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榆叶梅的观赏价值,需对其进行冬季修剪。本文归纳总结了4种榆叶梅常用修剪方法及修剪要点:截、疏、放、变,可提高其翌年榆叶梅的开花数量和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2.
冬季的整形修剪影响榆叶梅的长势、树体姿态,以及来年的花量花期。以树龄约5年或以上的榆叶梅为例,总结出北方城市榆叶梅冬季修剪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园林绿化树种榆叶梅的种子育苗技术与重瓣榆叶梅的嫁接技术,以及榆叶梅的3种常用园林造型,并从苗圃阶段开始进行整形修剪措施。  相似文献   

4.
榆叶梅是春季重要的观花树种,在各大公园均有栽植,常使用修剪枝干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通过了解榆叶梅的特性,继而提出休眠期修剪的原则,并介绍修剪时应遵守的步骤和相关的具体操作以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榆叶梅是新疆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其花色、花形美丽,惹人喜爱,尤其是盛花时,深浅不一的桃红色花朵密布于树冠上,灿烂夺目、美丽壮观。本文就榆叶梅的养护管理和修剪方法做了重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2015年12月23日在小汤山国家花卉工程中心苗圃对榆叶梅的一些品种进行了休眠期的修剪。使用的工具有:修枝剪、手锯。本文主要从修剪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来介绍。  相似文献   

7.
从榆叶梅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基础出发,介绍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方法,详细介绍"留新去老"与"留老去新"2种修剪的技术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种花灌木的萌生能力及其修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连翘(Forsythia suspense)和榆叶梅(Prunus triloba)为材料,研究了3种花灌木的萌生能力.结果表明:3种花灌木均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丁香和连翘的萌条数较少,但其萌条短而粗壮其积累较多的干物质;榆叶梅的萌条细长柔弱,干物质积累量较少.讨论了园林植物的萌生能力及其与整形修剪的关系,并就3种花灌木的整形修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库尔勒地区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应用大量的花灌木,如榆叶梅、连翘、珍珠梅、丁香等.在修剪各类花灌木之前,首先应了解其生长习性,按其自然生长规律,适时合理修剪.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库尔勒地区几种常见花灌木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0.
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喜光、耐寒、耐旱,对轻碱土也能适应,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是蔷微科属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库尔勒市区的榆叶梅品种有单瓣榆叶梅、复瓣榆叶梅、重瓣榆叶梅等。榆叶梅植株高可达3~4m,花期为3月中旬~4月,花粉红色,果实成熟后为深红色。榆叶梅春季繁花似锦,是很好的观赏花木,它即可独栽,又可丛植,能广泛用于草坪、公园、庭院的绿化和美化。本文就其栽培管理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蔗糖、钙和硼对榆叶梅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钙(CaCl2)和硼(H3BO3)对单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 simplex)和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 plena Dipp.)离体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10%的蔗糖不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5%~30%的蔗糖能够提高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其中25%的蔗糖为最适浓度,单瓣和重瓣榆叶梅相差不大,二者平均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为38.72%和489.6 μm.0.01%~0.07%的外源钙可以显著促进榆叶梅花粉的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0.03%作用最大.0.01%的硼对单瓣榆叶梅,0.01%~0.03%的硼对重瓣榆叶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重瓣榆叶梅比单瓣榆叶梅更需要外源硼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张秀玲 《现代园艺》2019,(17):58-59
根据多年的播种试验,结合榆叶梅生长特性,从种子处理、整地作床及播后管理等方面,通过覆膜点播繁育可以缩短其生长周期,提高播种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苗量。近几年我们开展了榆叶梅覆膜点播繁育试验,总结了肃南高海拔寒旱区域榆叶梅覆膜点播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重瓣榆叶梅繁育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本特征来讲,重瓣榆叶梅构成了变种榆叶梅的典型,其应属于桃属蔷薇科植被。在目前看来,有关部门及其技术人员正在更多着眼于探究繁育重瓣榆叶梅相关技术,致力于改进当前现有的繁育技术。但实质上,繁育榆叶梅流程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关注其中多层次繁育技术要点。通过运用全方位繁育技术措施,从源头入手保障繁育试验的实效性,因地制宜地提升榆叶梅繁育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瓣榆叶梅(PrunustriiobaVFIF.plena)又名榆梅、小桃红,为榆叶梅的变种。  相似文献   

