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黑木耳生长,地处林区又有大量的木材加工废料——木屑,为黑木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如何提高黑木耳的单产,一直是当地农业部门研究的课题。最近几年,蛟河市农业部门试验推广了黑木耳大棚催芽技术,成功地在黑木耳产区推广,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黑木耳单产,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的种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种植栽培是贵州省德江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地方农业通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食用菌科学化栽培体系。本文就以德江县黑木耳的种植栽培技术实践经验为主要论述内容,探析当地在黑木耳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的现实态势。黑木耳人工栽植存在袋料栽培与段木栽培两种技术类型,其中段木栽培更加接近于黑木耳的自然野生生长方式,更顺应现代林业发展建设要求,而袋料栽培更加稳定,容易实现高产。贵  相似文献   

3.
正7月26日~27日,东丰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48人先后到蛟河市、敦化市考察学习。考察内容包括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在蛟河市黄松甸镇的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学员们考察黑木耳销售情况,了解了黑木耳收购价格,等级标准,品质要求,加工包装,生产设备等情况。和经销商建立联系,方便以后发展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一种食用菌,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等各种营养成分,口感清脆滑嫩、鲜美爽喉,营养价值很高,能够滋补强身、增加食欲,深受人们的喜爱。通过对黑木耳进行温室立体栽培,可以降低栽培成本,提高黑木耳品质与产量,进一步增强黑木耳栽培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黑木耳温室立体栽培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推广黑木耳温室立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重要课题。林口县科协食药用真菌推广中心课题组,经过多年刻苦攻关,于1997年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一)树叶袋栽黑木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地栽黑木耳技术因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模式。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耳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地栽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相差悬殊并经常发生杂菌污染等现象,给耳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调查了黑木耳栽培现状,并通过多年栽培实验,对本地地栽黑木耳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1适时安排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7.
以《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内容为理论指导,结合2005~2007年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阐述了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指导吉林省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袋栽黑木耳及食用菌的迅速发展,“天保”工程的推进,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己远远满足不了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原料价格越来越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栽培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牡丹汀市黑木耳协会、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村奔小康专家服务团高级技师聂林富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攻关,于1997年利用山区陈旧的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获得了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发明,产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广‘阔。该技术连续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农村报道”、大众科技报、黑龙江农村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播发和刊登,深受全国各地食用菌栽培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区推广应用。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国家的一项惠农政策,具有政策性强,要求标准高,涉及面广,监管部门多等特点。2008年,蛟河市正式启动农业保险工作,2008年至2016年有18.5万户农户参加了农业保险,投保面积499万亩。针对蛟河市食用菌(黑木耳)产业较大的特点,今年已向省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申请开展食用菌种植成本保险试点工作,批复后在全市开展此项保险。  相似文献   

10.
结合吉林省蛟河市黑木耳种植背景,分析黑木耳设施吊袋栽培技术要点,总结了黑木耳栽培中病虫害防治要点,以期为黑木耳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形成规模。近年来,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县种植食用菌涉及19个乡镇,建立大棚3600多栋。栽培面积8500多亩,年栽培食、药用菌9000万袋以上,品种有香菇、椴木香菇、代料水菇、花菇、埋地菇、竹荪、极木黑木耳、菌草灵芝、平菇、金针菇、油珍菇、北虫草等。  相似文献   

12.
浅析吉林蛟河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吉林蛟河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蛟河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蛟河市黑木耳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主料生产食用菌。本文介绍了秸秆基料化栽培平菇和黑木耳(挂袋栽培)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科学挂袋(黑木耳)、采收标准、采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3种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供营养全面、质量安全的桑枝黑木耳,合理利用桑树伐条修剪产生的大量废弃枝条,提高黑木耳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食用菌及蚕桑产业的健康多元化发展,参照食用菌等食品国家标准方法对桑枝黑木耳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市场普通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枝黑木耳中粗蛋白、总糖含量均高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低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桑枝黑木耳中富含17 种氨基酸,包括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 种,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0.51%;桑枝黑木耳中硒含量较高,为0.17 mg/kg,符合富硒食用菌的硒含量标准;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完全复合食品食用安全规定。桑枝黑木耳具有很好的营养膳食结构组合,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富硒食用菌;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对蚕桑产业的可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作为保健食品,质优味美,营养丰富,其产品在市场上颇受青睐.我国黑木耳产量居世界首位,其来源主要依赖于段木栽培,而段木栽培黑木耳受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且产量和质量极不稳定.如何充分利用农林下脚料,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改传统段木栽培为袋装营养料代料栽培,是广大食用菌种植户面临的重要问题.我所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黑木耳立体吊排营养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黑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是我国栽培产量第二大的食用菌品种。黑木耳是诸城市食用菌产业中的主打产品、主导产业,规模化种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发展,诸城市黑木耳种植规模在10万袋以上的家庭农场达到5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蓬勃向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已经成为一项富民产业与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长则需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通过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茹立体高效栽培和番茄套作平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大棚黄瓜、番茄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一、黄瓜与平茹立体间作模式1、模式。冬暖式大棚面积667平方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是我国一种主要水果,仅浙江省葡萄栽培面积就达40多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葡萄冬季修剪所产生的枝条成为地方政府和果农的一个不小负担。各地在处理葡萄枝条方面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方法,如用于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等。本文介绍一种葡萄枝条循环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许多稻草都被烧掉,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吉林省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2004年起进行稻草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该技术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现将有关技术操作总结如下,供同行和菌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它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早的一个食用菌品种。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食用菌领域广泛认同"世界黑木耳看中国、中国黑木耳在牡丹江"这句话。201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被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称号。为了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本刊记者采访了权威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