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提高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要性,针对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借鉴百强县——江阴市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提出了打造区位品牌、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民营经济等可行性措施。既可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又能改善县域环境,为提高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建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13-5714
由于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同,目前县域经济的基础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差距较大。分析了经济百强县县域经济成功的经验,指出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其核心是要提升县域产业的竞争力,而提高县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从多角度分析研究产业集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如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2008年石家庄统计年鉴,对石家庄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石家庄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结果显示石家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提出了从政府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利用外资等方面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李永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65-6567
人力资本竞争力是县域综合竞争力潜在的主要来源和关键因素,提升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对于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以江苏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为视角,在建立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最新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52个县、县级市(不含市辖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发现了一些共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灵文  丁华  周永晖  崔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21-9123,9160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实力、发展县域经济,基于既往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立足金融生态学和区域金融竞争力理论.以金融生态为研究对象,从竞争力角度尝试提出县域金融生态竞争力概念。基于静、动态,即现实和可持续发展2个角度,从省域层面构建县域金融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后续的金融生态竞争力持续评价与全面分析及省际金融竞争力评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概述宿州市"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成就,分析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宿州市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80-258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使陕南地区的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表现突出,而且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对陕南县域经济现状及制约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县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层,以人力资源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基础条件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文教竞争力和社会福利竞争力7个指标为准则层,构建了一个含有24个指标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运用秩和比法,首先计算出了安康市9个县的目标层和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其次,从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和目标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对各个县城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安康市县域经济分为3大类型:第一大类型为县城经济先进型,包括旬阳县和汉阴县;第二大类型为县域经济中等型,包括紫阳县、平利县、石泉县、白河县、岚皋县和宁陕县;第三大类型为县域经济落后型,包括镇坪县.最后,从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出发提出了提升各个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03-11805
通过构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8年淮安市9个县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31个省区中,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差;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相对优势不足,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环境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特色产业优先,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突破县域、坚持大区域经济的三大发展思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把培育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方特色产业内涵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四辉  梁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19-6320
在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地方特色产业竞争力强弱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如何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地方特色产业有关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地方特色产业所应该具有的一般特征的深入分析,给出相关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实竞争力的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素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70-4672
构建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各县的现实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河北省县域经济存在着巨大差异,最强和最弱的县得分相差20.736,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保定的一些县发展水平较高,而邢台山区和环京津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最后,提出了缩小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提升县域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产业振兴根植于县域,依托于农业农村资源,能够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农 民的现代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要想大力振兴县域乡村产业,激活当地的产业经济,需要克服 乡村资源利用不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融合不强,产品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低,技术人才和经营团队匮 乏,农文商旅结合度不佳等难关。因此,本文将从县域乡村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面临的 问题、相应的策略入手,来分析县域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为促进新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量化依据.[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分析评价模型.[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聚类分析结果是将县域分为三类,与因子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符合新疆县域的客观实际情况.[结论]尽管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但新疆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并不强,说明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有潜力可挖,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郑建  吴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55-22756,22771
为充分了解毕节试验区的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实验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贵州毕节实验区“十一五”经济统计资料,选用17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据此提出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和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洼地3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