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邵俊敏 《古今农业》2019,(4):15-23,14
基于1980年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以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8个地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公社制度末期各地区(市)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苏州地区农业竞争力最强,南京市最弱。分析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结构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应用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3.
浙江金华市与绍兴市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评价农业竞争力的11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能反映各项指标的公因子,并对金华市和绍兴市2个地级市14个区(市、县)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按竞争力的不同,把14个区(市、县)分成几类,找出每类农业发展的特点、程度和差异,以了解金华绍兴各区(市、县)目前农业发展的状况,分析各区域农业竞争力的优劣势,为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至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虽然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推动或制约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差异较大,但层次内差异较小。虽然甘肃省各市(州)对农业保护和支持政策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质量效益仍是制约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2008年四川省农业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考察了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四川农业TFP年均增长4.2%,呈现出平稳增长的特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各市(州)情况看,除阿坝州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他20个市(州)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除阿坝州外,其他市(州)的农业可持续性在增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测度、评价甘肃省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为中药材产业区域优化布局与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产业环境、资源禀赋、产出水平和加工能力4个维度构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3个市(州)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结果]生产能力是影响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子;要素禀赋是各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限制因子;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有限、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制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展能力因子总体得分偏低,表明甘肃省中药材产区的总体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摸清中药材产业发展“家底”,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区域规划与布局;推动产业组织创新,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实施内生式孕育与外生式推动相结合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增强甘肃省整体研究机构科研实力,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全面地衡量广西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优化广西各城市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广西14个地级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以及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5年)详细统计数据,基于SPSS的因子及聚类分析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广西各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评价。广西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差距较大,各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农业投入方面过多还是依赖于原有的农业基础,农业产出效益低,农业收入低。此外,广西各地市在农业科技技术贡献率方面普遍不高,反映出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应采取加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农村市场体系、依靠农业科技及"互联网+"推动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以推进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也在积极贯彻并落实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任务当中。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共14个主要城市2013年农业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各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按相似性分为四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各地区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提升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并提出提高甘肃省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为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做出典型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须要建立在对地区现阶段发展水平准确认识的基础上。选取2015年中国30个省(市、区)农业发展大口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归纳出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子,此外,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地区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的来看,在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占优的省(市、区)往往在农业发展上有更好的表现。市场机制难以弥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因而须要政府有所作为。提高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不仅须要推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还要统筹区域发展机制,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与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10项农业指标,采用2017年统计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四川省21个市州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与排名,并划分出4个农业发展水平小组。通过综合评价分析,提出了四川省发展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