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糖类是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除能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外,一些糖类还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饲料糖源和糖水平对虾蟹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虾蟹类对非还原性糖的利用程度高于还原性糖,过高或过低的糖水平都会抑制虾蟹类的生长,甚至造成其死亡。在保证虾蟹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糖类物质来降低蛋白质类物质的投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保护水体环境。本综述主要就目前国内外关于虾蟹类对糖类的利用情况以及糖代谢相关因子在消化吸收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旨在了解虾蟹类对糖类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2.
虾蟹饲料配制与加工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虾蟹的营养需求  虾蟹对营养需求量因营养物质的来源、虾蟹自身的生理阶段和特性、养殖水环境因子等因素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还由于研究工作者所用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的不同,其结果相差很大。表1为有关虾蟹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表1虾蟹类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  脂类是虾蟹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能量和必需脂肪酸来源,并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类中的必需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对虾蟹类的成活和生长有重要影响,并与蜕皮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虾蟹类与鱼类不同,体内代谢脂肪的能力较弱,饲料中加入过多的脂类…  相似文献   

3.
虾蟹脱壳促长素的应用效果河北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刘学军,刘志军虾蟹脱壳促长素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成分是β一蜕皮素及其类似物。近几年,经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虾蟹脱壳促长素的作用机理甲壳动物的个体生长过程是通过周期性的蜕(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芭乐黄金果、紫香1号和台农1号西番莲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西番莲在低温条件下其植株生长及其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情况,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测定植株存活率,进一步探明西番莲耐冷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各参试材料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得值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测得值呈先增加后减少,在温度为10℃时,测得值均达到最大,在温度低于3℃时,测得值均低于对照;恢复生长试验中,3℃处理后的芭乐黄金果西番莲品种存活率为0,0℃处理后的三个参试品种,存活率均为0。综上所述,西番莲扦插苗受到低温伤害时,其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诱导出POD、SOD和CAT保护酶活性,同时体内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会逐渐积累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植株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的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常有麦穗鱼、鲫、泥鳅等野杂鱼存在.这些野杂鱼与虾蟹争夺饲料,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虾蟹生长.以前清除虾蟹池中的野杂鱼常用五氯酚钠,但五氯酚钠毒性强、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不同脂肪源的营养特性,及其对虾蟹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健康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虾蟹饲料研发和脂肪源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淡水养殖的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常有麦穗鱼、鲫鱼和泥鳅等野杂鱼存在,这些野杂鱼与虾蟹争夺饲料.降低丁饲料利用率.影响虾蟹生长。以前清除虾蟹池中的野杂鱼常用五氯酚钠,但五氯酚钠的毒性强、环境污染重,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的养殖大国,虾蟹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虾蟹颗粒饲料所用的主要原料鱼粉价格高,致使饲料成本居高不下;此外,传统的虾蟹饲料中植物性蛋白原料还存在着营养不全和抗营养因子,导致养成的商品虾蟹口味差及养殖产品品质不够理想的问题,同时集约化的虾蟹养殖也导致生产中病害频发.  相似文献   

