位研究减施磷肥对番茄产量、干物质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土壤速效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设施栽培磷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习惯施肥为对照 (CK),2015年设磷肥减量50% (P1)、磷肥减量70% (P2) 2个减磷处理,2016年增设不施磷 (P0) 处理,共3个减磷处理。2016年在膨果期、盛果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根、茎、叶、果干重,及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在定植前、盛果期和拉秧期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结果】在基础速效磷含量较高 (约220 mg/kg) 的土壤,连续两年减磷70%或一年不施磷肥不影响番茄产量,2015年和2016年番茄产量分别为53.9~55.1 t/hm2和50.2~52.7 t/hm2。各减磷施肥处理与CK相比,均显著提高盛果期果实干物质量和N、P、K养分分配率,降低叶片干物质量、干物质分配率和N、P、K养分分配率。膨果期番茄植株62.8%~65.7%干物质分配于叶片,植株氮、磷、钾携出量分别为83.2~89.9 kg/hm2、10.3~11.1 kg/hm2、75.0~85.9 kg/hm2,此时番茄叶片和茎杆是养分的主要累积部位,茎叶氮、磷、钾分配率之和分别为84.4%~86.4%、79.4%~83.4%、76.9%~82.3%,番茄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12∶0.84~0.96。盛果期43.0%~44.6%和37.0%~44.6%的干物质分配于果实和叶片,此时番茄果实和叶片为养分主要累积部位,果实和叶片氮、磷、钾分配率之和分别为84.6%~86.7%、78.5%~82.7%、81.4%~83.9%,植株氮、磷、钾携出量分别为197~226 kg/hm2、33~37 kg/hm2、200~247 kg/hm2。CK处理番茄叶片、果实全钾含量及钾吸收量显著高于减磷处理,可见减施磷肥可降低番茄对钾素的奢侈吸收。经过两年的减磷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累积量显著降低,但各处理土壤剖面出现磷素向下迁移,膨果期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种植前减少27.0~60.9 mg/kg,20—60 cm土壤速效磷增量在11.8~50.1 mg/kg,减磷处理显著降低20—60 cm土壤速效磷增加量。【结论】在基础磷素含量较高的土壤上,较农民习惯施磷连续两年减少70%的磷肥用量没有影响番茄产量,降低番茄对钾素的奢侈吸收,减缓土壤速效磷累积。两年连续减施磷肥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可见该研究区域设施蔬菜生产减磷潜力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明确不同树龄骏枣树形成单位产量所需的各器官营养元素年吸收量的异同点,以期为骏枣生产中的科学均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4、 7和10年生骏枣树作为试材,从枣树地上部分各器官分别采样,测定N、 P、 K、 Ca、 Mg、 Mn、 Fe、 Zn和Cu含量。【结果】骏枣树形成地上部各器官单位生物量所需要的养分含量,不同树龄间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其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的百分率有差异,4、 7、 10年生骏枣树果实占地上部年总生物量的百分率依次为72.9%、 73.7%、 75.7%,叶片依次为5.4%、 5.2%、 5.1%,花依次为1.3%、 1.5%、 1.4%,茎枝依次为20.4%、 19.5%、 17.6%,三个树龄骏枣树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少顺序均为果实>茎枝>叶片>花。每形成1000 kg果实的总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茎枝保留和剪掉部分生物量均降低。采前落果率随树龄增加上升,叶片生物量减少,受精花生物量上升,而其掉落部分生物量表现先上升后下降。三个树龄骏枣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增加量所需要的各营养元素量顺序均为K>N>Ca>Mg>P>Fe>Zn>Mn>Cu,每形成1000 kg果实所需要吸收的养分量非常接近,4年生骏枣树为N 22.8 kg、 P 1.7 kg、 K 34.0 kg、 Ca 7.4 kg、 Mg 5.0 kg、 Mn 54.5 g、 Fe 916.9 g、 Zn 202.8 g、 Cu 42.5 g; 7年生骏枣树为N 22.7 kg、 P 1.7 kg、 K 33.9 kg、 Ca 7.3 kg、 Mg 4.9 kg、 Mn 53.9 g、 Fe 907.2 g、 Zn 204.5 g、 Cu 42.0 g; 10年生骏枣树N 22.1 kg、 P 1.7 kg、 K 33.4 kg、 Ca 6.8 kg、 Mg 4.7 kg、 Mn 51.8 g、 Fe 871.3 g、 Zn 204.8 g、 Cu 40.4 g。【结论】3种树龄骏枣树地上部年总生物量中果实生物量与其余生物量的比例约为3∶1,且形成1000 kg果实所需的养分量也基本一致。由于总生物量和果实产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对养分的总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果实生物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测算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各营养元素年吸收量时,也应考虑果实以外器官的年生物量所需要的养分吸收量,才能得到较准确的肥料施入量和各营养元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文心兰的矿质营养特性,以文心兰(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 3’)为试材,通过2009~2011年定期对各生育阶段兰株进行跟踪取样调查,初步研究了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兰株总干物质量为苗期2.42 g/株,初花期15.04 g/株,盛花期50.57 g/株,叶片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兰株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各时期叶片K的分配率最高,N、Ca主要分配在叶片,P、Mg和S主要分配在叶片与假鳞茎。苗期N、P、K比例为:1∶0.41∶1.57,初花期N、P、K比例为:1∶0.27∶1.45,盛花期N、P、K比例为:1∶0.31∶1.62。生产一枝花平均需要干物质4.18 g,养分N 89.76、P 10.91、K 70.44、Ca 8.33、Mg 7.43、S 7.31 mg。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雪茄茄衣CX-26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N)、磷(P)、钾(K)养分吸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烟株干物质积累和N、P、K养分吸收特征,以期为雪茄茄衣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S”形曲线增长。移栽后45~60 d是雪茄烟株地上部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期间最大积累速率可达177.90 kg/(hm2·d),积累量占收获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57.78%。茎秆、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的延伸持续增加,快速增长时期在移栽后40~65 d,期间叶片是干物质的分配中心。养分吸收结果显示,N、P、K养分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均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N、P、K养分的快速积累时期分别是在移栽后43~55、43~57、42~56 d,最大积累速率分别可达4.96、0.37、6.44 kg/(hm2·d);随着生育期的进行,N、P、K养分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而茎秆与之相反;其中,叶片是N、P、K养分分配中心,收获时叶片中N、P、K养分积累量占烟株地上部总积累量的比例分别为73.08%、62.84%、65.38%。生产100 kg雪茄茄衣CX-26品种的烟叶需要N 3.35 kg、P2O5 0.66 kg、K2O 5.80 kg,N、P2O5和K2O 吸收比例为1∶0.2∶1.7。  相似文献   