15.
紫叶矮樱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树种新秀———紫叶矮樱 ,花淡粉红色 ,叶片紫红色或深紫红色 ,当年生枝条红色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具有生长快 ,耐修剪 ,适应性强 ,冬季不抽条等特点 ,是城市园林绿化优秀的彩叶配置树种。另外我基地还有大叶垂榆、香花槐、美人梅、紫叶李、碧桃、沙地柏 ,榆叶梅等各种苗木。紫叶矮樱基地@李福兴$天津市蓟县马伸桥镇于各庄小学!301909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及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等方面对1979—2013年间我国榆叶梅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年来发表的榆叶梅相关文献量及发文刊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并在2013年达到峰值;北京林业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和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是榆叶梅研究的主体;目前榆叶梅研究热点是其栽培繁殖、天然色素和品种资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榆叶梅常见的病害有榆叶梅黑斑病和根癌病,现将其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榆叶梅黑斑病1.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黑斑病主要危害榆叶梅的叶片,叶片受害后会出现褐色病斑,病斑扩展至叶脉后则呈不规则形,多个病斑可连接成为大斑块,病斑上常着生有黑褐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8.
榆叶梅系蔷薇科李属,在北方城市栽培甚多,是早春优良的观花灌木,花形、花色均极美观,可孤植、丛植,适宜在各类园林地中种植. 榆叶梅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5米.枝干红褐色而粗糙,老干呈薄片状裂,小枝细,无毛或有短柔毛.叶阔椭圆形至倒卵形,上面粗糙而有皱褶,先端3裂状,叶缘有不等的粗重锯齿.花1~2朵,粉红色至深红色,单瓣至重瓣,先叶开放或花叶同放.核果球形,黄红色,被柔毛.现有榆叶梅品种40余个.根据其来源分为两个系:榆叶梅系,是由纯榆叶梅栽培变异选育而来;樱榆梅系,是由榆叶梅与樱李杂交产生.按照花瓣数量和形态,可将榆叶梅品种分为四类、六型,即单瓣类、半重瓣类、千叶类和樱榆类,吊钟型、单碟型、复碟型、紫碗型、千叶型和樱榆型.此外,还有几个变种和品种常见栽培:鸾枝,花玫瑰紫红色,半重瓣或重瓣,花朵密集;半重瓣榆叶梅,花粉红色,半重瓣;重瓣榆叶梅,花粉红至深粉红色,完全重瓣,不见花蕊;红花重瓣榆叶梅,花玫瑰红色,全重瓣,花径大约3厘米,开花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花粉采集时间、贮藏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榆叶梅(Prunus triloba)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硼酸有利于花粉的萌发,硼酸浓度为18mg/L时榆叶梅花粉萌发率较高。蔗糖浓度对榆叶梅花粉萌发的影响不十分明显。聚乙二醇(PEG6000)对榆叶梅的萌发表现出显著影响,花粉的萌发率随聚乙二醇浓度增加而上升。榆叶梅花粉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16%PEG6000+8%蔗糖+18mg/L硼酸;上午10∶00采集花粉的萌发率要显著地高于下午3∶00采集的;温度对贮藏后花粉的生活力影响较大,温度降低越能保持花粉的生活力。在-20℃条件下贮藏48h后,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干燥条件对榆叶梅花粉的贮藏效果较好,相对湿度32%下贮藏48h,榆叶梅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而数据证实在相对湿度81%条件下萌发率减半。  相似文献   

20.
榆叶梅是可供观赏的主要园林绿化早春观花、夏季观叶树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辽西园林绿化用榆叶梅育苗技术,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