9.
虾蟹是水生节肢甲壳类动物,它们的体表被几丁质和钙化层外壳所包裹,躯体要长大,必须摆脱硬壳之束缚后才能实现。所以蜕壳是其奇特的生理特征之一。蜕壳是它生长发育的重要特征,虾蟹体躯的增大、形态的改变、断肢的再生等都依靠每次蜕壳之后形成。一生要经过数十次蜕壳,说明虾蟹的生活史,是由蜕壳贯穿着整个生命活动的过程。为合理应用蜕皮营养素,开展生理学试验,对促进虾蟹健康生长作些有益的探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淡水养殖的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常有麦穗鱼、鲫、泥鳅等野杂鱼存在.这些野杂鱼与虾蟹争夺饲料,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虾蟹生长.以前清除虾蟹池中的野杂鱼常用五氯酚钠,但五氯酚钠毒性强、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1.
《江西饲料》2000,(5):37
用于鱼虾蟹的螯合氨基酸全价颗粒饲料,由上海水产大学汪天生教授研制成功并已推向市场.这类饲料的创新之处在于:1、动物是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的,而是要将其消化分解成许多种氨基酸后才能吸收.第3代饲料中加进去一部分氨基酸来代替蛋白质,让鱼虾蟹更快更完全地直接吸收,使其生长得更快.2、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十多种元素一般要以适宜的化合物形式放进饲料中,但带来的问题是金属元素间要发生颉颃作用,互相妨碍吸收.3、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总要升高温度,这样几乎所有的维生素会受到破坏,同时矿物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之间也有颉颃作用,而第3代饲料中微量元素被螯合在氨基酸上,这样就解决了维生素被破坏的问题.上述3个方面看,运用高科技方法制成的饲料,有利于鱼虾蟹对饲料成分的充分吸收,还具有诱食性强、鲜味浓等优点.黎里镇特种水产场通过1个月测试,结果这类饲料比喂普通饲料生长速度快29.6%(罗氏沼虾)和48%(鳊鱼、鲫鱼),其价格比普通饲料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返青期苜蓿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春季低温对返青期苜蓿叶片光抑制的影响,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以苜蓿适宜生长温度(25℃)为对照,研究了返青期苜蓿叶片在-5℃处理4h、-5℃处理12h、-6.5℃处理8h和-8℃处理4h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在25℃和-5℃处理4h、-5℃处理12h条件下差异不显著,无明显光抑制发生;但在-6.5℃处理8h和-8℃处理4h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v/Fo和对照相比都明显下降,且温度越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的变化幅度越大。由此表明:低温下苜蓿叶片不同程度发生光抑制,且苜蓿各荧光参数的变化与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条件下,观察我国北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甘肃株的生活史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试验蜱分组后置于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下,待其发育到下一阶段,叮咬实验动物,连续调查其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完成一个世代需101 d~148 d。成年饥饿雌蜱吸血期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缓慢吸血和快速吸血;经兔体叮咬的成年雌蜱其饱血体重小于羊体。不同饲喂条件下长角血蜱饱血体重、产卵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幼蜱、若蜱的蜕变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饱血雌蜱处于发育阶段时,产卵前期、产卵期及卵的孵化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30℃条件下长角血蜱产卵量没有变化,利于蜱的存活;4℃以下和45℃以上饱血蜱及其后代不能存活;16℃以下蜱的发育周期延长。结果表明,长角血蜱为三宿主蜱;雄蜱可以帮助雌蜱吸血;在羊体上的吸血能力优于在兔体上的吸血能力;温度对长角血蜱的发育繁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雏鸡体温较低、绒毛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需要提供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如果育雏时温度偏低,雏鸡就会感觉很冷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这样既影响其正常采食和卵黄吸收,又会导致机体受凉发生感冒、腹泻,甚至拥挤窒息而死,可见低温育雏危害很大,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虾、蟹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塘内虾、蟹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清塘药物严禁采用五氯酚钠一类的剧毒农药,其毒性强,维持时间长,又是除草剂。应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漂粉精、三氯异氰尿酸或高氯灵泡腾片;虾蟹保护剂。①生石灰清塘:将池中积水保持5~10厘米,先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  相似文献   

16.
1牛的生活习性1.1环境条件温度是对牛影响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一般情况下,牛适应的环境温度10~21℃,高温使牛的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降低和产奶量下降,同时使公牛精液品质下降。一般情况下,欧洲类型的牛耐热性差一些,瘤牛耐热性较强。低温对牛无明显的影响,牛对低温环境调节能力较强,低温使牛的基础代谢增加,通过增加采食量产生热量抵御寒冷;极端低温抑制母牛的发情和排卵。湿度通过温度影响牛的生产性能,高湿使高温或低温对牛的影响加剧。牛喜欢安静的环境,噪音影响牛的生长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在养殖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饲养肉鸡为例,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养殖环境更方便人们管理,人为控制温度对于肉鸡生长的影响十分重要。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1℃,本文将从高于适宜温度、适宜温度和低于适宜温度三个方面对肉鸡生长的影响进行阐述。1控制变量的对比试验在一个养殖肉鸡的厂房内,将所有肉鸡平均分为3部分隔离开来,保持食物数量和水的供给等条  相似文献   

18.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增大;并且,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变温条件。其中,25℃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为15.3%;10℃/5℃变温时最低,仅为1.3%。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指数增大、发芽时间缩短、硬实率降低:10℃/5℃时其发芽指数最低仅为0.05,平均发芽开始时间长达22.3d,硬实率高达97.2%。再者,发芽前处理对于黄花棘豆发芽状况的效应亦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为变温25℃/5℃时,冷水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缩短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温度为恒温10℃时,冷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然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开始时间及硬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寒草甸年均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黄花棘豆依靠种子快速建立种群的机会较小。  相似文献   

19.
黄磊  詹勇  许梓荣 《饲料研究》2004,(11):41-43
胆固醇在虾蟹类等甲壳动物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虾蟹类等甲壳动物不能由乙酸从头合成固醇 ,因此在虾蟹类的饵料中添加胆固醇是必要的。文章介绍了虾蟹类对胆固醇的利用情况、饵料中的胆固醇对虾蟹类养殖的影响以及某些虾蟹类对饵料中胆固醇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很多养猪农户都面临哺乳仔猪的饲养与管理问题,这是由于仔猪的成活率比较低,经常容易出现腹泻、断奶等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其生长条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才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增强养殖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哺乳仔猪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我国的养猪生产水平。1哺乳仔猪生长的环境条件1.1温度与湿度温度对于哺乳仔猪的健康影响最大,如果温度过低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