12.
三年试验结果得出,当芒果产量为18668kg/hm2,果实养分吸收量为N 22.4kg/hm2,P2O5 9.0kg/hm2,K2O 44.7kg/hm2,Ca 3.2kg/hm2,Mg 3.0kg/hm2,S 2.3kg/hm2,养分吸收比例为:1:0.40:2.00:0.14:0.13:0.10.芒果适量配施氮、磷、钾、镁和硫肥能获得较高效益;适宜施肥量为N 342kg/hm2,P2O5 107kg/hm2,K2O 274kg/hm2,Mg 34kg/hm2,S 34kg/hm2.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下仙客来的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栽培的仙客来‘NP3’为材料,探讨了仙客来的干物质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成品时干物重为32.49g的仙客来单株矿质养分的需求总量为2.51g。越夏后10月份是仙客来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重要时期,N的吸收量最大,每日每株吸收11.36mg;K次之,9.56 mg;P为2.44 mg;Ca为3.83mg;Mg为2.36mg。不同生育期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比例不同,但N/K基本平衡在1:1。  相似文献   

14.
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袁会敏  周健民  段增强  王火焰 《土壤》2009,41(6):869-874
采用土培和开顶箱法,研究了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K肥共同作用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和K肥浓度增大均能增加黄瓜干物质的积累,且在高CO_2浓度下.200mg/kg和300 mg/kg K肥处理时黄瓜的干物重达到最大值.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得黄瓜体内的N、P、K、Na、Ca、Mg含量均降低,K肥处理对黄瓜植株内N、P、Ca、Mg含量的影响不大,但K的含量随K肥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浓度CO_2下,200mg/kg和300mg/kg K肥处理时黄瓜对N、P、K、Ca、Mg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值.可见,在未来CO_2浓度升高的环境中,更多的K肥供应能促进作物对N、P、K、Ca、Mg的吸收,使其快速高效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设施黄瓜干物质累积及NPK吸收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研究设施黄瓜干物质累积及其N、P、K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黄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初瓜期和盛瓜期,约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的95%;植株与果实干物质累积的比例为1.5:1。苗期、初瓜期、盛瓜期和末瓜期N素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2.1%、29.3%、65.2%和3.4%;P素为3.2%、32.8%、61.6%和2.4%;K素为2.3%、27.3%、66.8%和3.8%。当黄瓜的产量(鲜重)为142.5 t hm-2时,全生育期N、P、K吸收量分别为405.4、74.9和506.6kg,N、P、K吸收比例为1:0.18:1.25,生产1 t商品瓜吸收的N、P、K分别为2.84、0.53和3.55kg。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推荐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0%,每公顷增收7588元.氮素对加工番茄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素和钾素.施肥不但可以影响加工番茄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总的积累量,还可以影响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及积累的趋势.施氮可以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素的含量;施钾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的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中氮的含量.加工番茄吸收的养分50%以上都聚集在果实中,随采摘移出,容易造成土壤中氮钾养分的不足.因此,在今后氮钾肥的施用时应考虑后期补氮钾.测土推荐施肥处理加工番茄产量在91680 kg/hm2时,每形成1000kg果实产量的养分吸收量为N 3.28 kg、P2O50.58 kg、K2O 3.10 kg,N:P2O5:K2O为1:0.18:0.95.  相似文献   

