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何菊文  沈林弟 《畜禽业》2009,(11):56-56
<正>乳猪是指初生至断乳阶段的仔猪。乳猪饲养是养猪业最基础而关键的环节,因此养好乳猪十分重要。但由于乳猪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常出现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等多重应激,造成其多病,死亡率高达10%~20%。乳猪的饲养管理要认真把好"三关":初生关、补料关、断乳关。  相似文献   

2.
春季鱼体抵抗力较弱,是鱼病的易发期。也是防偷、毒、炸鱼事件发生的关键期。实践证明,高产鱼塘,要减少鱼病发生,避免鱼种损失,获得稳产、高产,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好“三关”。 一是看管防护关。春节前后鱼种已投放完毕,春季塘鱼一旦受损,很难再购到合适的鱼种。即使能购到,鱼种经再次捕捞、运输、投放等操作,易损伤。进塘后仍需一段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科学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  胡红梅 《畜禽业》2008,(1):57-57
<正>仔猪断奶前和母猪在一起,有舒适而熟悉的环境,其营养来源为母乳和全价猪配合饲料,营养较为全面,而断奶后,母子分开,失去母猪的保护,开始独立生活,因此,断奶关是仔猪生活中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较大变化和转折。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仔猪易掉膘,再加上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下痢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春季青虾养殖的前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春季青虾养殖,就是把隔年秋季繁殖的、养到年底不能上市的青虾苗,经过冬季或早春重新放养,通过春季培育达到商品虾规格而上市的过程。春季青虾养殖由于冬季越冬管理或早春管理后,早春的青虾第一次蜕皮较为困难,有的青虾养殖专业户由于放养后管理不当,在第一次蜕皮之前就造成青虾大批死亡,有的个别虾塘甚至全军覆灭,对养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几年对青虾春季管理进行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较为可行的青虾养殖前期管理方法,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彻底清塘、施足基肥   春季青虾放养之前,必须对…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营养加富法研究了2008年流沙湾春季和夏季营养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N、P、Si、Fe等单营养添加缸浮游植物均无显著的促进效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N、P和N、P、Si多营养添加缸均显著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增长.其中春季N、P缸和N、P、Si缸浮游植物叶绿素a最大生物量分别为49.9 mg/m3和38.4 mg/m3,夏季N、P缸和N、P、Si缸叶绿素a最大生物量分别达14.2 mg/m3和49.4 mg/m3.N、P协同限制流沙湾浮游植物生长;流沙湾大规模高密度贝类养殖导致的营养沉降作用和大型藻类和海草类生物代谢作用可能是造成流沙湾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主要因素.流沙湾浮游植物受到养殖贝类高摄食压力及海域低营养供给共同作用,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春季,万物复苏,万事开头,是一年当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养殖的重要时期,做好春季鱼类的养殖管理,对全年养殖生产有重大影响,春季养殖管理做的好,可为全年生产的顺利进行、夺取全年生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做好春季养殖生产,重点是要抓“七早”:  相似文献   

7.
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水质周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8月-2012年7月对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的营养盐(N、P)、溶解氧(D0)、化学需氧量(COD)、pH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溶解氮(DIN)组成结构在春、秋、冬季节中主要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和NO2-N.夏季营养盐结构,NO3-N所占比例明显减低,NO2-N所占比例超过NH4-N.营养盐NO3-N浓度的周年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O2-N的浓度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NH4-N浓度:夏、秋偏低,春、冬较高;P04-P的浓度: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水体中DO浓度的周年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H变化的周年变化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三都澳四个养殖点周年属于中度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许竟成 《淡水渔业》1995,25(5):41-42
养鳖的季节管理许竟成(安徽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一、春季(3—5月)管理我国春季的气候是显著的季风性气候。春季时西伯利亚冷气团和南方暖气团呈拉锯式对恃,从而形成气温忽高忽低。1.初春气温较低,需经常检修池上塑料大棚,防止破损以保暖御寒。对室内加温池须观...  相似文献   

9.
<正>开春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摄食量增加,鱼类代谢排泄物不断增多,鱼塘各种水生生物繁殖加快,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开始呈蔓延传播之势,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尤显重要,为了有效预防鱼病,减少因病害造成经济损失。现将春季鱼类多发疾病的症状、治疗及春季池塘常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2,27(5):24-24
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在鱼、虾、蟹、鳖养殖管理中,养殖户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要点:1 调节水位,提高水温春季,为提高水温,应将池水控制在一定深度:早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至1,2米;室外  相似文献   

11.
1.怎样进行亲鱼的春季培育管理?春季是亲鱼性腺大生长的时期,因此,亲鱼的春季培育管理很重要。主要的管理工作有:  相似文献   

12.
吴廷莲 《畜禽业》2002,(6):31-31
肉鸡腹水症患鸡大多数表现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喜躺卧,不愿站立,腹部着地似企鹅状;病鸡腹部增大,腹部皮肤薄而发亮,用手触压有波动感,穿刺时大量草黄色液体流出;大多数病鸡体温正常,但呼吸困难,严重的病鸡可以看见皮肤发绀,抓鸡时会突然死亡.冬季和春季是肉鸡腹水症的易发季节.目前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最根本的办法是针对发病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2)
在冬、春季节需要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保证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建水县富民养殖场冬、春季肉牛育肥的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渔业生产时间紧、任务重,抓好春季渔业生产管理,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能有效促进鱼虾蟹类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全年的渔业生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卢氏县渔政管理站、卢氏县农业局水产股根据2014年的气候特点为广大水产养殖户编制发布了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指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7,(3):81-81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春季养殖管理是赢得全年河蟹高产赢利的关键!当前在河蟹养殖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北方,中华鳖养殖经历了6~8月份的快速生长期之后,即进入逐步降温的秋季、寒冷的冬季和温度回升的春季,在这一环境变化很大的漫长养殖阶段,中华鳖生理过程大幅度调整,因此是养殖管理最重要的阶段。为避免中华鳖的越冬病害和死亡,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对鳖的越冬管理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就这一阶段养殖环境、鳖的生理特点和管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参  相似文献   

17.
春天万物复苏,随着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回升,鱼类渐渐活跃起来,开始摄食、生长,一年一度的水产养殖春季大生产由此拉开帷幕。抓好鱼塘春季饲养管理,对取得养殖生产的全面丰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5,30(5):44-44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和成活率也高。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严把亲鱼催产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大刺鳅春季养殖管理及常见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温保温设施管理、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大刺鳅春季养殖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万事开头难",河蟹在春季的第一次蜕壳也是很困难的。经过一个冬季的营养消耗,有的河蟹还没做好营养储备可能就要面临蜕壳。经过多年观察,我们发现河蟹在蜕第一壳的成活率普遍不高,有些塘口甚至只有一半的成活率。所以河蟹第一次蜕壳顺利就会为河蟹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怎么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蜕壳高成活率,同时又能提高蜕壳翻倍率呢?经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