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优10号是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高产、含油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2004~2005年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570kv/hm^2,第1位,增产16.4%;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秦优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ll号(原代号501、中江268).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继国审秦优8、9、10号之后,又育成的一个集高产、稳产、多抗、高油分、低芥酸、低硫甙于一身的优秀品种.2008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油2008001.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秦优11号区试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11号(原代号501、中江268),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育种专家华德钊主持,继国审秦优8、9、10号之后育成的又一个集高产、稳产、多抗、高油分、低芥酸、低硫苷于一身的优良品种。2008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油2008001)。  相似文献   

4.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三系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3)。陕西汉中市的汉台、南郑、勉县等县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区,在项目实施中首选秦优10号为主栽品种,充分显示出高产优势,2009年示范推8.5万亩,平均亩产201 kg,比对照增产13.8%。  相似文献   

5.
王永恒  阚家寿 《种子科技》2011,29(11):25-26
秦优19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09年分别通过国家黄淮区和长江下游区油菜审定。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化杀型不育两系杂交种,为了充分挖掘其高产高油潜力,探索集其成配套栽培技术,2010~2011年度,陕西鸿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进行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多效唑试验,以便考查多效唑对秦优19号生  相似文献   

6.
秦优12(原代号驰杂油1号)是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的杂交油菜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皖审油2008004。2006—2007年,该品种参加安徽省油菜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266.8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秦优13号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该品种在推广中应选择合适的生态区域,在栽培中应重视农家肥和硼、锌等微肥的施用.2006~2008年在陕西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200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氮肥运筹对秦优10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属可塑性强的农作物,肥料施用的数量、比例以及各种肥料在各个不同生育期的分配会影响油菜生长,尤其是氮肥的运筹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按照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不同品种间的生长特性不同,要针对“源”、“库”关系合理施肥。秦优10号(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3)是生长潜力大的新品种,为了探索氮肥运筹对秦优10号产量的影响,特组织了秦优10号氮肥运筹试验。  相似文献   

9.
病虫预报     
<正>预计安徽省油菜菌核病今年总体中等发生根据近年全省油菜病虫发生情况、油菜种植品种和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日前安徽省植保总站预测全省油菜菌核病总体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预计,全省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约为1000万亩次。防治建议:1.选用抗耐病性较强的品种。在油菜菌核病重发地区,可以推广种植目前对菌核病抗(耐)病性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种,如秦优7号、秦优10号、秦优12号、蓉油11号、华油杂10号、华协102、皖油19、皖油24等。  相似文献   

10.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11.
秦优1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咸阳市农业科学院和三原县种子公司育成,不育系2168A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商品油菜籽含油量44.6%。45.3%,芥酸含量0.0%-0.1%。硫苷含量25.68~25.73μmol/g,为高含油率的“双低”杂交油菜。2008年通过陕西省、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12.
张乃雄  张君岐 《种子科技》2004,22(5):302-302
秦优7号(原名杂油86)是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的特征,适宜黄淮和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王永恒 《种子科技》2009,27(9):38-39
秦优33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2004年育成的甘蓝型高油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油菜杂交种,组合为不育系y133×y76.该品种为半冬性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19).为了增加我区油菜新品种贮备,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2008年秋播,由南京市浦口区种子管理站从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该品种,在浦口区星甸镇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区育苗移栽示范种植10亩,在和县乌江镇直播示范种植10亩.  相似文献   

14.
秦优11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等单位育成的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于一身的三系杂交油菜优良新品种。适宜长江下游区和江苏全省种植。2008年分别通过江苏者审定(苏审油200801)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08029)。  相似文献   

15.
何志华 《种子科技》2002,20(6):367-368
秦优 7号 (原名杂油 86 )系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葡萄糖甙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并命名 ,同年 12月通过国家审定。我市于2 0 0 1年秋播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产量表现、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杂交油菜品种。1 特征特性秦优 7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 4 5 d左右 ,一生长势较强 ;株高 180 cm左右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根系发达 ,根茎粗壮 ,一次分枝始节位平均在 4 0 cm以上 ,一次有效分枝 8.4个左右 ,单株有效角果数 30 0个左右 ,每角 2 …  相似文献   

16.
赣两优2号是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群体中表现出丰产性、抗逆较好的26S株系为母本。与恢复系C-189配组育成的甘蓝型中熟偏早、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4月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17.
张红 《种子科技》2009,27(10):43-44
秦优11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和三原县种子公司最新育成的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于一身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审定(陕审油2008001),江苏审定(苏审油200801)和国家审定(国审油2008029)。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1天左右,熟期与秦优7号相当。种子黑色,圆形。株型紧凑,中部分枝类型.株高168cm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密度对紧凑型油菜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3个紧凑株型和1个普通株型油菜品种“秦优7号”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密度下的个体与群体的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在密度为210000株/hm2时,紧凑型油菜品种的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性最佳,可以获得该类品种的最高产量;“秦优7号”的产量在150000株/hm2的密度下最高,在210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有不显著减产;紧凑型油菜品种达到最高产量时的密度高于“秦优7号”。随密度从150000/hm2增加到270000株/hm2时,紧凑型油菜品种和“秦优7号”品种的单株角果数都减少,但紧凑型品种的角果数缓慢较少,而“秦优7号”较少幅度较大;两类品种千粒重的增加和角果粒数的减少均较平缓。在较高密度下,个体与群体协调性好,群体角果数多,这是紧凑型油菜在较高密度下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Polima cms),培育出高产、高油、广适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中油5628,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国家区试中(长江下游A组),平均单产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产油量增加5.59%,最高单产达3 835.5kg/hm~2,该品种具备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株型、抗倒性、耐湿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秦优12是三原县种子公司用不育系5035A和恢复系4021C于2002年配制而成的杂交组合,2004、2005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2007年参加安徽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