17.
为制定基于品质指数的最佳理论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和植株矿质元素变化动态与品质形成的关系。以设施‘87-1’葡萄为试材,连续多年进行5416配方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并对其进行Topsis综合评价,计算品质指数。研究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数的相关性,确定营养诊断因子。应用非完全正交方差分析法和组分营养诊断法分别制定最佳综合品质的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单粒重在各处理条件下的分布范围是4.3~5.0 g。T10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5%。T3处理的果实硬度最高,为471.9 g。T3处理的品质指数最高,为0.6071;除T6、T8、T14、T16处理外,其他处理品质指数均高于T1处理,增幅为1.8%~33.4%。成熟期果实N、成熟期叶柄P、成熟期叶柄K、成熟期叶片Ca、转色期叶柄Mg被选作为营养诊断因子。高优园矿质元素含量适宜范围为N 1.0~2.4 mg/g、P 1.0~3.0 mg/g、K 4.0~10.4 mg/g、Ca 2.9~9.6 mg/g、Mg 0.6~9.7 mg/g,低优园的需肥顺序为K>Ca>N>Mg>P,其中K和Ca元素含量表现偏低,其他元素含量充足。当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每公顷的建议施肥总量分别为736.5、1332.0、788.3和1430.3 kg。在本试验条件下,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的元素N∶P∶K∶Ca∶Mg理论配比为3∶3∶4∶3∶2,其N、P2O5、K2O、CaO、MgO施肥量分别为375.0、141.0、506.3、337.5、70.5 kg/hm2。  相似文献   

18.
定位试验研究咖啡-荔枝混农林系统中N、P、K不同用量及配比咖啡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缺N对小粒咖啡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K,而P的影响较小;喷施微量元素B、Zn可明显增加咖啡产量。N、P、K肥配比为1∶0.5∶1,咖啡产量随N、P、K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鲜果产量为15~30t/hm2。建议思茅地区小粒咖啡营养诊断指标为N25~30g/kg,P1.0~1.5g/kg,K15~25g/kg,Ca10~12g/kg,Mg2.5~5.0g/kg,Zn10~15mg/kg和B40~50mg/kg;N、P2O5和K2O平衡施肥年最佳用量为N50~100g/株、P2O525~50g/株和K2O50~100g/株。  相似文献   

19.
黄泥田为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类中低产田,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基于南方黄泥田连续 35年长期定位试验平台,设置 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NPK),3)化肥 +牛粪(NPKM),4)化肥 +稻秆还田(NPKS)4个处理,于试验的第 35年分析水稻各生育期的植株养分与累积吸收利用。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均提高了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其中籽粒产量增幅 61.1%~ 97.7%,以 NPKM与NPKS处理最高,其籽粒产量分别较 NPK处理提高 22.7%和 20.4%。与 CK相比,各施肥处理成熟期籽粒 N、P、K吸收量分别增幅 137.6%~206.2%、86.0%~ 172.4%和 71.6%~142.5%,茎叶N、P、K吸收量分别增幅98.4%~240.8%、145.7%~419.8%、94.4%~142.8%,且均以 NPKM处理最高。施肥的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 K含量分别较 CK增幅 21.0%~42.1%、34.0%~ 86.0%和 40.9%~127.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有机质、碱解 N及有效 P含量以 NPKM处理提升最为显著,速效 K含量以 NPKS处理提升最为明显。不论是籽粒、茎秆还是地上部植株,成熟期 N、P、K养分吸收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 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与相应的土壤碱解 N、有效 P及速效 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施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利用与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NPKM与 NPKS处理优于 NPK,而 NPKM与 NPKS二者产量基本相当。土壤有机质是影响黄泥田水稻植株N、P、K养分吸收累积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单施硼、钼和硼+钼配施对大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钼及其配合施用(B、Mo、B+Mo)比CK均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B+Mo最佳,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21 615.75和12 184.20 kg·hm-2,比CK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4.66%和26.64%,硼比对照分别增产蒜薹与蒜头6.83%与21.75%,钼比对照分别增产蒜薹与蒜头8.92%与22.02%;硼、钼及其配合施用均提高大蒜全株及各部分氮磷钾吸收量,B+Mo处理大蒜全株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3.65、42.15、134.55 kg·hm-2,比CK分别显著增加17.03%、12.40%、10.74%。硼、钼及其配合施用使蒜头氮、磷、钾分配率比CK增加,硼、钼及其配合施用提高了大蒜氮磷钾肥(N、P2O5、K2O)养分效力系数,B+Mo的大蒜氮磷钾肥(N、P2O5、K2O)养分效力系数比CK分别增加17.88%、11.51%、10.95%。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每生产蒜薹1 000 kg+蒜头550 kg,及相应篙秆吸收带走N 10.39kg、P2O5 1.98 kg、K2O 6.42 kg,N∶P2O5∶K2O的比例为1∶0.19∶0.62,大蒜施肥的原则是适氮、控磷、慎钾,配合硼、钼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