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两段"育苗不同品种筛选试验,设置了垦稻10、松粳6号、哈99-774两段育苗试验处理,以当地品种莎莎妮常规栽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两段育苗均表现为秧龄长,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抽穗早。其中垦稻10和松粳6号品种熟期适宜,产量分别是652.3、635.6 kg/667 m2,较海伦市常规品种增产152.9、136.5 kg/667 m2,纯增效益225.2、195.7元/667 m2,99-774品系没能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辉选98-7、九稻33、超级稻2号、吉粳96号、105号、九稻39号、丰优307号、松粳9号等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九稻33号、105号、丰优307号、松粳9号、吉粳96号产量较好,分蘖力强、米质优、抗病力强、发展前景好,其中九稻33号丰产性最好,产量为844.4 kg/667 m2;其次为105号,产量为833.3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宁安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特选取五优稻1号、五优稻3号、五优稻A、五技选98-1、五源2000-2、五常03-88、松粳1号、2000-17、哈04-19等17个品种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优稻3号成熟度好、商品性佳、产量在17个参试品种中最高,可达616.7 kg/667 m2;其次是哈04-19产量为610.8 kg/667 m2,可在2008年扩大面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4.
孙艳 《北方水稻》2019,49(3):58-5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系谱法育成,主茎12片叶的早熟品种。2016~2018年引种试验平均产量548.7 kg/667 m^2,对照品种龙庆稻3号平均产量517.3 kg/667 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6.03%。绥粳18耐寒抗逆性强,活秆成熟,适合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0℃有效活动积温2 300~2 450℃的稻作区种植,可在相应的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稻5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培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50d左右,株高97.4cm,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国家区试两年加权平均产量533.6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7.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2.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4%;稻米品质达国家《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优质2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传增 《中国稻米》2008,14(2):69-70
松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级稻品种,通过不同施肥量和栽插密度试验,确定该品种实现超高产的最佳产量结构及相应的综合栽培技术。松粳9号品种超高产(单产650~700kg/667m。)产量构成:3.9~4.2万粒/m^2(305~330穗/m^2,20穴/m^2,15~17穗/穴,128.7实粒/穗),成穗率81%以上,结实率96%。  相似文献   

7.
淮河下游稻区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粳稻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圣稻16、新稻21全生育期140 d,早熟;宁9213、武运粳24全生育期161 d,偏迟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为151~154 d,适中;武运粳24、连粳9号、新稻18、南粳9108、武运粳27实收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产量较高,其它品种产量在680.6~697.8 kg/667 m2,差异较小。从产量、生育期和抗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武运粳27、中稻1号、淮稻5号、南粳9108、连粳9号适合在淮河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尚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展1、辽星1号、千重浪等16个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星1号在参试的品种中产量最高为648.4 kg/667 m2,较对照辽粳294增产26.8 kg/667 m2,可做为丰产型品种推广种植;东展3、兴粳2号-4、兴粳2号-7、兴粳2号-8,产量均在550~600 kg/667 m2,商品性状较好,可做为优质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粮粳10号,生育期154 d,需≥10℃积温在3 000℃以上,在北方稻区属中早粳晚熟品种。2013~2014年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98.19 kg/667 m~2,较对照秋光增产3.1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0.45 kg/667 m~2,比对照秋光增产7.79%,增产点为100%。适合在新疆、宁夏、辽宁、吉林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超级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继芳 《北方水稻》2009,39(4):25-26
为进一步提高超级粳稻产量,达到超高产目的,黑龙江省农科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大面积品种产量试验示范,通过多年对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的栽培研究,总结出包括育苗方式、插秧规格、施肥、灌水、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产量攻关达到819.1 kg/667 m2,达到国家农业部优质超级水稻产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高洪儒 《北方水稻》2014,44(5):28-29
对6个香型水稻品种进行4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得出在种植香型水稻品种时,施氮量超过12 kg/667 m2导致倒伏严重、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综合评价值降低;施氮量在8 kg/667 m2时,倒伏较轻,稻米品质较好;施氮量在10 kg/667 m2时,部分品种倒伏严重、稻米品质开始下降。因此,在种植香型水稻品种时,氮肥施用量最好不超过10 kg/667 m2,要想达到较好的品质,氮肥施用量最好在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进行14个粳稻新品种(系)的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生育期变辐为145~168 d,金稻919、津原985和津原U99表现早熟,垦稻808、豫农粳12、豫稻16熟期偏晚;14个品种产量介于513.0~740.7 kg/667m^2,津粳优2186产量最高,达到740.7 kg/667m^2;金稻939、金稻919米质达到优质1级,金粳818、津原U99、豫稻16达到优质2级,圣1712、圣稻3466除直链淀粉含量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优质2级以上。试验初步掌握14个育成品种(系)的特征特性和适应性,为济宁麦茬稻区种植优质高产粳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福建省沙县建立3个百亩两优616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片,两优616均表现高产稳产,2a平均产量639.2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2.3kg/667m^2,增幅7.1%,增产极显著。介绍了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太湖稻区机插稻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机插育秧专用肥、播种量、播栽期、栽插密度、氮肥等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机插稻获得大面积产量650 kg∕667 m^2,采用育秧基质和机插秧育秧专用肥、常规粳稻播种量干谷100~120 g/盘、湿谷120~150 g/盘,正常育秧肥用量适宜播栽季节,秧龄在18~20 d,可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在每667 m^2插足1.8万穴,基本苗6万左右;同时要适期栽插,一般在6月10~20日栽插;适施氮肥,氮肥运筹前后比例以6:4较适宜,有利于足穗、大穗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优质稻南粳5718和糯稻99-25为供试材料,根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采取减氮增磷增钾的措施,即在基肥中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并在追肥中降低氮肥投入,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当地水稻增产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通过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成穗数,其中南粳5718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8.02%,有效茎蘖数增加5.26%,穗数增加4.89%;糯稻99-25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0.12%,有效茎蘖数增加4.32%,穗数增加2.34%。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增幅19.47%),强化水稻的光合能力。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增加水稻千粒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稻田养鱼与常规粳稻新品种选择试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稻田养鱼的成功经验,通过不断完善试验方案,在高海拔养鱼稻田开展了粳稻新品种选择试验。结果为,养鱼稻田新品种比较试验田稻谷产量575.1 kg/667 m^2,鱼产量40.6 kg/667 m^2,周边非养鱼稻田稻谷产量645.2 kg/667 m^2,试验田稻谷价高,养鱼增收1497.3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2年示范和展示品种为材料,以各品种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及其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等6个产量性状的表型值为依据,通过三年平均产量比较试验,系统的阐述了不同熟期品种在二积温带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与主栽品种空育131比较,2010~2012年平均产量较高的11片叶品种为龙粳29、垦粳2号、垦稻21、垦稻20、龙粳27、龙粳20、龙粳26;产量较稳定的品种为空育131、龙粳25、龙粳20、垦粳2号、龙粳29。12片叶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显著,相对较稳定的品种为垦鉴稻6号、垦稻14、龙粳21,绥粳10、松粳10、北稻5号;与主栽品种垦稻12比较,三年平均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垦粳4号、垦稻14、垦鉴稻6号、绥粳10、龙粳21。本地区适宜选择11片叶品种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基施不同用量的锌肥对水稻南粳46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锌含量为1.49 mg/kg时,水稻基施硫酸锌0.5~2.0 kg/667 m^2,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尤其是当硫酸锌用量为1.5~2.0 kg/667 m^2时,水稻增产极显著,增产幅度为9.32%~10.17%,增效148.50~160.30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